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民
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則,積極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積極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使其成為應該成為的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人和人存在一定差別,但是學校對待每一個學生的要求是一致的,這就導致教師容易把上課表現和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最主要標準,使得學生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成績和守紀上,這樣的評價是不全面、不客觀的。班主任只有發掘出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才能在班級管理工作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發掘學生閃光點
就像世界上找不出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一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學生學習很棒,自控能力非常強;有的學生表達能力特別強,善于組織各種活動;有的學生社會經驗很豐富,能幫同學和老師做很多事;有的學生善于打籃球,能在籃球賽中為班集體爭光;有的學生多才多藝,在聯歡會和學校的文藝活動中大顯身手等。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發掘和記憶學生的這些閃光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和組織活動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優勢與特長。這樣,有了大量的人員儲備,可以很容易把事情做好,而且發揮學生的優點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筆者所在的技師2班一共有15位學生。其中,有4位學生在外面打過工,社會經驗較多,所以買水、買工具等事物大都交給他們幾個來辦;有兩位學生會樂器,在聯歡會和紅五月歌詠比賽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特長,爭得了全院第一的好成績;有兩位學生會武術,所以讓他們兩個進行武術表演;有一位學生唱歌很好,讓他做了主唱;有一位學生特別喜歡組織各種活動,每次遇到組織活動都由他來進行;有一位學生書法不錯,在藝術節和紅五月上展示了他的作品;有一位學生特別認真負責,讓他負責每天的值日工作,做得很好;有兩位學生做事特別積極主動,非常勤奮,就給他們經常安排一些事做,為班里做了很多貢獻;還有一位學生畫畫很好,班里的板報他每次完成的都又快又好。筆者把這些學生根據各自優勢和特長進行充分利用,做到了人盡其才,并且經常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這樣,筆者班里的每一位學生都很自信,做事比較積極主動,表現自己的愿望也都很強烈,班里的工作好做多了。
共同實現班級目標
有句名言:打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欣賞和善意的贊許,而不是指指點點。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各個學校考高中無望的學生,在學習方面相對較弱,要么學習習慣不好,要么有厭學情緒。如果班主任還是把主要目光只放到學習上來嚴格要求他們,那么注定要經常失望。實際上,經過筆者多年的經驗,中職學生也是人才聚集。就拿筆者班里的15個人來說,表達、體育、學習、組織能力各種人才都有,做起事來效率很高,學生們積極性也非常高漲。因此,筆者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特別注意發掘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平時加以重點利用,做到人人有事做,做好有表揚。這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比較強。
筆者幾乎每天都會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只要某位學生表現較好,筆者就及時進行表揚。受到表揚的學生大多樂于表現自己,對自己所做的事是積極的。特別是在班里有重大活動的時候,班主任的表揚和鼓勵更能促使班集體更加團結,學生的干勁更足,更容易實現班級目標。有人說,贊美和鼓勵,能使白癡變天才;否定、批評和諷刺,可使天才成白癡。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相信學生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象地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對待學生,我們要真心誠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對哪個班干部不滿意,要么快刀斬亂麻及早換掉,要么就消除疑慮,努力加以利用。中職學生的心理是比較敏感的。老師對他的感覺和評價是什么樣的,他總是能感受到一些。老師的一些言行更能暴露一些對他的真實態度,所以不信任是很難掩蓋的,這樣對他的傷害更大。所以,要想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真心實意地為班里服務,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的絕對信任,讓學生得到強烈的認同感和價值感,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動性。
古人云:士為知己者用。如果一個班干部不信任老師,那么他怎么能為老師付出很多呢?因此,只有放下偏見,敞開心胸,多接納不同人的反面意見,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才利于對不同人才的利用之道。
激勵、喚醒與引導
一個能夠張揚學生個性的班集體,一個能夠不斷表揚學生和激勵學生的班集體,大部分學生也會變得自信,變得個性張揚。因此,必須有強有力的班規來約束學生,讓他們除了自信之外還有規矩,一切都有章可循,絕不可以胡來,這樣才能培養學生遵章守紀的精神。總之,教師的教學技巧不在于傳授學生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引導。教師就是要積極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出他們內心深處的潛力,對他們的優缺點都加以引導,讓他們步入到健康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這樣才能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人生變得更精彩。
(作者單位:北京輕工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