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婧 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
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響應國家號召,做好防護減少外出,開啟了居家隔離的防護模式。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專家建議我們要積極開展居家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以增強身體機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對于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也非常重要。
居家體育鍛煉作為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的重要形式,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這個特殊時期里也成了學生日常鍛煉的主要形式。教育部門多次提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合理安排體育鍛煉,切實增強體質。為響應“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練”我校積極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體育鍛煉和安排線上體育課程。
本研究將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中學生自主體育鍛煉和線上體育課程方面出發,通過對學生線上體育課的周課次、時長、運動量以及居家自主鍛煉制定計劃、鍛煉動機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經驗、發現不足,提出改進的措施,建立長效的機制,為廣大師生在今后的居家體育鍛煉中提供參考,也為利用居家體育鍛煉開展終身體育運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分校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年級學生隨機抽取18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了解和研究他們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居家體育鍛煉的情況。
1.文獻資料法圍繞所要研究的內容,查閱大量有關資料,進行補充、參考,指導研究活動。
2.問卷調查法
本次問卷隨機發放180份,回收問卷173份,有效問卷173份,回收率96.1%。其中,初一年級60人,初二年級78人,初三年級35人;男生89人,女生84人,男女生比例基本一致。
3.數理統計法
對研究中收集的有效數據,通過問卷星、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比較、分析。
1.線上體育課程任務完成的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對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安排的線上體育課程,能夠按質按量完成的同學有157人,占調查總數的90.75%。對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下居家學習階段,安排線上體育課程是提高身體機能的有效途徑,同學們能夠高效的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配合度很高,獲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表1 線上體育課程任務完成的情況
2.線上體育課程的周課次
我校對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線上體育課程的周課次安排是初一、初二年級每周1課次,初三年級每周2課次。從表2可以看出,認為次數合適的同學有143人,占調查總數的82.66%。由此可見,我們的課程次數安排是合適的,和自主體育鍛煉共同組成了日常居家體育鍛煉。

表2 線上體育課程的周課次
3.線上體育課程的時長
考慮到學生居家學習的環境等因素,與校園作息時間不一樣,我們把之前校園作息的每節課45分鐘調整為每節課35分鐘。從表3可以看出,認為時長合適的同學有159人,占調查總數的91.91%。由此可見,35分鐘每節課符合學生居家鍛煉的狀態,能夠集中高效的完成體育鍛煉。

表3 線上體育課程的時長
4.線上體育課程的運動量
從表4可以看出,認為體育課任務后非常累的同學占調查總數的3.47%,認為體育課任務后累的同學占調查總數的46.24%,認為體育課任務后感覺適中的占調查總數的39.31%,認為體育課任務后輕松的占調查總數的9.25%,認為體育課任務后非常輕松的占調查總數的1.73%。由此可見,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運動過后的感覺也大不一樣。

表4 線上體育課程的運動量
同時,由于線上體育課程不能面對面直觀的監測到學生的運動情況,對于運動量的調整就會不夠及時,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鍛煉過程中反復詢問以及組織學生進行心率自測,只有采用有效的運動監測,才能降低和避免運動中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5.影響線上體育課程學習效果的因素
通過對線上體育課堂的課后反饋,把一些比較容易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羅列,通過表5可以看出,認為體育技能視頻視角單一,無法對技術動作重點及難點詳細掌握的占調查總數的27.75%;的確,我們在線上直播課的過程中,會在一些技術動作的示范上遇到這種情況,良好的示范面對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至關重要。認為體育線上課程指導、糾錯不及時,不知道自己練習是否正確的占調查總數的27.17%;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認為觀看視頻或練習過程無法互動,學習過程枯燥的占調查總數的16.18%;生動有趣、良好溝通的課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認為無影響的占調查總數的51.45%,這部分同學已經適應和掌握了線上體育課的學習方法。

表5 影響線上體育課程學習效果的因素
1.平日(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喜歡體育鍛煉情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表6可以看出,有45.67%的同學喜歡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非常重要;而45.09%的同學對體育鍛煉感覺一般,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教師需要加強引導,幫助他們挖掘興趣,這一部分同學是最容易轉化為喜歡體育鍛煉;不喜歡和非常不喜歡的同學占9.25%,同樣也要多多關注,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思想認識,在眾多體育項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運動。

表6 平日(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喜歡體育鍛煉情況
2.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頻率和時長
每天堅持體育鍛煉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國家對初中學生體育鍛煉的要求,是改善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舉措,初中階段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期。根據表7可以看出,目前能做到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學生僅占調查總數的7.51%,大部分學生都沒做到每天堅持體育鍛煉,教師要抓住初中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積極引導。根據表8可以看出,每次鍛煉達到1小時的同學占調查總數的87.86%,大部分同學們的鍛煉時長安排合理,符合青少年體能狀況,引導學生們根據體能狀況調整鍛煉時長,避免太長或太短的鍛煉,提倡學生們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

表7 每周體育鍛煉的頻率(包含線上體育課)

表8 每次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時長
3.制定居家自主體育鍛煉計劃情況
制定一份鍛煉計劃可以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有較強的目的性,形成科學、系統的鍛煉方式。根據表9可以看出,87.28%的同學都制定了體育鍛煉計劃,自我制定的同學是最多的占調查總數的44.51%,同學們有很好的制定鍛煉計劃的習慣,加強行動力,根據鍛煉計劃努力實現目標,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表9 制定居家自主體育鍛煉計劃情況
4.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動機
根據表10可以看出,居家自主體育鍛煉動機排在第一位的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占調查總數的41.04%;排在第二位的是學校要求,占調查總數的21.97%;排在第三位的是個人愛好,占被調查總數的17.92%。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認可度很高,對于學校安排的鍛煉任務積極完成,僅有一小部分學生已經感受到體育帶給自己的快樂,能夠把體育鍛煉作為自己的愛好。

表10 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動機
5.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項目
通過表11可以看出,同學們開展居家自主體育鍛煉項目占調查總數依次是身體素質63.58%,跑步57.23%,跳繩28.32%,大球類25.43%,小球類17.92%,操類8.67%,舞蹈類6.94%,武術類1.73%,其他項目4.63%。由此看來,學生們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項目比較豐富,其中身體素質是開展度最高的,這可能與居家鍛煉的場地限制有直接關系。

表11 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項目
6.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認知途徑
根據表12可以看出,學生們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認知途徑中,通過學校體育教學獲得占調查總數的47.98%,通過運動APP或者公眾號獲得占調查總數的42.2%,網絡媒體獲得占調查總數的24.86%,通過教材和圖書獲得占調查總數的10.4%,通過家人和朋友獲得占調查總數的5.78%,其他途徑獲得占調查總數的1.73%。由此可見,學校體育教學是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的主要認知途徑,隨著運動APP、公眾號和網絡媒體的發展,豐富的內容和便捷的操作受到大家的喜愛。

表12 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認知途徑
7.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阻力
根據表13可以看出,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阻力因素中體育場所和體育設施限制的占調查總數的44.51%,找不到同伴陪同練習占調查總數的23.7%,學業過于繁重占調查總數的21.97%,沒有興趣愛好占調查總數的15.03%,掌握的運動技能太少占調查總數的10.4%,其他占調查總數的2.31%,還有無任何影響的同學占調查總數的13.29%。由此可見,阻礙學生居家自主體育鍛煉有外在因素也有內在因素,找到適合居家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以及提高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熱情,讓更多學生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

表13 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阻力
(1)線上體育課程,學生們配合度很高,課次和時長安排符合學生的居家學習狀態。線上體育課程需要合理安排運動量,以及進行有效的運動監測。同時要避免體育技能視角單一、指導糾錯不及時、練習過程無法互動等原因影響學習效果。
(2)居家自主體育鍛煉出現45.09%學生體育鍛煉興趣不高,從思想上不喜歡也不討厭體育運動。有高達92.49%的同學沒有養成每天鍛煉的好習慣。雖然很多同學能夠積極主動制定體育鍛煉計劃,開展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是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很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但以個人愛好為體育鍛煉動機的同學并不多,他們并沒有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發展成為興趣愛好。居家自主體育鍛煉的項目比較豐富,以身體素質、跑步為主;其主要認知途徑是學校體育教學、運動APP和公眾號。體育場所和體育設施的限制是居家體育鍛煉的主要阻力。
(1)線上體育課程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教學,力求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收獲。對青少年而言,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的最大心率=220-年齡,建議青少年體育鍛煉比較適宜的目標心率范圍是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每節線上體育課我們至少要進四次心率自測,分別為準備活動之后進行一次,基本練習中途進行一次,基本練習結束之后進行一次,放松練習之后進行一次。
(2)為有效提高線上教學效果,教師在線上直播課時注意多個示范面教學,盡可能讓學生們看的清楚,看的全面;同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多角度的示范視頻,讓學生能夠提前預習、課后復習使用。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幫自己的攝像設備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可以讓老師看到其練習動作,以便可以及時對練習做出評價,進行指導糾錯;或者是請家庭成員幫助監督技術動作是否到位。如果老師提前做好要求,同學們不說與課堂無關的話,家中無其他聲音干擾上課,那我們可以把麥克風打開,打破教師一人講,全員靜音的狀態,這樣方便師生隨時互動。
(3)想要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作為老師在課堂上多向學生介紹國內外優秀運動員,樹立榜樣;并且給學生多種體育運動項目嘗試的機會,讓學生體會不同體育特點的運動項目,發掘體育的樂趣,還可以利用體育游戲提高興趣。家庭成員間的小游戲或者一同進行體育鍛煉的氛圍,都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
(4)良好的鍛煉習慣受益終生,作為教師要抓住初中階段體育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學校的體育鍛煉安排上,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養成練習習慣;假期布置好居家體育鍛煉作業。
(5)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各種運動APP、公眾號里面的運動項目豐富多彩,教師和家長教會學生如何篩選,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也很重要。
(6)居家體育鍛煉體育場所和體育設施的限制,可以選擇占用場地比較小的運動項目,例如:身體素質、跳繩、健身操等,也可以利用一些輕器械和生活用品進行練習,例如:啞鈴、礦泉水瓶、瑜伽墊、彈力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