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茹月


摘要:安徽碭山一直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酥梨產業作為碭山縣的支柱性產業,在全縣產業經濟中占據將近七成的份額,目前已形成了以加工業、種植業以及運輸業等在內的產業鏈。本文通過對碭山酥梨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針對碭山酥梨品牌意識有待加強、市場供需不均衡、酥梨品質不高以及貯藏加工條件難以控制等比較突出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對策建議,這對提高果農的收入和促進碭山縣的經濟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Abstract: Dangshan in Anhui Province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the "town of crisp pears" in China. A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Dangshan County, crisp pear industry occupies nearly 70% of the county's industrial economy. At present, it has formed an industrial chain including processing industry, planting 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angshan crisp pear industry, including, the brand awareness of Dangshan crisp pear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is not balanced, the quality of crisp pear is not high and th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which can improve the income of fruit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angshan County.
關鍵詞:碭山酥梨;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Key words: Dangshan pear;development status;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F326.1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9-0086-04
0? 引言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舉足輕重。安徽省碭山縣在農業生產方面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優越的地理位置為碭山酥梨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首先碭山酥梨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水果資源,其生產地更被稱為“中國梨都”。其次碭山酥梨還對外出口并廣受好評。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在酥梨的品質、綠色無公害等方面的期待也越來越高。然而碭山酥梨在國內外贏得良好聲譽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比如酥梨品牌意識薄弱、政府支持力度欠缺、市場供需不均衡、酥梨品質不高以及貯藏加工條件難以控制等。那么,如何改善這些情況,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了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
1? 碭山酥梨的發展現狀
碭山酥梨是安徽省著名的梨種,主要產自于安徽省碭山縣,又被稱作“碭山梨”,以其果實碩大,皮薄汁多,酥脆甘甜而又有著止咳潤肺、去熱消痰的藥用價值而聞名中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自1958年進入國外市場以來,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這些年的年均出口量都維持在400萬斤之上,成為世界多個國家所喜愛的水果。由于碭山縣獨特的區位優勢,再加上其政府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使碭山酥梨產業得到了很大發展。
1.1 碭山酥梨品牌優勢明顯
“碭山酥梨”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商標。然而早在明萬歷期間修編的《徐州府志》里就記載了“碭山產梨”,迄今可以說碭山酥梨的種植歷史足有2500多年。另外其在明萬歷和清乾隆時期就被列入貢品一類,更被歷朝歷代的中醫們稱為“果中甘露子,藥中圣醍醐”。此外,碭山的地理位置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土壤為沙性而且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再加上罐頭、果汁等各個酥梨產品加工企業的良好發展,都為打造與發展碭山酥梨品牌與提升品牌實力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特色農產品的保護和支持力度不斷增強,針對農產品的識別問題,“商標”在區域品牌的影響力上則顯得極為重要,同時它也是品牌識別的體系中最為基礎的符號。“碭山酥梨”品牌已經成功被列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的百強之一,再加上國家無公害認證的通過更為碭山酥梨品牌帶來了明顯的優勢。
1.2 酥梨產業已初具規模
截至目前,碭山各種水果的種植面積達七十萬余畝,大約占全縣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被世界吉尼斯紀錄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連片果園”。其中酥梨的栽種面積超50萬畝,年產酥梨接近15億斤,成為碭山縣農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同時碭山酥梨產業也成為碭山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
碭山縣水果總產量每年都超百萬余噸,每個鄉鎮的年產量也逐年遞增,并于1994年被冠以“梨都”稱號,其作為安徽省的水果生產大縣實至名歸。近十年碭山水果總產量與同比增幅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看出,近十年碭山縣水果產量基本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同比增幅除2010年和2012年之外,其余年份變化不大,趨向于穩定。根據相關調查,在碭山各種水果種類里,其中碭山酥梨年產量約達到15億斤,年產值達數十億元,帶給了碭山果農可觀的收入。
隨著酥梨種植面積的大規模以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目前的酥梨產業已然成為了一個綜合性的,從種植、采摘、運輸到產品加工、外銷(出口)呈現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它包括酥梨產品加工業、種植業、運輸業、旅游業和相關的服務業等產業。全縣目前有龍頭企業37家,共涵蓋了酥梨加工、貯藏保鮮、包裝、銷售等環節。
1.3 種植區域分布合理
碭山酥梨在全縣均有分布,但位于碭山縣北部的黃泛區是碭山酥梨梨樹成長最適宜的地區。關于酥梨成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養分、酥梨果汁含量的增加以及酥梨口感的提高都與該地區的特有土壤密切相關,究其原因則是因為該區域的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特殊酸性物質。但是酥梨種植地卻較為分散,主要是因為黃泛區的地形比較復雜。縣級有關部門通過這種地域優勢規劃酥梨的主要種植區域進行集中種植,因此形成了當前以良梨鎮、李莊鎮、唐寨鎮、玄廟鎮、果園場、園藝場等區域為酥梨主要種植區的分布結構,總體呈現出“東重西輕,北重南輕”的趨勢。
1.4 銷售市場呈現多元化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由于碭山酥梨種植范圍小,品牌知名度低,因此碭山酥梨的銷售范圍被限定在較小的區域范圍內,基本屬于自產自銷。經過九十年代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酥梨的栽種面積得到大范圍的擴大,其產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自此碭山酥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得到銷售,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市場范圍。
碭山縣附近現在大約有100個中小型的水果現貨銷售市場,并為擴展國內市場,除酥梨之外,梨膏、罐頭、果汁等酥梨產品被大規模生產,銷往合肥、上海、南昌等全國十多個城市。隨著近幾年運輸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果農將酥梨與“互聯網+”相結合,充分利用微商與快遞行業,將碭山酥梨及其相關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另外,在各地區建立碭山酥梨直銷市場也進一步促進了酥梨品牌的推廣與擴大了國內酥梨市場。例如,碭山縣唐寨鎮就在上海建立了碭山酥梨直銷基地,每年有近2000噸的水果被銷售。
另外,碭山酥梨在對外銷售方面表現也極為亮眼,近些年酥梨的對外出口總量從整體上看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相比于巨大的年產量,酥梨的出口量比例只占1%左右,則顯得比重不高。相較于意大利、比利時、美國等主要梨出口國的酥梨出口量所占比重,尤其是出口量占50%以上的智利與阿根廷,碭山酥梨出口銷售方面的發展算是很緩慢了。
值得一提的是,碭山酥梨出口市場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以香港、澳門與東南亞地區為主的傳統市場,中東和俄羅斯市場以及美加新奧市場三大市場。再加上酥梨的出口價格偏低、質量相對不高的弊端也成為影響碭山酥梨出口的主要因素。
2? 碭山酥梨發展存在的問題
即使近些年碭山酥梨的發展情況呈現出了良好的態勢,在別的方面的表現也較為顯著。然而,在酥梨產業越來越好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突出的問題有待解決。
2.1 品牌意識有待加強
碭山酥梨在品牌知名度方面還有所欠缺,其生產經營管理者在品牌建設上所花費的資金投入相對較低,品牌意識也相對淡薄,因此,碭山酥梨品牌發展的極為緩慢。
究其原因,其一是因為無論普通果農還是企業管理者對品牌認識的還不夠,也制定不出正確的品牌經營理念,使酥梨在生產方面管理低效率,最終導致碭山酥梨在質量上良莠不齊,更無益于品牌的發展。其二,絕大多數果農或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沒有創建自己的產品品牌。一些果農覺得在品牌剛創建的時候,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再加上自己本身規模較小,品牌建立后所獲裨益較小,因此他們對于創建品牌并沒有很大的興趣。更何況就算品牌創建后,檔次低、監管不力、難以統一執行標準的風險和由于達不到保鮮、儲存、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要求,水果的高品質難以保證,因此阻礙了品牌發展。再加上,“碭山酥梨”品牌自從注冊后,一直使用無效率,商標的保護功能也不能得以發揮,因此不能將品牌影響力轉換成市場的競爭力,這就出現了“只見酥梨,未聞酥梨”的現象。
2.2 市場供需結構不平衡
碭山酥梨市場雖然進入市場經濟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它的發育程度相對來說比較低,經營的規模也比較小,這就導致了小生產和大市場的尖銳矛盾。再加上農民相對偏低的組織化程度,碭山酥梨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造成市場功能不足以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也無法完美體現。因此,酥梨市場上經常存在供大于求的現象,即高產量與高銷量無法呈正比,酥梨產業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依舊是困擾果農和當地政府的難題。
另外,酥梨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導致消費者對碭山酥梨的需求小于供給,使得酥梨產品過剩,最終也使得價格呈現疲態,出現持續下跌的現象。圖1為碭山酥梨近些年的批發價格波動情況。
由圖1可看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碭山酥梨的價格都處在較高的水平,特別是在1990年,其價格達到3元/斤的最高點。但是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酥梨價格卻一路走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夠穩定。故而,果農種植碭山酥梨的積極性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碭山酥梨的產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市場上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也相對減慢了酥梨產品質量的提升速度。
2.3 酥梨品質需進一步加強
因為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尤其是超量使用的氮肥,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受到抑制,導致微量元素相對缺乏,同時也降低了氮、磷和鉀的利用率。過度使用化肥,最終導致土壤性狀惡化,環境也受到污染。
近幾年果農為了酥梨的更好銷售,農藥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農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減少了病蟲害,保證了果樹的健康成長,并且增加了酥梨的產量,但是由于不能掌握農藥的使用的合理劑量范圍,并且使用的農藥在殘留度以及毒素方面上超出規定的標準,最終使酥梨的甜度下降,導致品質下降。
全縣酥梨品質整體水平不高,除了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之外,科技投入的相對不足以及梨農對科技素質的缺乏同樣是造成酥梨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前者會影響有關酥梨新技術的創新和延緩當新技術進行推廣時的速度以及酥梨新品種的發現,而后者則會導致梨農對于新技術和新成果的接受程度變弱,同樣使得新技術和新成果無法按理想化進行推廣傳播,最終造成它們不可以及時地服務于生產,使碭山酥梨的品質不能得以提升。
2.4 采后貯藏加工亟待發展
由于碭山酥梨的成熟期比較集中、統一,造成采后的商品期相對來說較短,因此對酥梨采摘之后的貯藏和果品另加工方面的條件要求就比較高,然而目前碭山縣仍存在貯藏條件難以控制以及加工能力比較弱的問題,再加上碭山縣對于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設相對來看一直處于滯后狀態,就導致了酥梨的貯藏量比較少,加工企業的各種以酥梨為原材料的產品產出也存在不足現象。
現如今碭山酥梨仍以簡易的貯藏窖的貯藏方式為主,其特點是貯藏量較少,貯藏條件也難以控制,與剛把酥梨入窖時相比損失很大。雖然目前一些冷藏庫和氣調庫在碭山的一些地區被陸續建立,但仍存在貯藏能力小,貯藏成本較高的問題。
除了鮮果保存,在酥梨產品加工方面上,與碭山酥梨的年產量相對比,加工量還是很少,不足年產量的1/3。水果加工商品主要以果汁為主,再加上商品的種類很少,加工企業也相對較少,更存在缺少規模化龍頭加工企業的帶領,對酥梨進行精深加工的較少,導致加工企業發展較慢,對環境污染也較為嚴重。
3? 提高碭山酥梨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碭山酥梨產業要想繼續發展得又好又快,必須解決現在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因此一些好的針對性對策與建議的提出不僅可以有力的解決問題,還能夠起到提高酥梨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酥梨產業健康發展和加速經濟發展進程的作用。以下是筆者根據上述問題,所提出的一些對策建議。
3.1 加大品牌建設力度,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
加大品牌建設力度,首先,要增強品牌意識。現如今碭山酥梨的生產經營管理者還不能夠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并且對關于品牌塑造的知識所知甚少。因此,提高生產經營管理者者對品牌意識和商標注冊意識的重視度,對于明確品牌塑造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企業也可以請這方面的專家作為品牌顧問,或者與當地的高校進行合作來增強全體的品牌意識。
其次,要對品牌進行明確定位。一個好的定位能夠幫助消費者更方便、更容易的認識品牌。而碭山酥梨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但它對品牌的定位卻極其模糊,甚至沒有進行定位,在進行酥梨的種植與銷售時僅僅單純的依賴己有的知名度。故由于人們需求多元化的發展,必須對碭山酥梨品牌進行明確的定位。
3.2 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平衡市場的供求關系
要解決碭山酥梨市場供需結構不平衡的現象,必須要完善現有的市場體系建設。首先要對碭山酥梨的產銷市場進行必要的管制,以防止酥梨價格的大幅度波動。這就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目前雖然有批發商會下鄉對酥梨進行直接收購,然而給出的價格十分便宜,但是最后向城市市民售賣時,價格卻上漲了很多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在這個方面,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體系,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和大數據及時地反饋各地銷售市場的酥梨批發價格以及酥梨產地的生產情況,使各位梨農能夠及時地掌握市場價格信息和需求信息,并能夠在生產和銷售時進行準確的抉擇,這起到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同樣也使酥梨的買賣雙方都可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其次,還需培育一些龍頭企業,使市場體系更完善。目前碭山縣共存在37家等級在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性質的龍頭企業,匯源果汁、海升集團等大型企業是這些企業中間比較著名的。龍頭企業是酥梨產品供應鏈上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把自酥梨生產者即果農和最終的消費者之間所流通經歷的批發商和零售商連接起來,拓展了水果產業鏈,有些還可以直接產品出口,有助于提高收益。政府應重點培育和扶持那些科學技術含量高、經營實力較強且發展潛力巨大的酥梨生產加工企業,使之成為龍頭企業。因為當存在酥梨滯銷的情況時,這些酥梨生產加工企業的存在就對緩解供需失衡的情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時梨農可以把酥梨更多的賣給這些企業,而不是直接售向水果現貨市場,保證了梨農的收益。
3.3 將科技融入生產發展,提高酥梨質量效益
為保證酥梨鮮果的品質,提高碭山酥梨的市場競爭力,能否培育出優良的品種成為首要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第一,應采用科學的方法去篩選新品種。第二,在樹苗栽培階段實現規模化和區域化,統一地進行管理。在適合栽種某品種的土地上栽種該品種,在不適合栽種的土地上栽種其他品種的果樹或者直接不種植果樹而栽種其他農作物。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優良品種的培育,還能夠優化品種的結構。
此外,在經營模式變革方面也需要融入科技因素。目前的經營模式仍然是傳統的一家一戶式分散的經營模式,對于水果標準化方面的要求很難做到,因此標準化可以通過變革現有的經營模式,在果農團體中采用合作經營模式,例如采用家庭式農場、酥梨生產合作社等性質的專業組織。
標準化生產種植同樣可以保證酥梨產品的品質。在果樹的種植管理上提升科技含量,進行科學種植。比如應該及時剪掉發育不良的枝婭,并且定期監測果樹情況;要定期檢查梨果,盡可能的少使用化學藥品,做到無農藥殘留、綠色無公害的水果;采用合理施肥、灌溉節能技術等等實用技術。另外,機械化的高強度作業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3.4 改善酥梨產品貯藏保鮮條件,擴大加工量
由于碭山酥梨成熟后的采摘期較短,導致酥梨集中上市的現象,這容易引起酥梨產品供過于求,造成酥梨產品滯銷,價格下降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象,所以就要改善現有的貯藏條件并調整酥梨加工量。
首先,要改善貯藏條件。梨農在用傳統窖藏貯存酥梨期間,經常因為儲存溫度達不到合理區間,或窖內干燥酥梨所需濕度達不到要求,而引起的酥梨大規模損壞使梨農受到經濟損失。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增加規模氣調庫、大型冷藏庫的數量來替換能夠帶來大量損耗的傳統存儲窖,使存儲帶來的損失大規模下降,并延長酥梨的貯藏保存時間得以減少。其次,酥梨產品加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加工量的擴大都可以通過引進新技術,使用高端科技的方式實現。機械化和標準化使水果加工業不斷得到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也隨之持續增加。
因此,要想碭山酥梨更為廣為人知,就需要把貯藏酥梨產品的冷鏈和氣調包裝進行改進,使其保鮮時間得以延長;也需要提高酥梨的加工技術,擴大加工量,讓更多酥梨另加工產品擴大銷售范圍。
4? 結論
目前,在現代農業的研究中,如何使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壯大成為熱點話題。而碭山酥梨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之一,它的發展壯大不僅僅能給果農或相關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能夠促進碭山縣經濟的發展。
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促進縣域經濟的振興。而碭山縣雖然作為皖北地區貧困縣之一,但是卻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擁有著特色的經濟模式。為促進縣域經濟的轉型發展,當地政府更要格外重視碭山酥梨產業的良好發展。例如應該大力發展碭山酥梨產業這個特色的經濟產業,鼓勵創建當地特色旅游區,開展一些具有碭山本土特色的活動等等,都可以吸引外來觀光客,促進經濟發展。此外,還可以加快“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充分利用各種電商平臺,擴大銷售范圍,將碭山酥梨銷往全國各地,打開品牌知名度。當然,融入科技因素的標準化生產也會提高酥梨的品質,在為梨農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帶來好口碑。
總之,碭山酥梨作為碭山脫貧致富的寶貝,相信在政府和當地人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下,酥梨產業必然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并帶動縣域經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甘瓊.安徽省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D].海南大學,2017.
[2]門小鵬.安徽省梨產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7.
[3]李安琪.安徽省國家級貧困縣產業集群研究——以碭山縣為例[J].現代商業,2018(11):61-62.
[4]劉金枝.我國水果產業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農機,2017(3):127-128.
[5]歐陽琳惠.碭山酥梨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3.
[6]胡月英.碭山酥梨品牌發展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5):80-84.
[7]王海波.新野縣桃果特色產業發展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8]胡月英.生態文明視閾下碭山酥梨綠色營銷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5(5):37-39.
[9]李偉,代曼.碭山酥梨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