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園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合肥市主持召開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可以預見,未來長三角一體融合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支持政策、改革試點、項目布局將更加聚焦,三省一市(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的融合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作為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方面,金融一體化也將加速推進,在此背景下,農村金融機構應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農村金融放在長三角一體化大局中來審視, 深入謀劃深度融入的新思路、新舉措,以一體化和高質量為牽引,主動加強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金融風險化解處置, 積極拓展融合發展空間,不斷提升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和質效。
農村金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必要性
作為長三角地區網點最多、分布最廣、服務范圍最大的金融力量,農商銀行深度融入一體化戰略,既是支持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農村金融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農村金融深度融入一體化,有利于提升長三角地區農村金融供給整體質量。在經濟社會全面一體化進程中,農商銀行可以通過區域協同層面合作,出臺一體化金融政策、推進機制和產品服務等,發揮各地比較優勢,以聯合貸款、銀團貸款、發行集合債等形式,引導金融資源要素更大規模、更廣范圍流動,為長三角地區縣域經濟、鄉村振興、三農發展、綠色發展等提供更可持續的金融支持。
農村金融深度融入一體化,有利于增強長三角地區金融風險聯防聯控能力。基于當前金融風險跨區域傳遞加劇的趨勢,?長三角地區農商銀行體系可以探索構建區域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監測預警合作,及時互通風險信息,開展案件聯合處置,相互策應、形成合力,促進提高區域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能力。
農村金融深度融入一體化,有利于提高長三角地區普惠金融協同發展水平。因應高質量一體化的金融需求,長三角地區農商銀行可以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在產品研發、金融科技、支付清算、票據流通、征信體系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打破區域障礙、實現互通互聯,在一體融合中共同提升區域普惠金融發展水平。
農村金融深度融入一體化,有利于農村金融機構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目前長三角區域已經實現自貿試驗區全覆蓋,?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在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上加強協作,復制推廣發達地區金融開放創新成果,協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促進投融資匯兌便利化,逐步實現農村金融對外開放新優勢。
農村金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思路
加大產業合作支持力度。近年來,安徽省與滬蘇浙的產業合作已有不少實質進展,如蘇滁現代產業園、張江蕭縣高科技產業園、合肥上海商貿物流園、宣城·新塘羽絨產業園、蘇皖合作示范區等。隨著這次會議精神的落實落地,未來產業合作將更加緊密。安徽農信系統將因勢利導、乘勢而上,積極加強融資服務上的銜接,?優先滿足合作園區建設、重大合作項目的融資需求,支持產業合作更高質量發展。
加快基礎服務一體化。推進移動支付互聯互通,持續提升跨區域移動支付服務水平,力爭在養老保險、異地醫保等公共服務領域支付實現互聯互通,開辟一體化民生配套金融服務渠道。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探索建立一體化、市場化的長三角征信體系,進一步完善跨區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加大信息歸集共享和開發利用力度,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加強產品研發和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進互通互聯、共建共享,在一體融合中不斷提升區域金融服務一體化水平。
深化金融資源要素交流。滬蘇浙金融業發展水平、創新能力在全國總體居于領先地位。安徽農信系統將進一步加強與上海農商銀行和浙江、江蘇省聯社的緊密對接,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等形式,積極推動構建三省一市農金融系統人才交流機制,主動引進發達地區金融資本和先進管理機制,借力促進安徽農村金融實現跨越發展。
推動金融風險化解聯防聯控。針對經濟下行背景下金融風險跨區域傳導加劇的態勢,大力推動建立風險預警協作機制,?定期交流會商,及時互通情況,強化信息共享,探索開展案件聯辦和風險處置聯合,不斷筑牢農商銀行穩健經營的安全底線。
長三角一體化下農村金融發展的關鍵
打鐵還需自身硬,農村金融機構要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還需要從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夯實支農支小戰略定位等方面下功夫。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是安徽特有的精神符號。安徽省聯社自成立以來,堅持以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提升服務水平、促進穩健發展為著力點,帶領全系統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條農信改革的“安徽路徑”。
提升農信系統治理能力
以全面體制改革強基。安徽省聯社自成立之初,即著手推動農信社改革工作,?在“成熟一家、推進一家”的同時,針對部分相對困難的機構,采取爭取黨委政府扶持、系統內結對幫扶等方式,做到增資擴股與消化包袱“兩手抓”,“引資、引智、引制”三方面結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經過十年的努力,到2014年末安徽省聯社在全國率先完成整省農商銀行改制工作,為安徽農信系統逐步打造“產權明晰、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效益良好”的現代農商銀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特色公司治理固本。針對“小法人”治理能力不足、易受不合格資本控制等缺陷,安徽省聯社緊密結合安徽實際,?推動83家農商銀行全面將黨建工作納入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融入到農商銀行公司治理各環節,有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在此基礎上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進一步明確“三會一層”的職責邊界,強化對農商銀行高級管理人員的履職考核和行為監督,逐步形成制衡有效、激勵兼容的治理體系。
以協同發展機制提能。充分發揮省聯社的“大平臺”作用,圍繞優化“行業服務”“行業管理”兩大核心職能,堅持刀刃向內抓改革。行業服務方面,重點辦好單個農商行辦不了、辦得貴的事情,著重抓好科技支撐、產品研發、支付清算、教育培訓、協調溝通等方面工作,牽頭建立系統內流動性互助機制,提升全系統整體競爭力。行業管理方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法人機構充分放權,重點盯住“小銀行”管不好、管不住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強化科技管控與審計監督,抓好風險防范與化解工作,高風險機構化解工作有序推進。
夯實農信系統支農支小的戰略定位
安徽省聯社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的目標要求,引導全省農村金融機構立足縣域、服務社區、支農支小,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轉化為推動安徽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出實招。創新擔保方式,采取“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加大有效信貸投放,利用企業納稅信息研發“稅融通”貸款,著力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落實減費讓利,在主動降低貸款利率的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接續貸款,縮短小微企業融資鏈條,降低周轉成本,有效緩解企業融資貴問題。加大產品研發,在精簡辦貸環節和流程的同時, 創新推出全過程線上貸款產品“金農信e 貸”“金農企e貸”,客戶通過電腦或手機幾分鐘即可辦完貸款,切實化解企業融資慢問題。
在支持三農發展上求實效。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更加積極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探索“金土地”農戶貸款、“基地+農戶”組合貸款、“兩權”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等契合三農需求的產品,切實加大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推進黨建融合發展,加大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構建黨組織“牽線”、農商銀行“搭臺”、黨員群眾“唱戲”的金融服務三農發展新模式, 推動金融資源向農村集聚,激發農村經濟活力。
在踐行普惠金融上做實功。聚焦“金融便民”,充分發揮全省“金農信e 家”農村金融服務室功能,著力構建“傳統網點+金融服務室+流動銀行+電子銀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網絡。聚焦“金融惠民”,推出免費電商平臺“社區e銀行”,為農副產品進城提供便捷通道;拓展“金農信e付”產品功能,大力改善農村支付結算水平;認真做好生源地助學貸、安居貸、光伏貸等普惠型信貸產品, 有效解決農民干事創業、教育安居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為“三省一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提供了契機。農村金融機構要以“守本源、控風險、樹品牌、優服務、提質效”為工作主線,加快向“線上銀行、數字銀行、智慧銀行、普惠銀行”轉型,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
(作者系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