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宏
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尤其是對高校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以書本為載體,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知識傳播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階段的課堂教學,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是高校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與手段,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現階段的教學特點,為社會輸出更多優秀的財務管理人才。對此,本文對信息化背景下財務管理教學進行了分析,旨在推動財務管理教學的深化改革。
(一)教學方式單一,缺乏信息化教學平臺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面向網絡環境進行教學則是財務管理教學的新方向,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構建一個互動性強的信息化教學平臺。
然而,從目前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建設上來看,依舊止步于傳統的教學形式,并沒有將現階段廣為推廣的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機制融入其中,除了教材,教師難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財務管理專業學習資料,難以針對當下具有前沿性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模擬操作訓練,這就造成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缺乏實踐性、情境性、前沿性,難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深化。
同時,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學平臺,并沒有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就限制了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有效性與質量。
(二)培養目標不合理,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從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上來看,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的設置,主要是以培養金融管理人才為主,所以這就需要本專業的畢業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上對于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的高校財務管理教學依舊停留在對于知識理論的傳輸上,缺乏對學生的實踐訓練,由于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需求的脫節,導致培養出來的財務管理人才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之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三)教學手段匱乏,難以滿足實際教學要求
信息化時代不僅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還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創新,這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發展途徑。然而,從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實際的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上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并沒有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開展課堂教學,同時也沒有利用創新型、探究性、互動性、實踐型等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就難以使學生高效地掌握財務管理知識與業務能力,導致學生對于現階段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不熟悉,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師資力量匱乏,對信息化教育認識不清
在信息化時代之下,實現教育信息化已經是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然而,在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方面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限制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盡管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在理論上可以說是非常成熟,但是在實踐教學上依舊存在一定的欠缺,這些教師對于信息化技術的掌握水平不高,這就難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來提升財務管理教學水平。
(一)融入現代化教學理念
在如今的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若想增強教學的效率,則需要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將教學活動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在實現教學觀念轉變的同時,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服務,推動財務管理信息化教學的發展。
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重構,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此來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升。
(二)轉變財務管理教學思路
在如今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上,對于知識的傳授,教師依舊以教材為主,教師需要做的只是聽課做筆記,同時有的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以此豐富財務管理教學課堂。如今,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有的教學手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然而在學生的實際培養中依舊沒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地掌握財務管理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依舊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發揮主動性進行有效地學習。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則需要轉變財務管理教學思路,將網絡技術手段引入到財務管理專業,發揮網絡的優勢來組織教學活動,打造一個網絡化的教學平臺,并將其作為延伸課堂教學的手段,更好地滿足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需求。
(三)構建多媒體教學平臺
在如今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之下,對于教育技術的關注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高校已經開展利用科技手段對教學課堂進行優化改進,并借助多種媒體平臺與設備輔助教學。因此,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則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搭建一個多媒體教學平臺,在滿足教師教學工作需求的同時,還能夠激活學生的興趣,實現“教”到“學”的轉變,以此來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另外,構建多媒體教學平臺,可以通過模擬操作訓練,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操作能力進行訓練,增強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實踐性,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財務管理人才的實際需求。
(四)優化財務管理師資力量
不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學都不能離開教師,而學生的專業知識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教師,所以面對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必須強化對專業教師的培養與管理,完善教師聘用要求與制度,不僅要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進行嚴格的考核,還要對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審,確保師資力量的專業化、信息化,才能夠為今后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更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以及對一些電子設備熟練運用的能力,所以對于財務管理專業教師的管理與培訓,則需要強化這方面的培訓。因此,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對教師的計算機知識進行培訓,使其能夠熟練地掌握各種財務管理軟件。同時,教師也需要擴大自身的知識面,才能夠更好地改善教學現狀。
(五)應用網絡輔助教學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涌現了多種教學模式,其中網絡輔助教學模式則是一種綜合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借助該模式實現師生的互利共贏。在財務管理教學中采用網絡課程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將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優化,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前沿知識,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途徑,以便于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化的學習實現查漏補缺。
另外,可以設置跨專業的綜合實踐課程,借助實驗項目,將金融、證券、會計等理論性的知識與實踐性學科知識聯系起來,開展跨專業實驗實踐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財務管理操作能力,以便今后能夠更好地勝任崗位。
(六)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如今,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協作式,二是任務驅動式,三是探究式。其中,在協作式教學模式之下,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為不同的小組設置不同的財務管理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實際解決方案。在應用該模式進行教學時,主要運用分角色協作與網絡討論等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這對于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非常有利。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則是指在教師指導之下的自主學習,通過一定的“任務”驅動學生進行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最終實現財務管理教學任務。探究式教學模式則是指在網絡環境之下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將這三種教學模式進行有機結合,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提升教學質量。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還能夠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對于教育的發展來說,實現教育信息化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之下,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來說,必須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才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地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的理論知識。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網絡上充斥著海量的信息,只有轉變學習模式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現階段的學習需求。因此,在財務管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自主性的學習,以此來掌握相關的信息操作技能,快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教育信息化已經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與選擇。在高校教育中,教學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推動教學模式、教學平臺的現代化、信息化,則是現階段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在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本校該專業的教學現狀,立足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以此來培養更多社會所需要的財務管理人才。
(本文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