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經濟市場化體制改革背景下,增強企業發展競爭力,需要明確企業發展同市場之間的關系,積極結合控制人工成本的相關要求,滿足市場因素變化的影響需求,進而才能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同時,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業管理工作問題逐漸呈現出來,如何控制企業人工成本方面的工作內容,是當前企業創新發展和競爭力提升首要考慮的問題,還要通過明確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性,推動企業控制人工成本工作效率提升,最大程度地滿足企業競爭力發展需求,讓企業的發展工作也能與市場化體制改革相適應,以期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讓企業人工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新時期背景下,企業雖然加大對人工成本控制的工作力度,并通過創新管理工作方式、內容等策略,實現對人工成本的良好控制。但從當前情況來看,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業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這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以及實現對人工成本的良好控制產生不利影響。其中,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業管理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呈現出來。
第一,缺乏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現階段,企業為增強自身競爭力,過于將管理工作停留在價格競爭、產品競爭等方面,未能通過控制人工成本的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而且在價格和產品競爭的過程中會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但是卻忽略對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未能從人工成本的控制角度出發,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同時,部分企業還缺乏控制人工成本的競爭意識,缺少對人工成本控制方式的創新,進而不利于更好增強企業在多項工作競爭中的競爭力,也可能造成產品積壓、人工成本較大等影響問題的發生,從而制約和阻礙企業的正常運營與創新發展。
第二,企業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體系不完善。從目前情況來看,要想增強企業競爭力,達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標,必須構建標準化的統一管理模式,還要通過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等對策降低人工成本,以及實現對人工成本的控制。當前不同企業人工成本管理標準不同,進而在制定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和制度的過程中,主要以自身經驗和傳統管理理念為主,各部門在人工成本控制中的協調機制也不完善,缺乏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眾所周知,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任務繁重的特點,只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互動,以及構建完善的人工成本管理體系,才能實現對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而且人工成本管理所涉及到的是企業整個部門,缺少人工成本健全的管理體系,也會使內部管理工作以及人工成本管理工作過于混亂,出現員工工資控制方面的相關問題。
第三,缺少控制人工成本下的激勵制度。為調動員工參與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積極性,還需要加強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勵,并通過調整控制人工成本預測制度、獎勵制度、激勵制度等方式,推動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問題進行。
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企業人工成本控制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想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就必須通過控制人工成本的方法,推動企業健全發展,轉變以往注重價格控制、產品控制的單一成本控制方法,通過人工成本控制的方式,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
其一,在人工成本控制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對各項直接、間接人工費用進行控制,并通過優化生產經營方法、革新勞動報酬制度、福利費等方式,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還會采用調節獎金、加強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等方法,促進人工成本控制效率的增長,大幅度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反之,如果缺乏對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加之人工成本總量管理工作難度較大,很容易影響企業的全面發展。
其二,在財務管理角度下,控制人工成本是企業一種日常性、專業性的管理方法,在內容上與其他成本管理存在差異。比如,在控制人工成本等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治理結構、薪酬管理、用工體制等相關因素,實現人工成本管理工作體系的完善。同時,還要考慮國家政策和職工子女就業問題,這就使得控制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復雜性,只有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防止出現各種各樣資源浪費的問題和現象。
其三,在以人為本管理背景下,控制人工成本是促進企業競爭力和員工收入同步提升的必然途徑,只有結合成本效益原則,調動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實現對全員的動態管理和控制,才能達到人工成本效益最大化目標,構建完善的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和制度,發揮企業在控制人工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作用和優勢。
(一)提升對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視
受政策變化和物價因素影響,會使企業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發生變化,只有提升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才能通過特定的標準實現對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無論是受物價因素影響還是地方政策因素影響,都能通過正確的人工成本管理意識和原則,合理調整職工的補貼費用、福利費、工資,從而讓企業人工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工作在可控的范圍內。
同時,要想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必須實現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增強工作人員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認識,并且能夠從理念認識上積極參與到企業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中,幫助企業真正抓住人工管理的核心問題,實現對人工成本的可控性。新時期發展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還要有學習國際先進成本管理方式的積極性,根據國家相關制度的改革需求,調整人工成本控制方法,提升企業競爭力。
(二)構建企業人工成本管理體系
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業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各部門交流不暢的問題,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必須構建企業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同時,還要健全控制人工成本的相關管理制度,在加強價格競爭、產品競爭的同時,推動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健全發展。在構建人工成本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可以明確各部門在人工成本控制中的責任和義務,還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和交流,最主要的是成立專業的人工成本管理部門,通過專業的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部門,保障人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穩定進行。
為促進企業預測水平增強,還可以創建控制人工成本管理的協調部門,積極對政府政策和市場發展需求進行調查,合理把握最新消息,為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企業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體系的建立,還需要編制人工成本預算,堅持效益決定分配的原則,根據企業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調整員工福利費、獎金、工資等,還要界定用工總量控制范圍,結合用工總量控制的相關要求,定期編制和招聘企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進而才能讓用工總量管理工作在可控范圍內,實現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另外,在人工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核算項目應該包括工資總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從多方面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控制,還要通過月度統計制度和年度分析制度,及時調整和整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進而讓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更好地與企業生產經營、用工情況、預算進度相適應,解決所存在的人工管理工作問題。
(三)加強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勵
控制人工企業背景下,提升企業競爭力,需要完善人工成本考核評價機制、獎勵制度,將企業目標檔次與獎勵直接掛鉤,還要將企業員工的工作和項目完成情況與獎勵直接掛鉤,要求企業員工完成目標越高、獎勵越大,進而最大化地調動員工參與企業人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積極性,在一定期限內完成基本目標和任務。
同時,還可以引入對標評價獎懲機制,積極對各單位不同員工的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察和評價,對于排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的前三名單位或員工進行嘉獎,進而最大化地實現對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在人員流動方面,還要創建人員流動激勵機制,并通過建立福利制度、薪酬制度等方式,對人員進行有序的統籌配置和管理,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另外,結合人員流動激勵制度和福利制度,也能打破各部門之間的限制和壁壘,加強員工之間的有效互動和交流,全面達到資源區共享、集約高效的目標。
控制人工成本下的企業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缺乏整體觀念,忽略人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誤區和不足,所以企業要從提升對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構建企業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加強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勵等方面出發,不斷解決控制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誤區和不足,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完成相關建設工作。
(本文作者單位: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