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群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廣播新聞媒介受到了巨大沖擊,尤其是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深入,地方廣播電視臺想要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要增強自身的新聞傳播力。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生存環境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應對策略:加強融媒合作,實現交互傳播;創新報道模式,搶占傳播前沿;找準傳播定位,貼近受眾生活;加強角色轉換,重視節目創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策略
新媒體時代背景,各類新聞傳播媒體之間的競爭加劇,面臨的生存環境愈發嚴峻,所承受的來自傳媒業的競爭壓力愈發嚴重。各行各業都利用新媒體,分流聽眾,這對廣播新聞業的生存造成巨大壓力,廣播新聞要在新媒體時代在傳媒業占據一定地位,必須要進行創新,采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向著專業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對過去的傳播內容及方式進行轉變與突破,積極應對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生存環境與問題分析
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占據了新聞傳播的大部分市場,因為新媒體具有傳播及時、內容新穎、傳播方式便捷等特點,逐漸取代了很多傳統媒體,占據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市場及受眾,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影響著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的存續問題"。特別是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而言,時效性是新聞價值最重要的表現,廣播媒體的時效性一直領先于其他傳統的新聞傳播媒體,是廣播傳媒曾經的主要優勢。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新聞內容在傳播過程中更具時效性,內容更加及時與豐富,在時效性,上遠勝于廣播傳媒,對廣播新聞傳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沖擊。另一方面,基于我國廣播體制及管理方式,廣播新聞媒體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廣播媒體要嚴格按照體制及制度要求,根據行政區域進行劃分,要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因此使得廣播媒體喪失了一定的自主權,在傳播內容及方式,上受到較大限制,內容和形式過于陳舊和單調,難以吸引受眾。
二、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傳播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融媒合作,實現交互傳播
新媒體的出現促進媒介融合的步伐,形成了多種媒介大融合的新趨勢,各項傳播技術及互聯網技術通過融合,最終導致產生了眾多各種各樣形式新穎的傳播媒介平臺。這些平臺相互融合,催生了巨大的市場效益,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影響,網絡電視、手機報、各類公眾號等等隨之而生叫。在此背景下,對于廣播新聞媒體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首先,作為廣播媒體,要認清形勢,找出自身的優勢及問題之所在,對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進行調整,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和傳播優勢,打造出具有競爭力和特色的新型廣播新聞媒體。對于新媒體所提供的各類新聞信息,廣播新聞媒體要善加利用。其次,要對傳統的廣播新聞媒體傳播平臺進行變革與完善,利用新媒體技術,建設同步運行的新平臺,比如公眾號、微博等,給受眾提供更加豐富廣闊的信息接收平臺和渠道。最后開展線上互動。交互性是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顯著特征之一。對于新聞節目而言,在報道中也應開設互動討論專欄。互動專欄的設置不應停留在評論留言的傳統層面,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篩選出精品留言置頂,開設話題討論和投票討論,營造濃厚的討論氛圍。在交互傳播的過程中,新聞編輯要注意把握主流的傳播方向,以“帶節奏”的高位傳播態勢,發揮積極的價值導向作用,使公眾在了解新聞背景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正確的意識灌輸。
(二)創新報道模式,搶占傳播前沿
媒介融合時代大大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無論是傳播載體、話語體系、用戶體驗還是接受方式、互動評論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新聞媒體要想得到發展,也必須主動適應形勢,借鑒新媒體的傳播經驗,創新報道模式。
首先,新聞媒體要積極適應新時代的信息傳播特點,采用快捷、立體、形象的報道模式向公眾傳播信息。為此,新聞電視編輯要進一步強化信息整合,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受眾了解報道主旨。同時,關鍵信息的提煉要緊緊圍繞國內外和社會民生的熱點問題,參考主流媒體的報道方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新媒體的方式向公眾傳播搶占媒體報道的前沿陣地。其次,要以多樣化傳播素材豐富受眾閱讀體驗,實現新媒體矩陣傳播。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新聞傳播的主渠道已經由電視節目轉為移動終端APP。信息接收方式也由被動視聽轉為主動閱讀。新聞節目編輯也應注重采用多種報道形式,豐富公眾的閱讀體驗,在堅持正面報道和規范報道的前提下,結合不同受眾的特點,適當植入視頻、背景音樂、漫畫等元素,使關鍵信息通過為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此外,可以采用融媒體矩陣傳播的創新模式,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通過“圖文+視頻+二維碼”的模式在紙媒上實現了新媒體的表達。最后,要借鑒新媒體呈現方式,創新傳播模式,營造輕松愉悅的報道氛圍。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過于生硬,缺乏代入感。同時在話語體系上,“文縐縐”式的平鋪直敘不符合融媒時代的傳播特點。誠然,新聞報道作為國家宣傳方針政策的重要窗口,傳播的內容必須要堅持一定的嚴肅性和政治性。但是在傳播形式方面,要貼近公眾的心理需求,勇于大膽創新,以寬松、靈活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
(三)找準傳播定位,貼近受眾需求
廣播新聞傳播媒體想在保持生產空間的前提下取得發展,必須要適應大趨勢,按照受眾的需求,創新思維,尋求創新。新媒體相對傳統傳媒具有眾多優勢,傳播內容新穎、及時,傳播方式快捷、便利,而且能夠根據受眾的不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定制和推送,這些都是傳統傳媒不具備的。因此,廣播新聞媒體想要吸引忠實的聽眾,擴大聽眾數量,吸引廣告投資,必須尋求改變,對經營戰略進行調整和改善。首先要在聽眾市場找準定位,根據聽眾群體特點及需求,作出有特色、有辨識度的節目,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其次是要提高節目質量,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要加強對人才的培育及引入。再次,要細分市場,要根據傳媒的特色,自身具備和掌握的資源,對媒體本身進行準確的定位,找準適合自己的市場和聽眾群體,作出特色。最后,要把握受眾需求,合理推送。媒介融合時代也是資訊分眾、分層的時代,受眾的差異性日益明顯。從現實來看,通過智能手機終端,不同受眾群體可以主動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例如,老年群體通常關注養老、健康、民生方面的內容;中年人則更多關注政策、理財、創業等內容;年輕人則更關注娛樂、體育等方面內容。為此,新聞編輯要圍繞不同受眾的實際需求,通過新媒體技術手段的記憶功能,獲取某一用戶關注的熱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