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基層黨校黨史黨性教育工作的目標、內容、方式發生了變化,黨史黨性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愈發明顯。為了更好地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必須要進一步做好黨校黨史黨性教育工作,強化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本文就黨校黨性教育的現實意義進行闡述,并結合相關理論提出自己關于基層黨校黨史黨性教育的有效對策,旨在能夠進一步提升基層黨校黨史黨性教育實效,為相關主體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引。
關鍵詞:實效性;現實意義;黨史黨性教育;對策;紅色教育
一、做好黨校黨史黨性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實現思想建黨,確保黨員干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共產黨員的黨性形成的基礎是政治上的堅定和理論上的清醒,這都需要應用黨史黨性教育這一工具[1]。一方面,做好黨史黨性教育工作,能夠進一步實現思想建黨的目標,進一步提升黨員政治站位,確保黨員在判斷、認識和觀察社會現象時能夠保持正確的立場,進而培育其科學、穩定和成熟的認識論、世界觀。另一方面,黨性本質上是“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體現”。從這個角度來看,黨性的生成與黨史教育息息相關。抓好黨史教育,能夠進一步幫助廣大黨員干部了解黨組織走過的輝煌歷程和作出的歷史貢獻,提升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自信心,確保黨員干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二)發揮黨員干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彰顯黨員帶頭模范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2]黨史黨性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黨史黨性教育能夠幫助共產黨員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強凝聚力量。當下,部分黨員對于黨史的了解度和熟悉度不高,無法準確把握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變化。為了進一步幫助黨員干部了解黨組織發展的歷史,確保其能夠從歷史主線上認識和理解黨員先鋒、先導、先行和先進的口號,必須要抓好黨史教育。除此之外,黨史教育能夠幫助黨員干部對標革命先烈,培育黨員干部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等優秀精神。
(三)有助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當下黨校的學員來自各個單位,許多學員甚至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黨校學員本身的言行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風氣。十九大召開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作為國家治理的重點,對黨員干部意識形態的純潔性和正確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黨校通過規范化、針對化、創新化的黨史黨性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深化黨員對黨史國史的了解,避免黨員干部被錯誤、腐朽的思想所侵蝕。除此之外,文化交融背景下,部分不法分子開始在網絡上和現實中鼓吹歷史虛無主義,對黨史國史中的英雄、領袖進行抹黑,給社會造成極差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筑牢主流,必須要加強黨史黨性教育,避免黨員干部意識形態出現問題。尤其是通過傳承紅色基因,更是能夠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培育黨員干部敬畏歷史的意識。
二、提升黨校黨史黨性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一)強化黨性黨史教育平臺建設,注重應用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環境下,黨史黨性教育要緊扣黨員干部所需,緊貼時代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來提升教育活力,化被動為主動。一是可以充分發揮“學習強國”等APP平臺的應用[3]。黨校教研人員在開展黨史教育過程中可以借助“學習強國”終端“黨史”欄目的資源,進一步豐富教育資源。“學習強國”平臺終端的“黨史”欄目具體又可以分為黨史故事、黨史知識、黨史研究、紅色映像、中國精神研究、文獻紀錄片等子欄目。這些資源都能夠為黨校教研人員開展不同的黨史專題教育提供條件,提升專題教育的實效性。除此之外,黨校也可以探索“學習—考核—獎勵”一體化的自主學習激勵機制,考核黨員干部在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積分,挖掘黨員干部學習潛力,提升“學習強國”APP的使用率,推動黨員干部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不斷為黨史黨性教育工作注入活力。二是要樹立黨史黨性教育工作新思路,注重從多個角度對黨員干部進行黨史黨性教育。教研人員既可以圍繞黨史教育開展微博征文、微博話題、微信公眾號每日學史等活動,也可以組織黨員干部拍攝不同黨史專題的微電影。
(二)深挖紅色教育基地資源,拓寬黨史黨性教育途徑
農村“三同”實踐基地、反腐倡廉警示基地、革命博物館、革命紀念館、革命老區等紅色教育基地蘊含豐富的黨史教育資源,能夠為黨史黨性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創新提供基礎。為此,黨校教研人員要深挖紅色教育基地資源,依托紅色資源組織不同專題的“黨性教育大課堂”。一是要注重使用紅色教育基地的革命歷史資料進行黨史教育。黨校教研人員可以利用紅色教育基地中的所保存的報刊、信函、電報、決定、文件等檔案資料對黨員進行教育,幫助黨員干部學習黨史。二是要創新教育方式。黨史教研人員可以組織黨員干部在紅色教育基地觀看相關的微電影、紀律片,并組織黨員干部書寫讀后感,讓黨員干部在“看、聽、思、悟”過程中收獲知識,進一步豐富黨史教育的內涵。三是要講好紅色教育基地的革命故事,深挖黨史人物的感人事跡,講解經典紅色故事,以感人至深的事跡與故事來提升黨員干部的認識。四是要圍繞紅色教育基地開發精品課程,緊密結合當前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實際選擇紅色教育基地,將紅色教育基地中的黨史資源科學地嵌入到黨史教育課程中。
(三)充實教學內容,提升黨史黨性教育的吸引力
為了更好地提升黨史黨性教育吸引力,增強黨員干部學習積極性,必須要充實黨史教學的內容。一是要立足于原著開展黨史黨性教育,最大限度確保黨史的真實性、準確性。一方面,黨校教研人員要善于尋找和梳理優秀的原著和其他一手資料,尋找能夠與當代黨史黨性教育相結合的內容,對黨員干部進行系統、完整和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黨校教研人要加強自身學習,多研究,熟悉掌握和應用原著中的教育內容,確保自身在黨史黨性教育工作中能夠靈活自如。二是要充分應用黨史案例進行教育,通過打動人心、有趣的案例教學來提升黨員干部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力。三是要結合當下時代背景以及新形勢下的教研任務對內容進行充實,充分對黨史進行科學闡釋和總結,培養黨員干部的歷史眼光和歷史思維,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國精神。四是可以圍繞社會輿情關注、學術前沿開展黨史黨性教育,大力加強對黨史中難點、熱點問題的研究。例如,針對當下互聯網中部分不法分子對邱少云、劉胡蘭、黃繼光、董成瑞、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進行抹黑的輿論,黨校教研人員可以開展“英雄不可抹黑”的專題教育和專題研究,在科研研究、理論分析、理論教育、史實求證等方面占領制高點,積極引領黨史黨性教育的方向,避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重大歷史事件、英雄的丑化、歪曲、抹黑和混淆。
(四)營造黨史黨性教育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當下,部分黨員干部之所以對黨史黨性教育缺乏重視,不愿意主動學習相關的黨史,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黨校內部缺乏相應的教育氛圍。為此,教研人員要注重黨史黨性教育氛圍的營造,提升黨員干部重視度。一是可以創新教育模式,通過多媒體等工具創造相應的情境,通過情境化的教育模式開展教學工作。二是要注重學員日常管理,加大對學習環境、學習風氣的管理與監督[5]。對于學習不主動、學習不配合的學員,教研人員可以通過談心交流的方式做好疏導工作,全方位分析學員的學習障礙和學習心理,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高屋建瓴地對中國共產黨歷史進行了科學概括:“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4]由此可見,黨的歷史是鮮活的歷史,其能夠為黨員干部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豐富的營養和無窮的智慧。全面從嚴治黨環境下,黨員干部的精氣神與其黨性修養息息相關,進一步用好黨史教育資源,展現我們黨的崇高之志、英雄之氣、使命之重和信仰之美,能夠更好地提升黨員修養,豐富黨員干部精氣神。為此,基層黨校在開展黨史黨性教育過程中要從簡單枯燥的宣講模式中走出來,進一步創新黨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幫助黨員干部真正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觀點和立場認識歷史、認識世界。具體而言,一是要強化黨性黨史教育平臺建設,注重應用新媒體技術;二是要深挖紅色教育基地資源,拓寬黨史黨性教育途徑。
參考文獻:
[1]李蕉.重構“歷史坐標系”:中共黨史教育的新時代演進[J].中共黨史研究,2020(1):16-23.
[2]談巍花.黨史資源在黨性教育中的價值探析[J].攀登,2019,38(4):40-44.
[3]陳惠琴.論黨史教育在新時代干部教育中的重要性[J].黨史博采(理論),2018(5):28-29.
[4]康彥新,韓進宏.西柏坡黨性教育大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黨政論壇,2017(4):13-15.
[5]陳學紅.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視域下的黨校思政課黨史教育[J].新西部,2019(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