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鋒鋒
【摘 ?要】安全工作是學校要緊的大事,沒有安全穩定,教育改革發展無從談起,學生成長成才也無從談起。近年來,陽城縣教育局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工作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多措并舉,確保校園安全。
【關鍵詞】網格化;常態化;制度化;流程化
一、安全職責網格化
1.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教育局的安全監管責任。教育局實行局長總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班級其他成員負責分管業務范圍內安全工作的“一崗雙責”責任體系。2.落實學校的主體責任和校(園)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各學校都成立了以校(園)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組,確立一名校級領導具體負責,并明確分管處室。嚴格落實分管領導的分管責任和崗位責任人的直接責任網格化管理模式。
二、安全教育常態化
一是安全教育平臺覆蓋全縣100所中小學、幼兒園,近5萬名師生從中受益。二是嚴格落實教學計劃、教材、課時、教師、教研和考核“六到位”要求,特別強調安全課的教研,每學期學校至少組織2次專題安全課教研活動;三是加強學生和家長預防傳染病、防溺水、防火災、防踩踏、防震、防汛、防食物中毒、防校園欺凌、防網絡詐騙等專題安全宣傳教育;四是狠抓“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1.9全國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要節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三、安全演練制度化
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練和每學期開學第一周的應急避險疏散演練已成為學校雷打不動的制度。為了保障演練的實戰性和高效性,縣教育局明確要求每月一個主題,開展以防火、防汛、防震、防踩踏、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內容應急演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此基礎上,各校不斷健全完善演練預案,在工作原則、職責分工、疏散路線、信息報送、善后處置等方面,都制定了詳細的應急措施。主動聯系公安、消防、交警、衛健等部門參與,切實做到了演練有專業指導、有演練預案、有過程檢查、有事后總結、有信息反饋,提高了師生的避險逃生能力,將各種安全風險及其防范方法銘刻在了學生腦海中。
四、一日管理流程化
各學校都制定有《一日安全工作流程》。上下學,錯時錯峰。上下課,遵規守時。課間活動分區劃片,每個通道口、每個活動區域、每一時段,都有值班教師進行現場管理,不扎堆聚集,不追逐打鬧。住宿管理封閉化,按時作息,不扎堆閑聊,不高聲喧嘩,宿舍干凈衛生,安靜舒適;注重對外面租住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落實走讀生“兩點一線”閉環管理。學生就餐,專人負責,排序站隊,分區分片用餐,落實《山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校長陪餐制度管理辦法》,堅持校領導教職工陪餐制,秩序井然。
五、隱患排查日常化
每天,值日領導、值班人員、保安都會按照《山西省安全管理日志》逐條逐項進行排查,規范記錄和簽字。每月,校長(書記)都會親自帶隊,按照《山西省中小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指南》規定的10個部位、42個排查項目和211項排查內容進行全方位、拉網式安全隱患排查。建立隱患排查清單和整改清單,能整改的立查立改、立行立改,不能整改的,嚴格按照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的要求,務必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完畢。如有特別重大隱患,要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報告,徹底整改,形成閉環管理。
六、安全監管平臺化
為了能夠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學校的安全管理狀況,教育局投資200余萬元,對全縣學校的監控進行了聯網和對接,在全市首家安裝了校園監控平臺。其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足不出戶即可隨時監控學校的大門、操場、食堂、樓梯等重點部位和區域,并對監控點的視頻進行保存,監控人員可查看指定時間段的視頻數據,構筑了校園安全“防火墻”。
七、應急處置科學化
(一)嚴格值班值守
堅持24小時值班制,加強值班崗位責任,嚴肅值班紀律,嚴禁怠崗脫崗,帶班領導要隨時掌握學校安全動態,加大校園巡邏頻次和力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妥善進行處置,著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二)做好應急處置
健全應急反應機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學校安全物資管理臺賬和學校安全風險和隱患基礎數據檔案,按照“分區域、分等級、網格化”原則,建立學校風險等級和重大事故隱患分布電子圖。學校安全工作點多、面廣、群體大、戰線長。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始終秉承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責任感,始終懷著敬畏生命、敬畏責任的態度,始終抱著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的目標,為全縣師生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穩定、和諧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張恩衛.多措并舉,筑牢學校安全屏障——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教育局狠抓學校安全工作紀實[J].平安校園,2011(03).
[2]任百利.華陰市教育局多措并舉撐起校園安全保護傘[J].陜西教育(綜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