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扶貧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通過旅游扶貧促進就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深挖鄉村文化,打造特色產業,借助美麗鄉村建設,最終建立起極具活力的宜居新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進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旅游扶貧;美麗鄉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美麗鄉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升與延續,尤其是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策支持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尤其是那些特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就變得重要起來。其中旅游扶貧是一項關鍵措施,特別是對那些通過傳統扶貧無法獲得成效的地區來說更有意義。通過旅游扶貧促進就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深挖鄉村文化,打造特色產業,最終建立起極具活力的宜居新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打贏扶貧攻堅戰,建成小康社會。
1 兩者之間的關系
特困區如果只是運用傳統的扶貧方式,是很難有效提升脫貧工作效果的。但是這些地區往往有著極為優質的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所以這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鄉村旅游之下促進扶貧工作的實施。旅游扶貧可以有效提升農村生活質量,并優化其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我國的“美麗鄉村”戰略實施。當下它已經成為了我國農民增收以及魅力鄉村建設及人口脫貧的重要力量,所以國務院已將其當作扶貧攻堅的主要戰略進行推廣應用。
旅游扶貧是一項極為系統的工程,不但包含有收入、就業等內容,還和決策權、教育、社區參與、投資環境、基礎設施等內容密切相關。在特困地區,其人員知識水平及社會技能都相對比較低,各項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同時整體產業發展能力過低,旅游融資比較困難,旅游產品競爭力非常弱。針對這種情況,這類地區在進行旅游扶貧的時候不能只注重短期的扶貧效益,必須要重點考慮這類地區與人口脫貧能力的持續性改善,防止發生返貧的現象。這就需要將旅游扶貧分為四個主要部分:①能力脫貧;②機遇脫貧;③生計脫貧;④權利脫貧。在這之中生計脫貧是核心,而其他的三項主要內容則是重要的保障及途徑。只有將貧困人口的各項能力提升上去了,增加更多發展的機會,提升決策權才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扶貧績效的可持續性。所以在運用旅游扶貧改善福利和機遇的過程中必須要重點培養貧困人口的各項能力,同時增強其決策權,改善脫貧環境。
2 建設路徑
2.1 推動社區參與式的精準扶貧
在美麗鄉村建設之中生活富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目標,同時它也是扶貧工作之中的核心,所以在特困地區建設美麗鄉村首要任務就是要脫貧致富。在旅游扶貧之下可以重點放大區域協作,有效推動特困區和發展區的聯合,構建起協作機制。另外還必須要重視整村推進,精準識別和管理貧困戶,以提升貧困村及貧困戶的各項能力;同時還要依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創新扶貧模式,積極引導農戶將耕地、宅基地等資源參與到旅游開發之中,從而扶持休閑度假、田園觀光、農家樂以及文化旅游小鎮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拓展和延長其產業鏈,鼓勵貧困戶實現自主創業,穩定脫貧。
2.2 全域旅游下優化基礎設施
在美麗鄉村建設之中必須要通過大區域視角,建立起區域協調發展以及綜合管理的體制,未來我國旅游發展的主要方向就是全域旅游。所以在這之中就應該要將旅游扶貧轉成全域旅游。比如可以直接將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缺陷補齊,并全方位優化特困區的落后面貌,最終打造出宜居、宜游的新城。另外可以重點加大對特困區網絡景觀的建設,強化綠化效果;在區域之中重點完善相應的交通標識,建設停車場、加油站等基礎設施,以此改善衛生、交通、環保、餐飲等方面的旅游環境。同時深入到農戶之中開展各項改造工程,比如改廁、改網、改廚、改水等等,將垃圾與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實現基礎建設—體化。
2.3 智慧旅游推動信息化建設
在美麗鄉村建設之中還應該要將現代科技融合進去,實施智能化和節約化的發展模式,這些對于那些特困區來說非常重要。比如可以在區域之中建設智慧區,強化鄉村以及旅游景區智能導游、無線網絡、信息推送以及在線預訂等功能的覆蓋,以促進區域之中智慧營銷、服務及管理的發展。另外還可以通過以點帶面,強化農村信息化建設,推動金融、醫院等網店建設,建立起旅游電商服務體系,拓展旅游產品,實現線下線上一體化購銷;同時還可以強化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提升農村物流發展及電力商務水平。
2.4 文化旅游提升美麗鄉村內涵
在旅游扶貧之下,可以重點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全面挖掘和整合傳統鄉土文化資源,把文化元素通過不同的方式融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之中,比如可以通過鄉村建筑、鄉村風貌、農業采摘和鄉村歷史等開發出多元化的旅游新業態;或者與企業的合作,運用文創的方式,將蘆葦、樹皮、麥秸、火炕等農村當中常見的生活物品開發出來,在市場運營管理之下,有效拓展旅游產業鏈。另外還可以在祭祀、婚俗以及傳統的歌舞等民族資源之下組織相應的競賽活動與文化表演,從而有效提升鄉土氛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2.5 生態旅游促進村貌改善
在鄉村振興戰略之中生態宜居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也是美麗鄉村的基本內涵,當下古建筑與傳統村落的保護已經成為了鄉村建設的關鍵,同樣也是旅游扶貧之中最關鍵的一項工作。在這之中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要重點支持各個村落積極申報傳統村落,在此基礎上實現整體保護,并制定出標準化的生態旅游發展及規劃,同時嚴格實施,確保鄉村的傳統面貌。另外在實際開發之中還必須要確保連片的空間形態和自然環境,控制好商業開發的比例與面積,并積極利用荒灘、荒地等植樹種草,綠化公共區域。
3 結語
要想實現旅游扶貧,一定要加大資源及環境保護,而這一點的實現完全可以借助于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這兩者都是為了促進國家發展,在其協同發展之中關鍵就是要找到融合點,使兩者都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黃麗.創新旅游扶貧,促進全省扶貧的有效、長效、高效[J].今日海南,2017( lO):59-60.
[2]岳振,發展鄉村旅游助力脫貧攻堅[J].當代貴州,2016(32期):1-1.
[3]張斯妮,劉於清.論旅游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融合發展實踐及基本 經驗——以湖南武陵山片區為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8,177( 09):27-29.
[4]張軍,蔣黃蓁苑,時朋飛.美麗鄉村視域下的旅游扶貧模式與效應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7 (6):60.
[作者簡介]漆悅(1987-).女,安徽金寨人,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