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磊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在關節韌帶扭傷中占據首位,其包括2種類型,分別是外翻型和內翻型,對踝關節內側副韌帶及踝關節外韌帶造成損傷。大部分是因為運動期間身體重心喪失、步行在凸凹不平地面、在不平地面跳躍,落地時導致踝關節扭傷,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具有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瘀斑等臨床病癥[1]。對于任意階段人群均可以誘發該病,大部分是青壯年,若未及時治療,很容易出現關節不穩、疼痛,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2]。此外,其可能松弛踝關節韌帶,導致扭傷反復發生,將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诖耍狙芯酷槍Ρ驹航邮盏?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采取推拿結合針刺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9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基于平行對照法分為2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最大、最小分別是55歲和21歲,均齡(38.65±2.13)歲;患病時長:1~25 d,平均患病時長(10.65±2.15)d。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最大、最小分別是54歲和23歲,均齡(38.59±2.21)歲;患病時長:2~24 d,平均患病時長(10.58±2.23)d。在臨床資料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較小(P>0.05)。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①溝通、表達、理解能力均正常;②具備完整臨床資料;③了解試驗內容并簽署相關文件。
1.3 排除標準①具有精神疾病史和心理障礙;②合并腎、肝、心器官功能不全;③凝血功能障礙嚴重;④合并踝關節韌帶撕裂或者脫位等。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均進行常規西藥治療,方案如下:扶他林軟膏(批號:國藥準字H19990291;廠家: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 g),將該藥物涂抹在受傷部位,日用3~4次。三七傷藥片(批號:國藥準字Z61021267;廠家:西安阿房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0.3 g×12 s×3板),每次3片,日用3次。對照組: 給予針刺治療。具體如下:協助患者更換體位至平臥體位,將軟墊放置在患側腳踝下方,全面放松踝關節。選取絕骨、昆侖、丘墟、申脈及照海等穴位。常規消毒患病位置皮膚,采取1.5寸針灸針進行針刺,對上述穴位針刺且得氣后,結合捻轉手法及瀉法。留針 30 min,在此過程中維持得氣狀態。日用1次,每個療程15 d,接受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觀察組:給予推拿結合針刺治療。針刺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推拿治療:更換患者體位至平臥體位,將軟墊放置在患側腳踝下方,操作人員對患者小腿前群肌肉及外側群肌肉按揉;患側消退三頭肌拿揉:拇指點按以下穴位,包括三陰交、委中、陽陵泉、承山和足三里等;推拿按摩過程中,雙手捏住患足,雙手拇指對外側受損位置按壓,旋轉搖晃踝關節部位后,用力內翻、拔伸足跖屈,然后進行足外翻,利用拇指戳按受傷部位。同時,醫師也能夠用一只手從外側握住足跟部,拇指對受傷位置按壓,另一只則緊握跖部,轉搖踝關節。處于搖撥狀態背伸跖屈,利用拇指對受傷部位用力按壓。結束推拿后,在踝關節周圍涂抹正紅花油,對踝關節周圍組織按揉,推拿過程中保證動作輕柔,透熱后停止。點按穴位以阿是穴為主,根據患者可以承受力度進行。推拿前,對局部腫脹是否嚴重進行觀察,如果腫脹顯著,需在腫脹消失后進行推拿。日用1次,每個療程15 d,接受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
1.4.2 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治療效果、癥狀評分、疼痛評分、腫脹程度進行觀察。疼痛評分判定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為主[3],總計10分,分值越高說明疼痛越明顯。療效判定[4]: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瘀斑等臨床病癥完全消失,各項功能均正常,代表痊愈;以上臨床病癥基本減輕,同治療前相比功能活動基本改善,可以進行正常工作,代表有效;同治療前相比,臨床病癥未減輕或者加重,代表無效。(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總有效率。

2.1 治療效果對照組中,有20例治療痊愈,16例治療有效,9例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是80.00%(36/45);觀察組中,有24例治療痊愈,19例治療有效,2例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是95.56%(43/45);觀察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優,差異明顯(χ2=5.075,P=0.024)。
2.2 癥狀評分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癥狀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對比 (例,
2.3 疼痛評分、腫脹程度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疼痛評分及腫脹程度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比對照組優,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腫脹程度比較 (例,
2.4 生活質量在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評分方面,觀察組分別是(86.34±3.15)分、(85.94±2.94)分、(86.45±2.56)分、(87.15±3.26)分、(85.97±3.12)分、(88.32±3.17)分、(86.91±3.02)分和(83.26±2.49)分;對照組分別是(70.12±3.05)分、(68.45±3.23)分、(69.94±2.54)分、(68.57±3.12)分、(69.13±3.61)分、(68.47±2.84)分、(69.74±2.31)分和(69.46±2.31)分,觀察組均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t=24.816、26.863、27.935、27.621、26.728、29.787、30.293、27.255;均P=0.000)。
踝關節是機體與地理距離相對較近的負重關節,換言之,踝關節是機體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與人類正常體育運動及日?;顒哟嬖诰o密聯系。踝關節周圍韌帶受損均別歸于踝關節扭傷的范圍內。由踝關節扭傷造成的損傷包括下脛腓橫韌帶、內踝三角韌帶和外踝的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等。
中醫將踝關節扭傷歸于“傷筋”的范圍內,其主要是因為氣血瘀滯及血脈受損等造成運行受阻引起的[5]。所以,臨床上關于該病的治療往往按照止痛通絡、化瘀活血及活絡通經原則開展。推拿治療期間,合適的被動運動具有利關節、疏通筋脈等作用,與此同時,利用體表做工方式產生熱量,使病變位置氣血運行速度增加,進而實現利關節、理筋脈等作用。治療期間,結合按揉等方法對小腿周圍肌肉操作,可使肌肉痙攣改善,小腿周圍穴位點按,具有疏通經脈、活絡等作用,推拿按摩主要圍繞在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方面,利用揉、摩等輕微推拿方法,具有止痛消腫、化瘀活血等作用,及早恢復病變位置[6]。
由試驗結果分析,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95.56%)比對照組(80.00%)高,差異顯著(P<0.05);在癥狀評分方面,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在疼痛評分和腫脹程度方面,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比對照組優,差異顯著(P<0.05)。此外,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見,通過實施推拿與針刺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和臨床病癥,同時可使患者腫脹狀況及早改善,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
針刺在調節整個機體、局部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針刺治療方法可進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以便腫痛及早消失,但是單一針刺治療方法無法取得推拿治療獲取的活血、消炎、促進新陳代謝及鎮痛等功效。
現代醫學顯示,推拿治療方法具有止痛舒筋、消腫活血等作用。推拿手法可加快周圍組織代謝速度,形成類組織胺類物質及組織胺類物質,加快局部淋巴循環速度和血液循環速度,使得病變產生的物質及早被吸收,改善局部痙攣及腫脹等狀況,及早恢復受損部位韌帶肌肉。針刺治療方法可進一步緩解受損位置疼痛,以便部分淤血及早吸收,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阿是穴是病理反應的主要穴位,其可以減輕局部壓力,使局部新陳代謝速度加快。
綜上,推拿結合針刺在踝關節扭傷治療中應用價值高,不僅可以緩解臨床病癥和疼痛,同時可促進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