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之一,其學習方法要格外考究。而要提高這一門學科的成績,更是要從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數學的學習是一種靈活的思維方式,它需要學生能夠在接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以外,有更加寬廣的創新方式來將所學的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只有將學生的思維進行一個廣泛的拓展,才能使其真正的融入到這門學科之中去。因此,本文將針對教師在小學數學的學習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數學學習;教學策略;獨立思考
我國的教育理念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更新,其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往的舊式教學,轉換成了當今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而這一教學理念無疑是在教育進程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小學數學的學習,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這兩種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能夠有一定的有效突破。
一、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意義
學習成績不能作為衡量一名學生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只有各方面素質均有所長才能在眾學生之中脫穎而出,而素質教育的學習所涉及的方面則頗為廣泛,如身體素質、精神素質等一系列的終身人格因素。而在這一系列的因素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涵括在內。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則可以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來進行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所學的知識多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抽象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無疑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動腦,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斷的進行鞏固,開發自己的獨立思維模式,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與教學興趣,也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二、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之中的普遍現狀
雖教育制度不斷更新改革,但也不排除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普遍趨于傳統化,無法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而在數學教學課堂中,主動去動腦去思考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教師所提及的學習方法多是“不懂就問”,從而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之中對教師產生了一種依賴的心理,凡遇到難題或自己無法解答的問題第一想到的則是提問,而不是自己先靜下心來獨立思考。這種基本普遍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會使學生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三、培養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獨立思考養成策略
(一)制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在學習過程之中,學生應該是作為學習的一個主導者身份,而教師則是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因此,教師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營造一個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的教學氛圍。在數學教學之中,其所學知識多是靈活且多變的。例如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材中,有一章節學習內容為《扇形統計圖》,這一章節的主講內容大致是利用制作扇形統計圖的方式將各方數據進行一個整理歸納。而教師則可以針對這一統計特性,自主設計題目。如讓學生積極主動說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再將每個月份的不同學生的人數進行表格統計,最后將統計的數據歸納入扇形統計圖之中,在這一統計的過程之中,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更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也能使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如何進行不同類型的統計,或者統計的人數是多少,也使學生對這一章節的學習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從而側面引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二)利用與教學有關的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觀察物體》的學習中,教師如想要讓學生對這一章節的學習內容有一個深刻的掌握與認識,則不能僅僅只局限于課本之中的知識,更應該結合實物來進行立體的演講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觀察物體》這一章節的學習內容主要是使學生能夠根據一個物體的各個不同的位置來判斷其是什么形狀。因此,教師可以準備火柴盒、圓柱形水杯等一系列具有具體形狀的生活用品來進行教學。有了實物來進行實驗,可以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到不同形狀的物體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其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是如何。有了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也可在課下時間,結合自己所擁有的具有具體形狀的事物來進行有效的觀察,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知。這一教學策略無疑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錯誤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合生活實際,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一次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驗之中,有一道題目為“在2、4、6、8、9”這幾個數字之中找出與其他四個不同類的數字,正確答案為9,因為九是奇數,而其他的數字皆為偶數。這樣一道簡單的題目,在全班同學之中僅有兩名同學回答錯誤,這兩名同學固執自己的想法,認為2也與其他數字各不相同,于是教師則給了他們尋找不同的機會。在幾個小時過后,僅為小學三年級的兩名學生在草稿紙上寫到:“4=1×4=2×2,6=1×6=2×3,8=1×8=2×4,9=1×9=3×3,2=1×2”從這些式子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2以外的剩下所有的數字皆有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的其他因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質數與合數的區別。而兩名三年級的小學生卻在沒有任何提示與教學的情況之下,憑借著一己之力發現了這一本該不在他們現有階段學習之中的規律,由此可見,獨立思考能力所能激發的潛能有多么的強大。根據這一事例,教師則可在學生發生錯誤之時,給予學生為自己辯解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其能在數學學習中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無疑是學生在學好數學的前提之下一個重要的環節。獨立思考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名學生所該具備的能力,它更是一種素質的體現,一種人生的指引。只有將其融入到數學教師的教學體系之中,才能有效的使學生在學好數學的同時具備更高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蘭世鳳.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獨立思考養成策略[J].山西青年(青少年教育),2016(02):237-237.
[2]文敏.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J].教學交流,2016(42):273-273.
[3]辛巧燕.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18.
[4]楊斐.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