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稅收籌劃是事業單位較為常見的理財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員工工資薪酬稅務籌劃,不僅能夠強化個人納稅意識,維護員工合法權益,還能夠促進事業單位及相關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明確稅收籌劃的概念,針對事業單位的特征,指出新個稅下事業單位個稅籌劃當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個稅籌劃方法,以期通過研究明確當下事業單位個稅籌劃面臨的現實環境,為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問題;籌劃方法
中圖分類號:F812.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5-0074-02
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公民也享有納稅籌劃的權利,當然此種權利的實施要在合法合規合理的范疇內。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對于員工和事業單位均具有積極意義,是維護合法權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稅收籌劃的概念
早期稅收籌劃理論將稅收籌劃定義為稅負最小,也就是納稅人對經營活動進行安排,以實現納稅最小化的能力,這種定義僅考慮了稅收籌劃的納稅最小化目標,忽視了稅收成本及稅務風險[1]。在此基礎上,稅收籌劃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其目標不再是單純的納稅最小化,而是在契約論、博弈論研究的基礎上,綜合現有約束條件,制定對納稅人最有利的稅收籌劃方案,將企業、個人價值最大化作為稅收籌劃的目標,也就是逐漸形成的有效稅收籌劃理論[2]。稅收籌劃要堅持合法性原則,即稅收籌劃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實施,這屬于稅收籌劃的基本原則。
二、事業單位個稅籌劃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每月應稅收入不均衡。自然支付模式下,財務人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時,一般是在次月將個人每月的實際報酬確定為應稅收入[3]。我國的事業單位屬于受到財政供養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所需的財政撥款,要經過預算申請及調整,經由上級批復之后,才能下發到位,過程較長。市場經濟環境下,事業單位面向社會招收和選拔人才成為發展趨勢,但這也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人事部門完成人員調動手續、需要發放薪資的當月,部分單位的資金追加并不能夠及時到位,從而形成拖欠員工工資的問題,對預算的執行進度產生影響。在事業單位實際的個稅繳納工作中,會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出現各個月份的內部稅收不均衡現象,導致適用稅率發生變化,個人稅收負擔加重。
2.一次性獎金計稅中存在誤區。舉例來說,當納稅人的年終獎金為36 000元與36 001元時,需要繳納的個稅分別是1 080元與3 390元。盡管獎金差額僅為1元,但繳納的稅額卻存在很大差異,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由于一次性獎金計稅誤區導致的。依據稅法規定,若當月工資低于規定扣除額,則將全年的一次性獎金直接減掉當月工資薪金費用所扣差額,之后再將稅率及速算扣除數作為基礎,計算個人所得稅。若當月工資薪金高于規定費用扣除額,可以將一次性獎金數額作為基礎進行計算。在實際個稅繳納當中,年終獎金可以一次性地作為單月工資薪金計算個稅,選取當月獎金總額確定相應稅率。實際情況中,事業單位員工的補發工資及年終績效均于年底進行。這種情況下,當月扣除額等優惠機會無法被使用,間接地增加了稅收負擔,可能引發稅收“陷阱誤區”。
3.原有的調整計算方法不再適用。個人所得稅法新修訂執行之前,采取倒擠法計算納稅,對于非單位人為原因導致個稅稅負過高,可以向稅務部門提交申請進行處理,獲得批準后通過“倒推”方式計算納稅,將相應的依據、數據資料及計算方法留存備查即可。但是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采取全年累計收入的概念,原有方法從2019年1月1日起無法再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未及時對調整計算方法進行更新和完善,將會對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稅負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事業單位個稅籌劃優化方法
1.強化部門配合,降低員工名義收入。由于財政撥款、人才流動等因素對個人所得稅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來解決。編制管理部門、人事部門及財政部門提前協調溝通,縮短資金到位所需時間,可有效消除因時間差產生的影響。同時,提升工作計劃及預算的準確性和前瞻性。在人才招收計劃實施之前,預先安排資金進行保障,也是有效的優化方法之一。若是事業單位內部資金充足,可以適當采取“先借后還”等方式,強化財務核算,同時盡量按月足額發放工資,并及時扣除相應的保險金及稅金,這樣才能夠使員工的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2.合理利用計算方法,防控計稅陷阱。事業單位發放薪資及年終獎時,需要對可能遇到的個人所得稅繳納問題進行考量。其一,當月工資稅率超過年終獎稅率時,可在不增加年終獎稅率的前提下,將部分月工資轉入年終獎賬戶,同時做好相應籌劃。其二,若月工資稅率小于年終獎稅率,可將部分年終獎轉入月工資中。這種操作可以保證月工資稅率與年終獎稅率接近。新個稅政策下,年終獎稅額發生較大變化的臨界點是3.6萬元、14.4萬元、30萬元、42萬元、66萬元與96萬元。這幾個臨界點容易發生大額扣稅差異。如前文所說,當納稅人的年終獎金為36 000元與36 001元時,需要繳納的個稅分別是1 080元與3 390元,最終發放的工資卡的金額差2千元左右。針對這種情況,事業單位要注意,當所發放年終獎在納稅臨界區時,選擇低于臨界區的下限值發放。同時,合理計算年終獎發放時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區間,避免計稅陷阱的形成。例如:某單位員工的年終獎合計是130 000元,每月薪資是5 000元,扣除“五險一金”費用后實際發放3 600元/月,每月附加扣除1 500元。納稅方案1:忽略其他影響因素,采取年終一次獎金方式計算納稅所得額為130 000元,這所需加納的個人所得稅=130 000×10%-210=12 790元。方案2:采用稅務籌劃,把年終一次性獎金和全年收入進行統籌考慮,全年總收入=5 000×12+130 000=190 000元,全年抵扣項合計=(3 600+1 500)×12=61 200元,需要繳納個稅的所得額為190 000-61 200-5 000×12=68 800元,將年終獎拆分成為36 000元與84 000元,計算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36 000×3%=1 080元,剩余的84 000元分解到12個月中,每月7 000元,和5 000元工資一同發放,計算每月的個人所得稅=(13 000-5 000-5 100)×3%=87元,全年所需繳納個人所得稅=87×12+1 080=2 124。綜上所述,通過上述兩種稅務籌劃算法可知,方案2的個人所得繳納額相比方案1減少了10 666(12 790-2 124)元。
3.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優化稅收籌劃基礎。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稅收籌劃,同時對單位的財務制度進行完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事業單位要引進“權責發生制”,及時做好計算機發放工資經費等工作,同時注意留存工作痕跡,對工資借支、保險于稅費扣除、經費報銷以及績效考評和內部審計等相關制度進行完善,結合單位實際及稅收政策,進行規范化財務管理。另外,事業單位還要強化相關材料的整理歸檔工作,保證財務管理活動有據可查。
四、結語
在法律法規允許范疇內,公民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稅收籌劃,以減少稅收繳納,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事業單位員工個稅稅收籌劃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夠促進單位資源與個人價值最大化的實現。納稅申報人員及時地關注法律法規及稅收政策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對企業財務管理、計算方法等進行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夠保證稅收籌劃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王賽月,王潔.新個稅法下科學事業單位稅務籌劃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19,(19):1-3.
[2]? 唐梅玲,趙息.企業產權性質與個人所得稅籌劃決策——基于政府扶持、政府壓力及管理層權力的分析[J].預測,2019,(4):69-75.
[3]? 邱鐘濤,蘇琇貞,黎明凡,等.基于新個稅改革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籌劃技巧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3):124-126.
Analysis of Individual Tax Planning Method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ZHANG Jiang-li
(Zhejia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Tax Planning is a comm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ity in public institutions.It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paying tax,but also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es,also can promote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Related Unit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Promotion.Based on this,this study first clear the concept of tax planning,and the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institutions,pointed out the new tax,public institutions in the tax planning problems encountered,and proposed targeted tax planning metho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ax planning of public institutions,and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tax planning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Key words:public institution;individual income tax;question;planning method
收稿日期:2020-03-26
作者簡介:章江麗(1982-),女,浙江麗水人,中級會計師,從事林業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