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蘭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國家競爭從軍事、經濟手段轉向網絡攻擊、價值觀滲透,思政教師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選擇正確的課堂打開方式是學科自覺的要求。找到正確的課堂打開方式,可以讓學生增強學科自信,讓教師在思政教學上有更多獲得感。
關鍵詞:90后;思政教師;課堂打開方式
陽春三月,思政教師的朋友圈被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刷屏,著實給“從政”的我們打了一針興奮劑、強心劑。初秋九月,因產假含淚暫時離別了熱愛的講臺,反復品味學生的明信片。從三月到九月,腦海中總有個聲音在回響:90后思政教師該如何打開課堂?
明信片里菲告訴我:“其實高一的時候特別不喜歡政治,因為覺得政治好無聊,但是你改變了我,你的課有意思。”卓告訴我:“愛你從必修三到必修四,你陪我們走過兩本書,讓我逐漸愛上政治。”思告訴我:“剛接觸是對我沒有信心,可是您的上課別具一格,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繁告訴我:“特別喜歡我的上課方式,有種社會老大哥的感覺。”……你們異口同聲的是想告訴我要堅持用越來越活的形式,越來越接地氣的表達打開思政課堂。90后思政教師警惕應成為年輕的“老”老師,還記得這是市教科院袁所四年前對我的提醒。誰不愛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生活?而理論雖以生活為根基,藏有真理的力量,能為生活排憂解難,卻只有屈指可數的學生能以喜愛為出發點端坐于講臺之下。思政教師又如何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任務: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制度的青少年,引導青少年在實現中華夢的實踐中書寫人生華章。“老”思政教師的課堂不乏朗讀、劃線、背記、默寫等坐而論道的形式,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業績,教學目標與學科追求背道而馳,自降身份。而另一面學生確實對思政課堂自上而下灌輸模式怨聲載道,對思政學科晦澀的厭惡唾棄。如此一來學生分數過得去,教學的任務過不去,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價值觀認同與學業并不矛盾。
凡告訴我:“政治是一門洞察社會百態的學問,很難看到它的身影卻又無處不在。政治的眼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上限。”迪告訴我:“高一輪班恰好聽了您幾節課,那時候就覺得怎么會有這么有意思的老師。”如何讓學生一開始就喜歡政治,不斷在源頭活水中尋覓資源為思政課堂增添生命力,把理論掰開融入到鮮活的社會事例中塑造思政課堂,久久為功。理解是認同的基礎,將紙上的思政轉變為眼中的、舌尖上的思政。例如在規范市場秩序環節引入明星逃稅、長春長生疫苗等事件就信用經濟激發的討論:“市場經濟讓有德者有得,讓失德者失位”。“政府不能不作為、慢作為。”……在投資理財教學中鼓勵學生為理財方式寫廣告詞,你定會為“今日炒股,明日不苦;今日股民,明日馬云”“祖國在我心,國債任發行”“保險不是要改變你的生活,而是防止生活被改變”等妙語鼓掌歡呼。但這樣的學生實乃少數,大部分學生在自由思考的時間或是發愣,或是翻書找找。可我們想看見的不是既愿意羨慕別人又能讓人羨慕的學生嗎?班長趙可時常找我借閱《半月談》,然而這樣的學生是極少的,大部隊都盯著五花八門的考試必刷題。00后作為互聯網的原生居民卻對社會的重大事件無暇顧及。拓寬途徑、豐富手段打開學生眼界,發現、挖掘思政與生活的相融相通,讓不敢言者想言,敢言者善言。創設課堂時政環節,學生收集一條時政新聞向同學播報、本人、同學、教師參與短評;備課組精心準備每周的《時事與社會》視頻向學生傳遞中國與世界的聲音,制作“一帶一路”“改革開放”等專題;結合換位式教學,讓學生從做題者變成出題者,小組自主選擇時政主題模仿出高考味的試題。例如:大規模減稅降費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個稅起征點下調如何提升消費水平?教師也要打開眼界,在學科教學雜志、教師培訓、日常工作中集他人之長。青年教師不僅要有迎難而上開創新活動的勇氣與能力,更要有扶持新活動的信心與毅力。
荃留言道:“您為723左操心右操心,總是聽師父的課,給我們講一節課需要準備很久。您要回家生寶寶了,新老師會像你一樣好嗎?”霞留言道:“您總是認真的預習、復習,比學生還認真地對待那一方小小的課本。”丹留言道:“你是我們班批改作業最認真的老師,感謝您關注我們的作業情況。”初見學生如此表白內心欣慰不已,我的努力有被學生肯定。更換教師沒幾日,班長便打來電話訴說想念之情,他們想那個平易近人的蘭蘭老師,想那個抓細落實的李老師。不喜歡這個總是黑臉,課堂內容講的少,練習講的少,又總是問一些書上沒有提及的問題,讓學生下不來臺的伍老師,真為高考政治成績感到擔憂!四個月后返校又見荃,很奇怪班上的成績沒有下滑反而上升啦。趙這次市質檢更是考出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績。一番交流幡然醒悟,過去的我為學生做的過多。碰上不操心的老師,學生反而得到了成長,學生才真正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真得自己操心。回想我也時常鼓勵學生多學多問,但總是考試前后熱鬧一時,冷清大半年;也時常教導弟弟上課盯著老師看,下課圍著老師轉,表面順從實則老樣;也時常批評快兩歲的女兒要自己吃飯,寶寶哭上幾分鐘卻又認輸;也時常提醒自己產后減肥,天天喊口號;人總想舒坦著,出力流汗的事還是明天再開始吧。當沒有靠山之時才想著靠自己,當火燒眉毛之時才一本正經。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毀滅,是內力作用實現的變化。這一刻才深刻明白教學需要苦干,高級的教學需要巧干。
還記得24歲剛上講臺的滿懷激情,25歲丟失學科自信的失落沮喪,到28歲的從容淡定。如今褪去稚氣的我不忘選擇思政的初心,牢記思政人的擔當,繼續求索正確打開思政課堂的方式,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路導航。
參考文獻:
[1]張京州.試論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課堂教學魅力的生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88(07):213-213.
[2]陳蕾.政治課堂對話的正確打開方式[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706(28):59-60.
★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資助課題“基于三維互動的高中德育工作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編號:XJK19BDY0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