王宏瑩 ,袁振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3060;.安徽省第四測繪院,安徽 合肥 30000)
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深入,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平臺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新冠肺炎這種嚴峻的新形勢下,根據教育部的相關部署,“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混合模式教學勢在必行,職教云、騰訊課堂、中國慕課、愛課堂、微課等網絡教育平臺匯聚了全國不同院校、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為當代教師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的教學特點,通過加強學生管理,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便于改善教學成果。
職教云平臺通過海量碎片化資源、示范性在線課堂的匯集,由資源庫建設團隊建設課程,面向全社會發布,提供無差別在線學習,支持使用國家資源庫資源和本地資源上傳,課程可邊建設邊使用,支持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模式,提供更好的個性化在線教學支持服務。騰訊課堂實現在線及時互動教學,利用課程直播,支持PPT演示、屏幕分享等多樣化的授課模式,互動工具有舉手語音、簽到、答題卡、討論區、涂鴉畫筆等功能,提供課程回放,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打造老師在線上課教學、學生及時互動學習的課堂。
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性課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工程測量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對工程要素(角度、距離和高差)進行測定和測設的基本方法,并掌握最基本測量數據的處理方法。此外,學生還應掌握各種常規工程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和GPS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勝任今后在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地形圖的測圖與用圖,施工中用圖和放圖、竣工測量等工作。
登錄智慧職教——職教云平臺后在“教師空間”頁面創建課程,設置課程編碼、名稱、封面等相關信息,“確定”完成課程創建。在創建的課程頁面中,分別單擊“課程設計”和“題庫”進入操作頁面。課程設計的制作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由教師手動新增課程設計內容;第二種是從“智慧職教”中選擇課程,應用其中的課程設計內容;第三種是從“MOOC學院”導入課程。完成導入后可進行課程目錄預覽等。對于“題庫”選擇可新增題目、通過Excel導入題目和從智慧職教導入、從學校庫導入題目完成課程題庫的創建。通過題庫中作業隨機出題生成每次作業,并進行作業管理。最后,進行授課班級管理的設置,在課程頁面中單擊“新增班級”,然后根據提示進行班級信息的設置,接下來讓學生下載“云課堂——智慧職教”App,并注冊后通過新增班級的二維碼或班級邀請碼加入課程的教學班級。教師可通過成績管理查看學生的成績、學習進度、課件訪問、資源統計詳情信息,每次作業結束可進行相關統計分析,了解學生知識點薄弱環節。課堂教學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結算,分別發布音頻、視頻、PPT等教學材料。

圖1 騰訊課堂授課歷史記錄
通過騰訊課堂老師極速版,一鍵創建直播教室,邀請學生進入聽課,并且直播課鏈接永久有效,支持多班級同時在線聽課。授課中,通過分享屏幕、PPT、播放音視頻、可開啟攝像頭進行直播。與學生積極互動,進行舉手連麥,支持6名同學舉手,同時簽到和答題卡可防止學生掛機。在實踐中,利用在線答題的功能,知道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精準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利用作業功能用于隨堂小測,設置好時間讓學生按時完成并“交卷”,起到督促的作用。正常線下授課過程中,回答問題,學生容易跟隨別人的思路,或者不情愿回答問題,網絡課程的提問,給予學生較長的思考時間、較短的回答時間,可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和課堂活躍性。
教師為學生提供微課二維碼,微視頻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獲得知識學習的手段之一。通過微課,學生著重了解技能實訓操作技巧,不再是傳統課本上二維的枯燥知識。授課教師通過建立課程QQ群,與學生保持聯系,增加互動活躍度,通過QQ群上傳電子教材、PPT、課后作業,并在群上簽到、答疑等,從而增加互動,隨時掌握學生接受程度,對學生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及時用QQ進行講解,使得當次的教學任務在授課時間內,盡可能全部傳達給學生,保障教學質量。
基于混合模式教學流程圖,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①建立動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根據線上平臺的數據統計結果,可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動態、掌握程度,使教學目標明確,內容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完成重難點的授課。綜合學生上課簽到、課堂表現、課后作業提交情況可建立動態考核方式。

圖2 職教云中工程測量課件資源統計情況

圖3 職教云中某班級課件訪問和評教情況
②依據線上教學平臺的大數據,教師可及時掌握學情,通過微課視頻學習,引導深入思考工程測量問題。依靠翻轉課堂,突出學生學習為中心,教師教學為輔助,做到因材施教。
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的普及,讓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充分學習,教師用其輔助教學,電子設備成為教學的有力工具,在線上教學中占重要地位,保障教學工作的秩序化開展。

圖4 混合模式教學流程
④線上教學,通過多平臺、多軟件的學習豐富課堂課時量,同時解決教材滯后的問題,實現翻轉課堂。學生可線上討論組成小組探討工程實踐中的測量問題。實踐教學的重心由訓練儀器操作技能轉向提高工程問題解決能力。
在目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保證學生恢復正常學習狀態,“互聯網+”在線教學只是應急手段,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技術難題,使用人數上對網絡要求高、卡頓掉線等情況在所難免。以后的教學中以此為契機,引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改革。通過線上網絡的優秀資源,結合線下課程的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在混合教學法中,融入了職教云、騰訊課堂、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元素,彌補了線上教學的不足,探索和實踐了“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保證了工程測量有目的、有重點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