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成就感體驗在小學生認知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中的作用十分顯著。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在校的學習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其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成就感體驗,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感受中快樂學習。
【關鍵詞】低年級課堂 語文教學 成就感體驗
語文課是小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肩負著拓展學生語文知識與技能的重要任務。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和身心發展具有特殊性,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格外關注學生的成就感體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更好地完成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成就感體驗實施與研究現狀
通過《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業情緒調查問卷》,筆者對調查范圍內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訪談并采集了數據,總結后得出如下結論:對教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來說,在語義課上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該學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續語文學科及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意義重大。
在查閱了國內外的相關教育學論著后,筆者還發現:在培養成就感的方面,部分學科和不同教育學段的研究都有涉及,但對小學低年級語義課堂學生成就感建立的方法的研究還是一個空白。因此,如何改變這種現狀,真正在語文課上給低年級學生帶來快樂,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成就感體驗實施策略
1.賦予課堂三種“力度”,讓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讓語文課變得有“磁力”
所謂“磁力”,就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一堂成功的、富有吸引力的語文課,是教師內在修養的體現。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應是單純的說教,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身、形、態等方面的修養,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白我修養和真實情感。增強教師課堂吸引力的第一要務是增強教師自身的感染力,讓課堂和教師白己具備吸引學生的“磁力”,在課堂中讓師生關系產生“磁化”,使學生愛上語文課堂,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從互動中獲得成就感。
(2)讓語文課充滿“變力”
所謂“變力”,就是教師能夠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變換教學方法,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把猜字謎、講漢字故事等活動引入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并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認字、讀字、默寫。枯燥而千篇一律的教學手段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即使教師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也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成就感的體驗,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適時穿插合適的故事情境,可以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過程。
(3)讓語文課富有“感染力”
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時刻關注學生成長,在課堂中以自己高尚的品格、淵博的知識和富有感染力的肢體語言,帶給學生積極的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久而久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學生感受到足夠的尊重,進而獲得積極的成就感體驗。
2.淡化分數和結果,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長期以來,語文學科因為是“主科”,總是和分數緊密結合在一起。學校和家庭對分數的過度追求,使很多同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喪失了獲得成就感的體驗,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對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習的過程,淡化分數和結果。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也會加入默寫和測試類的練習,但在試卷中往往只統計錯誤次數和錯誤率,從不給學生排名。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每位學生的隱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會因為分數不理想而受到打擊。進行表揚時,筆者會重點表揚獲得進步的同學,引導學生與過去的白己作比較,從進步中獲得成就感。
3.運用恰當得體的贊美,讓學生在鼓勵中獲得成就感。
學生的成就感主要來源于自身的進步和他人的鼓勵與贊揚。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起主導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看到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進行適當的表揚。具體到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目標的達成、認真聽講的態度、端正的坐姿、清晰而經過認真思考的同答、流暢有節奏的課文朗讀、精彩的造句等,都是值得表揚的點。
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白評和互評能力,教會學生正確的評價語言,讓學生在同學互評中體驗成就感。
4.設計豐富多彩的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成就感。
小學語文課堂任務型教學提倡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發展語言能力,其重點是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認知發展和情感體驗。這種教學模式中,任務型活動的設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在二年級口語交際訓練“說說你理想的職業”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讓學生以采訪父母職業的形式,了解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職業和它們的特點。學生個個爭當“小記者”,不僅了解了職業,總結出了職業的特點,還在交流中了解了自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與能力才能從事理想的職業。在這種任務型學習中,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總結出有指導性意義的結論,從中獲得的成就感不言而喻。類似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到課文朗讀、識字寫字等常規教學中去。教師設計一些學生能操作的小任務,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會自主合作,在不斷發現和總結中獲得成就感。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成就感的培養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師要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有側重、有選擇地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勤分析、多總結,通過對學生成就感的培養,讓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變得越來越好,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光榮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