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吟秋 宋琦
摘要:中小型企業在一國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中小型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載體。本文基于我國中小企業目前普遍融資困難的現狀,從企業自身和宏觀環境兩個大方面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和解決方法,最后給予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境的一些思路和方式。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現狀? 融資方式
一、我國中小型企業概述
我國對于中小型企業的定義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人員規模、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中小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結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國家經濟飛速增長,國家政策的不斷鼓勵與重視,我國的中小企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創造了我國60%的GDP,上繳利稅占我國稅收50%,提供約80%的就業崗位。同時中小企業是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面臨的現狀
雖然我國已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穩定發展,但我國中小企業目前卻普遍面臨難以順利完成融資的困境。調查統計,約不到3%的中小企業可以順利完成融資。從內源融資情況來看,企業難以較好的維持資金鏈的周轉,但據調查統計顯示約有75%的中小型企業依賴內源融資;從間接融資情況來看,間接融資主要是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進行融資,目前中小企業難以順利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得到融資,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偏向于發放貸款給更加穩定的大型公司或者企業;從直接融資情況來看,中小型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單一,多為通過發行股票在二級市場進行融資,缺乏其它直接融資的意識,但其它直接融資渠道由于我國征信體系不夠完善,存在著較高的風險。
三、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成因分析
(一)融資渠道單一
目前我國國內開放給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較少,我國中小型企業在進行融資仍是主要通過銀行貸款進行融資。而銀行為了減少自身不良貸款率,降低自身風險,傾向于發放貸款給利潤率更為穩定、風險更小的大型企業,因而中小型企業在傳統融資渠道中較難完成融資需求。
(二)融資成本高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大約有90%的中小型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選擇銀行貸款進行融資。但中小型企業信息披露不及大型企業充分,因此銀行在進行貸款前調查時,調查中小型企業的費用約是大企業的六至八倍,從而導致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利率高于大型企業,增加了中小型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了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程度。同樣,民間貸款利率一向較高。因此,高昂的融資成本是導致中小型企業難以順利完成融資的成因之一。
(三)非傳統融資渠道缺乏有力的市場監管和完善的征信體制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征信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因此民間借貸平臺具有較高的金融風險。目前為止,我國已出現多起民間借貸平臺攜款潛逃的情況出現卻缺乏有力的監管和完善的監督體制,中小企業通過民間借貸具有一定的風險,增加了中小型企業融資的難度。
(四)自身資質跟不上,管理混亂難以獲得內源融資
中小型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經營的概念認識不夠深厚,許多管理者對財務知識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視,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大多數中小企業未能形成高效的公司運營體制,缺乏合適的戰略規劃,在流動資金運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對流動資金運轉的合理規劃,對于資產管理不夠重視。所以中小企業易出現資金周轉不開的狀態,導致資金鏈斷裂,難以獲得內源融資,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
(五)缺乏場外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意識
對于融資端的許多中小企業而言,簡單的將直接融資等同于發行新股上市而忽視了通過場外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可能性。但中小企業自身較為薄弱,想在競爭激烈的場內市場順利獲取成本相對低昂且較為優質的融資較為困難,不如將目光轉向場外市場,場外市場是一個議價市場,更有利于中小企業在獲得融資的時候進行談判,獲得適合自身價位的融資。
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途徑分析
(一)企業加強自身的管理和完善
我國的中小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應該完善自身的經營制度,加強自身的管理水平,這樣就可以增強自身信用,便于從銀行籌措更多的貸款。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可以保證企業資金鏈周轉正常,增強公司運營穩定性,保證內源性融資的來源。
(二)加快征信體系的建立
由于目前我國征信體系不夠完善,缺乏有力的信用監督,因此時常出現直接融資失信情況發生卻缺乏有效的解決政策,間接加大了中小型企業融資的困難,減少了中小型企業有效融資的渠道。因此,我國應該加快征信體系的建設,減少中小型企業融資的風險。可以嘗試在投融資領域運用新的技術完善征信體系,例如運用區塊鏈獨特的監督機制,提高直接投融資渠道的信用等級。
(三)適當拓寬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
拓寬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有兩種,一是銀行可以給予中小企業支持和更為寬松的條件,適當降低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讓中小企業更為容易順利渡過初期運營難關。二是國家可以適當拓寬中小企業除銀行融資之外的渠道,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進行選擇除銀行外更多元化的融資。國家應該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和征信制度,保證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的穩定性,降低民間融資的風險,擴大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
(四)中小型企業嘗試更多的方式進行融資
中小型企業可以對場外市場融資進行更多的嘗試,而不僅僅聚焦于二級市場。同時中小型企業可以創新的融資方式,如今年疫情期間西貝莜面村和盒馬鮮生的共享員工,實質是變相融資的一種,一方解決了缺少勞動力的難題一方解決了資金難以維持繼續發展的難題。
(五)國家出臺更多的政策扶植中小企業融資
國家可以制定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發展的政策。例如可以適當減少中小企業的稅收,降低對中小企業征稅力度,減輕中小企業的營業壓力。針對部分中小型企業可以開設綠色通道,鼓勵銀行降低貸款門檻,給予一定的貸款優惠,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的成長。
五、總結
總而言之,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從中小企業自身來看,能力不足、資金運用效率低,管理不到位競爭力不夠強,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大、融資渠道少、征信體系和監督體系建設不完整難以確保除銀行貸款外其它途徑的安全性。想要徹底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要不斷完善法律部政策體系,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小企業也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由內而外解決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靜.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J].商業經濟,2020(01):86-87.
[2]岳紅梅.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解決對策研究[C].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國際生產工程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六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管社科).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國際生產工程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19:706-709.
[3]劉靜潔,李蒙,程昊,徐悅,沈金霖.我國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原因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8(04):37-38.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