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期間提出:“要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先行示范作用,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如何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的先行示范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其根本在于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服務便民化等方面先行探索,形成創新經驗,這不僅是自貿試驗區的職能所在,更是推進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為有效整合改革創新資源和力量,共同破解制約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思想束縛和機制障礙,西咸新區自貿辦聯合西咸新區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咸新區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三辦”協同共推改革創新的工作機制,有效激發了區域改革創新活力,不斷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發展。

聯合審核。編制印發《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管理委員會各部門主要職責》,要求各部門每年年初結合工作任務及市場需求,提出改革創新事項申報意見報考核辦;考核辦匯總后由“三辦”聯合開展改革創新事項初審篩選工作。初審后由自貿辦負責組織專家對改革創新事項進行復審,提出修改意見;各申報單位根據復審意見修改完善后提交考核領導小組審核,作為年度改革創新事項任務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協同推進。“三辦”聯合,通過初期指導、中期督辦、終期總結三個環節對改革創新事項開展全生命周期的培育和督導。申報初期,緊密結合自身定位和當地特色,通過舉辦專題講座、論壇、研討以及課題研究等方式,引導各部門做好謀劃申報工作;推進落實中,針對跨部門、多級別聯合的改革事項,建立“一件事一方案一專班”的改革創新事項推進機制,不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協調推進,特別對落實難度大、推進較為緩慢的事項,由考核辦定期進行督查;對通過壓力測試初見成效的改革創新事項,由自貿辦會同申報單位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創新案例。在進一步擴大范圍試行完善的基礎上及時總結上報省自貿辦,爭取在全省乃至全國復制推廣,釋放改革紅利。
集中考評。考核辦組織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各部門對改革創新事項推進情況進行集中匯報和民主評議;深改辦對改革創新事項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組織投票評選折算得分;自貿辦組建專家組對改革創新事項落實情況進行評估打分,最終由考核辦加權計算各部門改革創新事項綜合得分,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得分。同時,深改辦、自貿辦還對優秀創新案例和好的經驗做法進行通報表彰,并根據相關政策規定給予2-30萬元資金獎勵。
有效整合改革創新資源。“三辦”協同機制建立以來,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各部門每年至少要推進一項改革創新事項,扭轉了自貿辦單打獨斗的局面;將多部門、多級別的改革創新事項,根據關聯屬性統一推進,減少了部門間溝通成本;將改革創新事項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以考促建,有效激發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各部門參與熱情,形成共同推進改革創新的合力,為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形成多項改革創新成果。截至2020年5月,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累計形成改革創新案例96個,有7項改革試點經驗被國務院、國家相關部委在全國復制推廣,18項在全省復制推廣。“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的經驗入選國務院新一批擬復制推廣的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全球云端’零工創客共享服務平臺”“創新第三方醫學檢驗檢測實驗室共享模式”2項改革創新案例于近期被商務部評為新一批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
激發區域創新發展活力。“三辦”聯合,通過精準靶向,集中發力,加速特色產業集聚,激發區域創新活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一季度新增注冊企業數仍保持了44.14%的同比增長。為破解能源類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面臨的困難和短板,指導能源金貿功能區搭建了“一帶一路”能源類特色供應鏈合作平臺,吸引了1000余家能源類企業匯聚,形成了抱團開拓國際能源合作的新優勢,全面提升能源類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平臺已獲得了7760萬噸油污泥處理業務和2.4億元的采購服務訂單,為平臺400余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服務、人員、設備等出口訂單。



未來,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管委會繼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圍繞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作用,在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服務便民化、金融創新化等方面先行探索,形成創新經驗,不斷推進自貿試驗區的高質量發展,為陜西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發展“動力源”。
同時,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不斷完善“三辦”協同運行機制,強化工作督導,狠抓改革創新事項落實,推動自貿試驗區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探索以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