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紀蘭 姜雅峰

[摘要]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新型農業主體關鍵力量,在促進農民增收,發展農村經濟,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步伐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合作社發揮巨大優勢。分析了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1.4 [文獻標識碼]A
在新時代下,鶴崗市農業由傳統發展模式向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模式大幅度轉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新型農業主體的關鍵力量,由于其自身具備獨特的優勢,在帶動農民穩步增收,全面脫貧攻堅,提升農業競爭力,規避市場風險,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發揮著巨大作用,如何進一步推動合作社規范高質的發展是當下普遍關注的問題。
1 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時間較長,總體運轉良好,具體表現為:一是合作社數量持續上升,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合作社數量已由2007年的17家以迅猛發展之勢,發展到現在的1851家,每年合作社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二是涵蓋領域廣泛。合作社覆蓋了多個領域,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不同領域,現階段,鶴崗市合作社成員達到26000余人,帶動農戶1300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迅猛發展不僅帶動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降低了不確定的自然條件帶來的經濟損失,規避市場風險。三是合作社產業化發展迅速。部分合作社已不再僅限于單純的種植及銷售,而是將生產、運輸、儲備、加工相結合,使得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
由近六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體數量逐年上升,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增長率逐漸降低,增長速度逐年下降(見表1)。
2 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及規模不斷擴大,合作社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科學化發展,農民增收致富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當前仍舊存在一系列的突出問題,嚴重束縛了合作社的可持續性發展。
2.1 認識程度低
鶴崗市農業發展主要以家庭農業經營為主,部分干部沒有明確意識到合作社發展對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作用,思想觀念局限性強,嚴重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了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可持續性,小部分干部雖認識到位,但也由于難以深入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社,不能就發展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難以實施有效的策略辦法。同時,由于鶴崗市農戶受教育程度低,老齡化問題嚴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水平也普遍偏低,對合作社的內部制度,發展意義了解泛泛,從思維觀念上難以認可,參與程度偏低,這也嚴重束縛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速度。
2.2 發展質量低下
自2007年鶴崗市成立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至今已升至1000余家,數量激增,然而合作社整體規?;潭炔桓?,合作社質量低下,主要呈現出規模小,實力弱的狀態,大量合作社嚴重缺乏資金、技術支持,近80%合作社生產的農產品實行薄利多銷,難以實現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在幫助農民增收上,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更難以實現振興產業,促進農村發展。
2.3 合作杜運行不規范
擁有明確的合作社制度規范,合理的利益分配及合作社內部各部門的明確分工是合作社規范化經營與長久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管理機制存在著不健全的問題,生產,銷售,財務等部門沒有實質性運轉,形同虛設,這嚴重阻礙了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和農民參與合作社的積極性,同時,利益分配嚴重不合理,難以形成社員與合作社利益共享,更有甚者,有部分合作社為“空殼合作社”為了在國家給予補貼時能夠套現,部分農民紛紛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并沒有真實運營。
2.4 專業素質人才匱乏
近幾年來,鶴崗市引進了各類高端人才及高學歷人才,同時為了吸納人才,采取“金鶴返鄉”等優厚的政策待遇,但由于城鄉之間的經濟,環境,文化差異,農村很難吸引大量優質的人才,合作社社員多為農民,受教育水平低,不具備銷售及產業管理才能,很難做到專人干專事,農民擔任銷售、財務部門的管理人員,辦事效率低下,使得合作社長久發展很難維持下去。
2.5 政府扶持力度低
近幾年來,鶴崗市雖已明確具體部門負責牽頭指導合作社發展,但是在扶持的政策上不夠具體,政府對合作社政策優惠及資金補貼的力度低,同時政府沒有針對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實施因地制宜的扶持方法,對合作社宣傳力度也普遍偏低,推動效果難以很好呈現。
3 促進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對策
針對以上總結的當前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有效對策。
3.1 提高對合作社認知水平
3.1.1 轉變對合作社觀念。鶴崗市干部需轉變對合作社的傳統觀念,打破局限性思維,建立專門的部門機構,如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所,針對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象問題進行精準剖析,因地制宜的提出適合當下合作社發展情況的有效辦法。
3.1.2 以點延面,擴大宣傳。可選擇農村較有威望的農民或村干部進行集中性培訓,進而通過這些村民進行廣泛宣傳,從合作社內部制度到國家條例進行詳細性描述,同時利用線上線下,如直播等方式針對合作社內部社員進行技術,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授課,提高農民對合作社的認知水平。
3.2 提升合作社發展質量
3.2.1 縮減數量,提升質量。針對鶴崗市存在空殼合作社和質量低下的問題,可以減少合作社數量,將不同類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整合,將整合后的合作社擴大規模,集種養、綠色產品、旅游等涉獵多方面的綜合性合作社,同時培養典型性示范合作社,引導合作社走向規范化、產業化。
3.2.2 注重品牌建設。積極引導合作社進行品牌建設,通過擴大知名度及銷售路徑,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水平,著重開發優質農產品及副產品加工,運用品牌效應,增加合作社社員及農戶的收入。
3.2.3 建立健全合作社體制。合作社需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體制建設,并且完善合作社內部各個部門的相關建設,明確利益分配,運用與農戶簽合同的方法來保護農戶自身權益不受侵犯,政府需對合作社進行定期有效監督,并針對不合法不合規的合作社進行處理,并幫助合作社內部機制有效運轉。
3.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3.1 加大政府資金扶持。政府需加強對合作社的資金扶持,不僅對合作社進行直接性的資金補貼,還包括成立相應的研究機構等方面,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與當地知名的保險公司,銀行進行協議,開發專門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業保險及貸款政策,切實可行的維護農民自身的權益。
3.3.2 完善合作社相關的優惠政策。政府需嚴格執行中央發布的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同時需通過每年農作物生產狀況來相應的對其進行優惠力度的增加,從而保證參與合作社農戶能夠順利的享受其優惠政策,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
3.4 引進優質合作杜人才
3.4.1 專人專聘,聯合培養。合作社針對內部管理機構的需求進行專人專聘,專人專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決策失誤,如銷售人才及管理人才進行外聘,也可人股,同時政府也可以將合作社內有潛力人員送到高校中進行集中學習,這樣也提高了合作社社員的整體素質。
3.4.2 聯合高校申請課題,引進合作社人才。政府可與知名高校合作,將鶴崗市的合作社與高校領導商議申請課題,以課題的形式來研究和發展合作社,同時科研人員也可參與人股,也為合作社未來人才引入奠定基礎。
4 結語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問題需從不同方面進行深度剖析,并借助多方因素的整合力量進行解決,如需推動鶴崗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高質量的發展,必須提高農戶,干部對合作社的認知,嚴格規范合作社的運營機制,大幅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向產業化,集約化,規?;l展,從而實現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夏代剛,劉力萍,陳世偉.麻城市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現狀及發展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9,48(05):76-79+86
[2]陳進花.淺談白河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0):21-27
[3]梁建忠.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11):78-79.
[4]馬蘭君.農民合作社發展現狀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10):35.
[收稿日期]200-04-06
[作者簡介]卞紀蘭(1973-),女,黑龍江鶴崗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業企業管理;姜雅峰(1995-),男,黑龍江鶴崗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