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靜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組, 另將60例同期行產檢的健康妊娠者納入對照組, 檢測兩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比較兩組檢測結果及妊娠結局。結果 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8.35±1.23)%、空腹血糖水平(11.58±2.35)mmol/L及服藥2 h后血糖水平(8.35±4.12)mmol/L高于對照組的(5.13±0.19)%、(5.02±1.08)mmol/L、(5.03±1.02)mmo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28.33%(17/60)高于對照組的6.67%(4/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對其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能準確判斷疾病, 可行性高, 為疾病的早期篩查、診斷及預后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及數據支持。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妊娠期糖尿病;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15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ZHU Xiao-jing. Teng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engzhou 277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There were 60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s research group, and another 60 healthy pregnant women undergoing prenatal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and the test result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8.35±1.23)%, fasting blood glucose (11.58±2.35) mmol/L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2 h after administration (8.35±4.12) mmol/L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5.13±0.19)%, (5.02±1.08) mmol/L and (5.03±1.02) mmol/L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28.33%(17/60)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6.67%(4/6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est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disease and is highly feasible, which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data support for the earl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Gestational diabetes; Diagnosis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發生在妊娠期的一種糖代謝異常性疾病, 是產科的高危疾病, 臨床資料顯示,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 一旦發生, 對產婦及胎兒預后造成不利影響, 引發不良的妊娠結局, 使得新生兒出現窒息、早產、黃疸、巨大兒等癥狀, 產婦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妊高癥)及羊水過多的情況, 不利于母嬰安全。因此, 及時對疾病加以診斷及干預, 對疾病的預后至關重要[1]。而疾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 易被臨床忽視, 血糖檢測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且只能反映當時機體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一種新的檢測方式在臨床得以推廣使用, 其能反映患者3個月血糖的平均值, 穩定性相對較高, 患者通過檢測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能盡快確診疾病, 相比較其他檢測項目, 其能有效彌補空腹血糖檢測的缺陷, 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得以提高, 是國際檢測血糖的金標準[2]。本文對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與同期行產檢的60例健康妊娠者進行研究, 比較兩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妊娠結局, 具體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本院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組, 另將同期行產檢的60例健康妊娠者納入對照組。研究組年齡最小20歲, 最大38歲, 平均年齡(31.58±3.14)歲;孕周25~30周, 平均孕周(27.12±1.23)周;初產婦45例, 經產婦15例。
對照組年齡最小19歲, 最大39歲, 平均年齡(32.58±3.14)歲;孕周24~32周, 平均孕周(28.12±1.12)周;初產婦47例, 經產婦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在患者及家屬知情的前提下, 經過相關組織的批準, 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空腹血糖采集:晨起后, 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4 ml, 離心5 min后, 使用雅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采集:晨起后, 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2 ml, 使用EDTA-K2抗凝管, 對血液進行抗凝處理, 并使用美國伯樂(BIO-RAD) D10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儀,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采集血樣成功30 min后, 給予兩組75 g葡萄糖混合液, 口服, 并計算時間, 服藥2 h后抽取兩組靜脈血檢測其血糖水平。樣本檢測、質控及試劑校準由同一醫師完成。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服藥2 h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為4.0%~6.0%,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為3.89~6.50 mmol/L, 服藥2 h后血糖水平正常值≤8.60 mmol/L。②比較兩組妊娠結局(新生兒窒息、早產、黃疸、巨大兒、妊高癥及羊水過多)。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服藥2 h后血糖水平比較 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及服藥2 h后血糖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28.33%(17/60)高于對照組的6.67%(4/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普遍認為與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進而使得胰島素分泌不足及胰島素抵抗, 與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幾乎一致。妊娠期產婦受孕激素、雌激素、孕婦排糖量及胎兒生長等因素的影響, 女性對血液葡萄糖的需求增加, 正常情況下會隨著孕期的延長而下降, 但妊娠中晚期, 孕婦保持在致糖尿病的狀態, 使得機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下降, 進而使得胰島素分泌水平不足, 引發妊娠期糖尿病[3]。研究發現, 妊娠期糖尿病產后5年內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幾率為50%~60%[4]。妊娠期糖尿病作為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 對孕婦及胎兒造成的不利影響較大, 使得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及羊水過多的情況, 甚至有增加其先兆子癇的風險, 增加剖宮產率;同時, 會促使新生兒過度生長, 增加巨大兒及發育畸形兒的發生率及流產等不良事件, 甚至導致新生兒易出現窒息、早產, 引發不良的妊娠結局[5]。因此, 盡早對疾病進行診斷, 并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對改善母嬰預后有著積極的作用。
血糖水平常用于檢測糖尿病患者各項指標, 但其受飲食、藥物及情緒的影響, 檢測結果存在較大的波動性[6]。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A與糖類物質的結合物, 是紅細胞內血紅蛋白長期處于高糖狀態下, 非酶促反應形成糖基化的終產物, 合成過程與血糖濃度存在直接關聯, 其能反映患者抽血前2~3個月血糖水平, 且不受短暫血糖波動影響, 其穩定性強, 不易于分解, 其半衰期為35 d, 在衡量機體糖代謝方面有著較高價值, 通過檢測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能反映患者長期的血糖控制情況, 能彌補空腹血糖檢測的缺陷, 檢測準確率高, 是國際檢測血糖的金標準[7], 對疾病的后續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標準。馮秀敏[8]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 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患者3個月的血糖水平, 其在形成期間, 無法逆轉且不受血糖水平升高的影響, 對于患者病程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9]。因此, 其能直接反映長期血糖控制及慢性并發癥的風險。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及服藥2 h后血糖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與趙翠芳等[10]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印證, 說明糖化血紅蛋白對妊娠糖尿病的診斷價值高。
孕期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控制直接關乎到母嬰安全, 妊娠期食物攝入量的增加, 加上胎盤分娩激素, 導致糖代謝異常, 孕婦一旦出現糖耐量改變, 可導致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發生改變, 使得胎兒發育超標。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28.33%(17/60)高于對照組的6.67%(4/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變化與孕婦的健康及胎兒發育存在密切聯系, 可直接影響分娩結局,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妊娠糖尿病的檢測指標之一, 為臨床分娩提供指導, 并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篩查提供數據支持, 為降低母嬰并發癥提供有價值的實驗室依據。
綜上所述, 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對其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驗能準確判斷疾病, 可行性高, 為疾病的早期篩查、診斷及預后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及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 耿鳳婷. 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19):38-39.
[2] 邱紹容, 程娟, 陳衛布, 等. 早孕期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診斷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9, 13(1):47-48.
[3] 馬亞娟, 杜清麗, 楊彩萍.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22):129-130.
[4] 余俏娟. 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7, 30(5):677-678.
[5] 王杰敏, 王杰彪, 梁滿超. 早孕期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6, 18(4):376-377.
[6] 劉曉燕. 監測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21(35):16-17.
[7] 金玥雯, 岳朝艷, 應春妹. 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在高齡孕婦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 檢驗醫學, 2018, 33(4):312-315.
[8] 馮秀敏. 糖化血紅蛋白聯合體質指數用于篩查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價值. 醫學綜述, 2016, 22(20):4133-4135.
[9] 秦智娟, 馬宗麗. 早期糖化血紅蛋白、25-羥維生素D及視黃醇結合蛋白4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9, 47(8):970-972.
[10] 趙翠芳, 凌曉英. 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在GDM診斷中的價值.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 27(9):1060-1063.
[收稿日期: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