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次仁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與此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生活的建設,而新聞是廣大群眾了解社會時事的重要途徑,關乎到民生民計,人們對于新聞的內容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新聞記者是媒體的發言人,其態度與素質決定了新聞的質量和人們對于新聞的第一感官,對于社會輿論具有導向性作用,因此新聞記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于電視新聞的需求。為了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贏得群眾喜愛的新聞記者,我們有必要對于當前時期電視新聞記者的素質培養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新聞記者;素質;策略提升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媒體行業進入了新的時期,步入了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時代下,各個媒體競爭愈加白熱化,而廣播電視新聞想要在競爭中站穩腳跟,保持收視率,就必須要在緊抓新聞內容質量的基礎上提升相關新聞記者的素質,來贏得廣大受眾的肯定,以此擴大廣播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和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
一、電視新聞記者素質在媒體中的作用
(一)能夠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時效性是新聞的一大特點,新聞追求一個“新”字,人們對于新聞大多關注的是當下發生的事情,以及對于一些重大事件的追蹤報道,許多新聞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報道才有意義。而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要能夠在有價值的事件發生時,可以進行第一時間的報道,追求新聞的時效性。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突發事件,這些事件是新聞報道中的主要部分,那么面對突發事件,具有良好素質的新聞記者就能第一時間認識到該事件的新聞價值和社會導向,并且能夠從事件中提取出重點內容,進行有感染力的新聞稿件撰寫,然后進行后續的發表,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得知真相。這也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良好的反應能力、判斷能力和觀察能力,對于突發性新聞能夠抓住時機,提煉重點,進行第一時間的報道。所以說,具有高素質的新聞記者,可以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時效性。
(二)對不良的社會風氣進行正確的引導
不良社會風氣是我們生活中一直存在的現象,也是我們致力于消滅的對象,但是一些惡意事件的發生總會導致我們遭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困擾,同時,一些人也會借助現在互聯網傳播信息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來惡意傳播不實的信息,造成人民群眾的恐慌,也會有人在人群聚集之處進行造謠和惡意宣傳,這些都不利于社會輿論的導向。而具有高素質的新聞記者,就應該及時的對惡意宣傳進行避謠,利用其工作便利,采取相應措施,引導社會輿論。對于惡性事件的發生,利用輿論促使其事件的圓滿解決,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避免其不良影響的持續擴散。對于惡意的謠言傳播,也要及時制止,及時澄清,說明真相,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高素質的新聞記者,可以轉變社會風向,引導思想偏激的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利于社會的穩定。
(三)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質量
新聞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而新聞的最終質量是其立足的基本,好的新聞一定是依靠過硬的內容質量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一個好的新聞記者,首先就對于生活有著自己的思考,能夠敏銳地在生活中發現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知道什么樣的新聞是社會所關注的,是人民需要,在最初就為新聞的質量提供保障。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新聞記者要可以拋開私人的感情,保持中立態度,進行客觀公正的思考和陳述。在一個新聞從發生、采訪到撰稿、剪輯、發表這整個過程中,高素質的新聞記者都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見解,也有著過硬的思維邏輯能力、優秀的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使得最后呈現的新聞主次分明、通俗易懂,且能夠吸引觀眾的興趣,完成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二、電視新聞記者素質內容和培養途徑
(一)電視新聞記者素質的內容
1.新聞倫理
新聞倫理指的是新聞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對于新聞記者來說,作為一個與社會時事打交道的人員,一定要具有社會責任感,這是職業素質中最基本的。電視記者有著其職業的特殊性,如工作節奏快、工作強度大、要面對社會上各色的人等等,這些都需要新聞記者有著自身的使命感,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同時,新聞記者也是黨和國家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許多新聞記者的發聲代表了有關部門意志,因此,新時代下,新聞記者更要追隨時代發展的腳步,緊跟我國的發展歷程,圍繞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來完成工作,同時也要有著書寫中國夢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歷史感。在進行具體新聞報道工作時,新聞記者要在思想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政治立場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業管理上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
2.新聞敏感
新聞敏感是指對于新聞的一種判斷能力,是新聞記者必須保有的素質。首先來說,新聞工作具有較強的政治性,需要記者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在日常生活中,新聞記者就要努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當前時期內黨的重大政治方針、政策等有所了解,同時也要不斷的豐富自己,學習一些歷史學、社會學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理論儲備量,使自己能夠在工作中,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此外,除了政治敏感外,新聞記者也要善于對新聞現場的觀察,能夠在涉及的眾多人物、事件中察覺到有價值的內容,并且針對此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以確保新聞的社會價值。
3.文字功底和技術操作
文字功底和技術操作是新聞記者的基本功,高素質的新聞記者要能夠熟練掌握攝像技術、編輯技術、視頻剪輯技術、后期技術等,同時也要具有采訪、編輯的技巧,這些技術可以通過培訓來提升,但更重要的是要使新聞記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技術的操作技能,讓新聞記者可以采訪不同的主題新聞、拍攝不同的場景等。新聞稿件的撰寫需要新聞記者的不斷打磨,一字一句的進行斟酌,好的稿件要能夠吸引觀眾,文筆流暢,使人們感受到新聞的力量,并從心底里認同,這就要求新聞記者有著豐富的知識積累和思維空間。
(二)電視新聞記者素質的培養途徑
1.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進行思想培養
首先是思想認知方面,要結合當下的時政熱點新聞,培養新聞記者的觀察能力,讓新聞記者適時的引導輿論,并且組織一些正能量的宣傳活動,在實踐中能夠加強新聞記者的思想認知,使其能夠更好的挖掘新聞事件的真相。此外,還有思維創新方面,對于一些新聞的題材選取,要能夠從廣大群眾的立意上出發,報道人民群眾需要的新聞。同時也可以鼓勵新聞記者挖掘生活中有價值的事件,選擇不同的新聞呈現形式,以滿足當前社會的需要。目前新媒體的發展使新聞人與觀眾的關系越來越近,新聞記者也要多多聽取觀眾的意見,多交流多互動,以更好的迸發靈感,完成好質量的新聞。
2.深化廣播電視新聞的制度改革
新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面臨著新的挑戰,相關企業和單位也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積極對現有制度進行改革,以便使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同時,制度保障也是新聞記者素質提升的基石,尤其是新聞記者的保障體系,這是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保障體系可以增加新聞記者的職業歸屬感,使新聞記者的工作積極性大大增加。通過制度的作用能夠使新聞記者認識到自身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通過制度來完成對新聞記者一些技能和力量的培訓工作,以制度的規定性提高其職業素質。
3.提升新聞記者的操作技術和文字水平
新聞記者的相關職業操作技術需要不斷在實踐中得到提升,因此,要給新聞記者更多的實操機會,來鍛煉其操作技能,包括讓其自己策劃新聞專題,進行不同類型的新聞采訪等。而文字則要對記者的詞匯積累、寫作技巧等進行培養,在日常生活中要進行相關訓練。
結語
新聞記者的素質提升能夠使得廣播電視新聞質量進一步提升,反之,如果新聞記者沒有過硬的職業素質,很有可能造成新聞的失真,甚至導致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滯留不前。因此,電視新聞行業的記者要注重自身的素質提升,認識到新聞素質在媒體發展中的重要性,了解新聞倫理、新聞敏感、文字功底和操作技能等新聞記者所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并從表達技巧、新聞思想高度、語言功底等各個方面入手進行職業素質的提升,致力于成為新時期背景下黨和人民滿意的新聞記者。
參考文獻:
[1]尚何強.關于新時期電視新聞記者素質培養的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7):184.DOI:10.3969/j.issn.1674-8883.2017.07.144.
[2]孟濤.聚焦新時期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做好基本素質修養[J].魅力中國,2015,(43):96-96.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5.43.080.
[3]趙文華新媒體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1):132-133.DOI:10.3969/j.issn.1674-8883.2019.11.081.
[4]張華.新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素養與社會責任探討[J].傳媒論壇,2019,2(11):80-81.DOI:10.3969/j.issn.2096-5079.2019.1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