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土娟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微課成為了各學科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微課資源具有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助教師開展翻轉課堂等價值。要充分發揮微課資源的價值,教師就需要基于微課資源、小學數學學科、學生學習的特點,設計富有趣味性、教育價值的微課資源,然后將微課資源應用在課外以及課堂的各個環節。在微課資源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融合使用差異性教學等先進的教學策略,以此提升微課資源的應用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資源;設計;應用
微課資源是一種非常便利的教學資源,能夠依據內容與形式的區別被應用在課內外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當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課外時間安排、學習習慣等因素,針對不同的數學教學任務設計合適的微課。通過在各類教學活動中應用針對性的微課,教師可以改變自己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如增強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或者增強教學活動的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探索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方式。
一、小學數學微課資源概述與價值
(一)數學微課資源的概述
小學數學的微課資源一般分為兩種類型,第一是存在于網絡上的零散式微課資源,這些微課資源由不同學校教師制作上傳,并不成系統,且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學校的學習。第二是由教師基于教學進度、教學情況、學生情況設計制作的系統性微課資源,這一類型的微課資源包括微講解視頻、微導學案、微練習、微課件的一種或者多種內容。這些微課資源基于包括內容的差異,被教師應用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等多個階段。但總體而言,絕大部分微課都具有時長較短、以知識點為單位等特點。
(二)應用微課資源的價值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大教學要點就是教學應當具有趣味性,以便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微課資源因為展現形式、所包含內容等原因,天然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微課資源還擁有更多應用價值。如可以用于培養學生的課前自學習慣與能力,可以用于培養學生的課堂合作學習能力,可以用于輔助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復習提升等。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當積極探索微課的實際應用方式,以此最大化微課資源的應用價值。
二、小學數學微課資源的設計策略
(一)微課資源的選題設計策略
選題設計是微課資源設計的重點,教師在進行選題時,應當重點關注三個事項,第一選擇細致入微的知識點,第二選擇難度合適知識點,第三選擇合適的形式。微課資源由于時長較短,因此不易講解過多的知識點,以便微課能夠將單一的知識點講解清楚。并且,由于微課資源更偏向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教師選擇的知識點不宜過難,以免學生難以依靠通過視頻完成學習。最后,吸引學生是微課的一大特色,教師應當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合理選擇學生喜愛的圖片或者動畫表達形式,以此增強微課視頻的價值。
以“口算乘法”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較多,包括使學生理解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引導學生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等。基于三年級小學生的實際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引導學生發現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作為微課的選題。這一選題相對難度較小,需要教師通過微課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創設情境,然后以情境問題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啟示與引導,以此快速達成教學的目標。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前往游樂園游戲的情境,然后結合游樂場的各項設施為學生提出問題。如:旋轉木馬一次3元,一個6人小組一起坐要花多少錢?10個人每人坐一次共要花多少錢。微課在展示第一個問題后不給提示,而是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在20秒后,微課需要跳轉到下一個問題。在第二個問題中,微課需要給出提示。如展示“10+10+10”、“3×9+3”等式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暫停視頻,然后點名學生分享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展示這些內容,避免降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二)微課資源的內容設計策略
內容設計是微課資源的重點,這一環節關乎微課資源的實際教學效果。微課資源可以被視作微縮但完整的教學模塊,因此也需要擁有導入、講解、回顧這三個基礎的模塊。教師還需要基于微課資源具體應用方式,添加練習、提問等環節。
以“倍的認識”為例,教師在確定微課的選題為“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捕捉‘倍的概念”后,可以結合以往教案中的“創設情境-談話導入-觀察實踐-探究新知”設計,設計具有較強引導性的微課教學資源。比如,微課首先以兩幅圖片創設情境,并引出“倍”的問題。圖片一為兔子媽媽帶小兔子拔蘿卜,圖片二則是展示白蘿卜、胡蘿卜的數量,以及兔子媽媽對小兔子說的話:你愛吃的胡蘿卜可比白蘿卜多三倍呢!展示兩篇圖片之后,教師借兔子媽媽之口,引導學生數白蘿卜與紅蘿卜的數量,并以“將蘿卜兩根放一個盒子”的方式,將一個盒子的白蘿卜與三個盒子的紅蘿卜直觀展示給學生。然后,微課中的圖片中浮現出相應的數字,如白蘿卜盒子邊上浮現2,而三個紅蘿卜盒子邊上浮現三個2,以這樣鮮明且直觀的方式向學生解釋“倍”概念。隨后,微課再展示習題,以簡單難度的習題引出“倍數問題”。問題為兔子媽媽問小白兔:白兔奶奶喜歡吃白蘿卜,但是這次收獲的白蘿卜太少,她想要的白蘿卜數量是這次收獲的5倍,那么下次我們要帶給奶奶多少白蘿卜呢?
(三)微課資源的展現設計策略
微課資源的展現設計包括較多方面的內容,如微課資源的制作方式、微課資源在實際應用中與師生的交流互動等。微課資源的制作方式較為多樣化,既可以是教師對草稿紙的拍攝視頻,也可以是教師錄制的自己講解幻燈片的視頻。但無論是哪一種設計方式,教師都需要在后期加上動畫、音樂等元素,以此增強微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此外,教師還需要設計微課在播放時的互動策略,如微課中展示問題后,教師需要及時回歸“教師角色”,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結合前文所述,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視頻便是以幻燈片為主的,且知識點與教學過程都是以圖片中的動畫角色互動推動的。這樣的微課視頻能夠以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不能及時與學生互動。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圖片中兔子媽媽的相應話語,以語音的方式參與到與微課中。而微課中展現數字以解釋“倍”概念的環節,教師則可以先暫停,然后結合圖片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在引出倍數問題之后,教師也可以先暫停微課,然后將小木棒等工具發送給學生,讓學生以實踐的方式探究問題。總之,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以角色扮演、發放道具、輔助提問等方式與微課形成聯動,提升微課展現的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微課資源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資源的課前預習應用策略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翻轉課堂策略應用微課資源,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提升預習類微課資源的實際應用價值,教師首先需要增強微課對學生的引導價值。即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需要擁有導入、講解、總結、練習等環節,以此增強微課視頻的預習價值。
以“倍的認識”為例,這一章節的內容是小學“差倍問題、和倍問題、倍比問題”等問題的基礎影響因素。在預習類微課中,首先應當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建立“一個數的幾倍是()”的計算思路。然后,微課可以先可以圖片以及語音的方式展示乘法口訣表的部分內容,以此勾起學生對乘法的記憶。隨后以教材中的前三個案例為基礎,以不斷提問的方式推動講解過程。如微課先展示教材中圖片,提問:圖中有幾種蘿卜、每種蘿卜的數量是多少?預留學生數數的時間,再展示與圖片相對應的數字,并以此引入“倍”的概念。如“倍是兩個數之間的比較關系,不是單位”。隨后,微課可以教材中的例2和例3作為練習的內容。在這一練習中,視頻只展示問題,并要求學生先不翻書,嘗試自己想方法完成“計算”,并要求學生將“計算”的過程寫在草稿紙上。最后,視頻再展示教材中的畫圖解題法。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以教材內容作為微課資源的載體,以乘法口訣表的導入、提問式講解教學、簡單總結和開放式練習等策略,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達到了輔助學生完成預習的目標。
(二)微課資源的課堂輔導應用策略
課堂輔助是微課資源的主要應用方式之一,教師在課堂中應用微課資源時可以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在播放微課資源后,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微課內容進行交流與探究。
以“倍的認識”為例,預習微課中雖然引導學生總結了“‘倍是兩個數之間比較的關系”這一概念,但實際上學生的理解依然處于“幾個幾”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微課引入兩個方面的復習內容,如“乘除法的意義、以圖片引導學生重溫‘幾個幾的感知”。在引導學生看完微課后,學生們很快回想起了二年級乘除知識和“幾個幾”的大概感知。然后,教師組織學生組成小組,為每個小組提供30根小木棒,然后讓學生結合微課內容,在小組中交流對“倍”的理解。在小組中,學生們會以語言加實踐的方式進行探討。以A小組為例,學生甲說:我可以用乘法來舉例,比如式子“2×3=6”這個代表著2的3倍是6。看這里,四堆木棒,一堆兩根,按照這個式子擺開來,你們看是不是。通過微課的引導與學生的思辨,教師能夠有效輔助學生理解課堂的重點。
(三)微課資源的課后復習應用策略
微課資源還可以應用在課后的復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差異性教學理念,為學生制作針對單元中重難點內容的微課視頻,然后基于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質量、考試情況要求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相應的微課視頻。如此,教師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并引導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課后有效地分析。
在“倍的認識”教學之后,不同能力的學生得到的收獲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之后成功構建了以乘法的計算思路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而有的學生卻更傾向于使用加法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后應當為學生布置多層次的作業,如教材練習十一中的七、九、十三道題目。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設計題目講解與拓展的微課。比如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解決第七題,但是無法解決第九題,那么教師便需要錄制計算過程以及配套幻燈片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這一題的解題思路,然后再設計相似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聽完微課后,以教師提出的乘法、除法解決相似的問題。而對于那些連第七題都無法解決的學生,教師則應當要求這些學生重新觀看預習微課、課堂講解微課這兩類視頻,通過這兩類是視頻與自己的學習成果,彌補自己對基礎內容的認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探索微課資源的設計策略,如基于培養學生預習能力、學習習慣等目標設計微課資源,或者基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微課資源等。在完成微課資源的合理設計之后,教師還應當融合先進教育理念應用微課資源,如融合翻轉課堂理念、融合差異性教學理念等。通過不斷探索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方式,教師能夠提升微課資源與課堂教學的契合程度,并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較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登娣.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08):140.
[2]袁曉萍.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資源庫的建設[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0(07):66-69.
[3]李銀玲.支持小學數學探究學習活動的微課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李紅燕.微課在西北城市優質小學應用狀況的比較研究[D].寧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