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井雪
今年發行市場火熱,截至10月29日,年內新發基金總規模大約2.52萬億元。尤其在7、8、9月新基金發行達到高潮,發行份額分別達到5464.36億份、4215.17億份和3093.86億份。新爆款頻出老爆款不甘人后,季報揭示調倉效果頗具成效。
具體說來,三季度二級市場震蕩整理,爆款基金也對重倉板塊進行微調,增加了對順周期板塊所屬子行業配置,同時對金融板塊配比也略增。此外,港股科技龍頭騰訊和美團愈發受到歡迎,例如王宗合掌舵的鵬華匠心精選,在其首份財報三季報中,騰訊、美團、藥明生物三只港股皆赫然在列。
如果將50億規模作為主動爆款標準的話,那么當季成立的爆款基金的數量有49只,其中只有7月份成立的16只產品披露了三季報。這部分產品當前還處于建倉期,從季報披露倉位情況來看,季末平均倉位約57.61%。
季末爆款基金的股票倉位高低不一,其中聚焦順周期性投資機會的產品在當季建倉迅速,例如嘉實旗下遠見精選、產業先鋒三季度末的倉位均超過90%。從財報來看,他們都是在市場切換過程中抓住了順周期的機會,迅速上車。遠見精選基金經理歸凱表示:“三季度是本基金建倉期,截至季度末本基金已建倉完畢?!碑a業先鋒基金經理姚志鵬則表示:“三季度我們從ROE-DCF的角度出發,組合既配置了高增長的太陽能、新能源汽車、可選消費,同時也配置了金融等高股息資產。”
對比來看,持倉風格偏科技、創新類的爆款基金較為謹慎:三季度末倉位最低的3只基金分被是鵬華新興成長、易方達創新成長、富國創新趨勢,彼時它們各自的倉位分別約為23.77%、30.58%和33.5%。
究其原因,記者發現主要有外部經濟環境動蕩以及市場估值較高兩點。易方達創新成長基金經理劉武表示:“三季度以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打壓持續升級,海外疫情也在反復,對成長板塊帶來了較大的波動。”而鵬華新興成長的基金經理則坦言:“考慮到年內市場漲幅較大,且優質公司普遍估值較高,我們選擇謹慎建倉的策略。”
不過,《紅周刊》記者注意到,此前科技、創新類的基金主要圍繞電子、計算機等領域進行投資,它們經歷了前期的上漲,三季度以來整體呈現回調態勢。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三季度,以騰訊、美團為代表的港股科技龍頭則更受爆款基金經理們的青睞。
聚焦來看,三季度末,騰訊控股被其中6只基金持有,美團-W也被5只基金持有。究其原因,這類互聯網科技巨頭的核心用戶資源和生態產業鏈優勢無可比擬。而用戶的黏性有助于這類科技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逐步發展成為包含社交、娛樂、金融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性平臺。
例如認購份額創下紀錄的鵬華匠心精選將騰訊控股和美團-W都納入重倉股之列。從以往的持倉看,王宗合長期秉承“喝酒吃藥”的投資風格。稍早前,他曾公開表示未來將在全市場范疇來挖掘優質個股?!都t周刊》記者也注意到,除互聯網科技龍頭外,萬華化學、榮盛石化等兩只周期股也出現在基金當季重倉股之列,這與王宗合長期給人的僅專注“喝酒吃藥”的印象截然不同。
隨著三季度市場風格明顯轉變,此前大幅上漲的醫藥股和科技股暫時“歇腳”,諸如大金融、軍工、建材等順周期行業卻迎來了行業性機會。如是背景下,基金經理針對熱點板塊調整重倉思路,大金融板塊逐漸重回主流視線當中。
從標的股來看,中國平安已經替代貴州茅臺成為爆款基金建倉的首選:在上述16只產品中,其中7只基金都將中國平安納入前十大重倉股之列。此外,新華保險也同樣受到爆款基金經理們的青睞,嘉實產業先鋒、招商豐盈積極配置等3只基金將其重倉納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業績表現來看,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兩者的業績雙雙退步:平安前三季度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約為1030.41億元,同比下滑達到20.47%;而新華保險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111.05億元,同比下滑14.6%。
此外,當季銀行股已重新得到爆款基金的青睞。三季度末,招商銀行和寧波銀行均分別被4只爆款基金所重倉,平安銀行則被2只爆款基金收入囊中,牛市震蕩期憑借低估優勢和避風港屬性,銀行板塊的投資性價比彰顯無遺。
而在一眾產品中,華安聚優精選對銀行股尤其青睞。三季報顯示,銀行股占據十大重倉中的4席,包括招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和興業銀行的合計占比達到13.38%??紤]到季末股票倉位僅為48.07%,這意味著約3成倉位投向銀行板塊。
下半年銀行板塊走勢整體反彈,截至10月29日收盤,申萬銀行板塊的整體漲幅為4.85%。而龍頭股的表現則明顯優于整體的行業表現,例如招商銀行和寧波銀行的漲幅分別達到22.88%和36.52%;上述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3季度的股價漲幅也分別為38.83%和17.97%,銀行股對基金短期業績有明顯提振。
稍早前,南方基金經理茅煒曾表示:“銀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無可動搖,從財報看,銀行板塊盈利模式清晰可見,絕大部分銀行股的撥備覆蓋率非常高,也表明他們的利潤數據真實可信。”
此外,《紅周刊》記者還注意到,在新爆款緊鑼密鼓建倉的過程中,今年上半年成立的爆款基金卻普遍出現規模縮水的情況。統計結果顯示,在上半年成立的30只爆款中,三季度末的規模較成立之初下滑的多達22只。
不過,在規模出現縮水的上述產品中,下半年以來的業績也并非悉數盡墨,例如易方達研究精選,截至10月29日收盤,該基金下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達到31.22%,但是其三季度末的規模約為42.92億元,與成立之初的98.21億元相比,規??s水幅度過半。整體看來,爆款基金適度瘦身對業績反而是一件好事。
除爆款外,基民普遍關注的另一類焦點基金就是年內業績領跑者。Wind資訊顯示,在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排行榜中,截至10月29日收盤,農銀匯理工業4.0、廣發高端制造、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和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等4只產品占據榜首,彼此之間差距微乎其微。
其中,農銀匯理的3只產品均出自趙詣一人之手。由于3只基金的重倉股相似度較高,以其中業績表現最好的工業4.0為例,截至10月29日收盤,該基金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約為108.61%。具體從三季報重倉股來看,趙詣主要圍繞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線重倉,而十大重倉股包含了鋰電池材料龍頭天賜材料、光伏板塊龍頭隆基股份、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鋰金屬龍頭贛鋒鋰業等。
開年迄今,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線上漲,平均漲幅達到123.21%,其中天賜材料和隆基股份的漲幅均超過了200%。從業績表現看,已經披露三季報的6只重倉股均在前三季度實現盈利,不過寧德時代和璞泰來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卻同比下滑?!都t周刊》記者了解到,前者是由于計提大額資產減值的原因,后者是由于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交付訂單進度延遲。而從單季凈利潤的表現來看,璞泰來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環比均出現大增。
此外,前10個月排名靠前的基金中,醫藥類基金的數量也蔚為可觀,招商醫藥健康產業和融通醫療保健行業都榜上有名,分別實現了98.22%和97.08%的收益率。
與上半年醫藥主題基金悉數領跑不同,三季度這類基金的凈值由于醫藥板塊的整體回調而遭遇重創;但后戰疫時代疫情仍存反復可能,生物疫苗板塊“奇貨可居”估值看漲,整體醫藥板塊仍存爆發猛拉的可能,而這也是相關醫藥主題基金的希望所在。例如抗疫龍頭股英科醫療,目前股價已經無限接近7月122.51元的高點,年內股價最大漲幅已接近10倍。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