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和教學效果不顯著的問題,通過情景教學方法和任務教學方法的應用,以及設置合理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了相關安全知識,保證了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實踐教學;改革
1 引言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是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4學分,共64個課時。本課程著眼于公路施工安全所需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以公路工程施工進場準備、路基施工安全、路面施工安全、橋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現場應急管理、文明施工與安全教育為主要內容,是學生畢業后進入路橋施工企業,從事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
2 改革背景
2.1 行業安全形勢
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好轉,但目前事故總量依然較大,特別是在路橋施工行業,重特大安全事故形勢仍然嚴峻。2005年12月,四川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2007年8月,湖南省鳳凰縣的在建的沱江大橋事故,64人遇難;2014年5月,高州市深鎮鎮在建石拱橋發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重大、特大事故的不斷發生,就要求路橋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安全技術知識。
2.2 學情分析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學習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先導課程基礎,如《公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因此,大部分院校將《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設置在了第5學期開設。因為安全類課程,基礎概念較多,理論體系較廣,如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事故致因理論和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等。所以課程大部分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因此,學生在學習《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時,對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力不足。
2.3 實踐教學問題
目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實踐課程開設的較少,且不合理。主要表現在:(1)實踐所占課時較少,64課時中,實踐課時只有12課時;(2)實踐內容與現場所要求的學生應掌握的內容不相匹配;(3)實踐課的組織形式單一,儀器設備有限,且多為老師演示即可。
3 實踐教學的改革措施
3.1 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1)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由教師創設出施工現場形象的施工背景,輔以必要的語言描述,讓學生聲臨其境的感覺到自己所處的施工現場環境中,以此作為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基礎。每一項實踐任務,對應一個情景,在每一個情景中,每一個學生都有對應的工作崗位。如在實踐任務1——制定路橋企業項目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時,可把學生按照5~6人分為一組,每組設置項目經理、安全副經理、總工、安全部長、安全副部長、安全員,情景為剛入場的項目部,現需要編制項目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由項目經理負責,協調每個小組成員完成本次任務的編制。
(2)任務教學法
即在實踐教學中安排每一個具體的任務,把教學內容融入每個任務的實踐環節之中。任務教學法能夠極好地提升《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教學效果,在與情景教學法結合的情況下,還能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實踐任務3--項目部安全生產費用計量時,教師可作為業主角色,下達安全生產費用計量時各類報表和附件資料的上報形式,由學生分組成立的每個項目部獨立完成,計量不正確以及上報形式未到達要求的不予計量。
3.2 實踐教學改革內容
根據《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教學任務目標,本次實踐教學改革共設置實踐教學任務24課時,占總課時的1/2,實踐教學任務見表1:
4 結論
在進行實踐教學改革之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提升較大,完成任務質量明顯提高,達到了很好的教學目的,為畢業生進入施工企業,作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去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打好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索亮.淺析《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科學咨詢,2020,(14):115.
[2]劉偉韜,陳海燕,陳靜等.安全工程專業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7): 138-140.
[3]翟麗蓉.淺析情景教學法在《導游業務》課程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2):110-111.
[4]佟瑞鵬.高校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18(5):1-6.
作者簡介:
索亮(1986—),男,講師,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教學和科研工作。
課題項目:
本項目依托2019年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項目(2019-J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