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珠
【摘 要】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大多單一,很大程度上是和教師的教學理念有著密切關系的。教師缺乏創新教學手段的勇氣,導致學生的潛力并沒有被挖掘出來。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良好途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能讓學生知道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的質量直接關乎素質教育的進行,做好語文教學就是對素質教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而在小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具體是指教師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接受程度,將小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小組中指定一個成績較好的同學為帶領者來共同學習,使學生在小組中能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從而使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師生關系得到了加強。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還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共同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制定任務,自由學習
學習任務是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自己的努力所需要完成的作業和解決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必須要制定好合作任務和目標,讓學生學習有目的、有方向,做到旗幟鮮明,有的放矢。但合作學習的任務不是胡亂的、隨便的,而是教師在深入鉆研教材后,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內容的要求符合小學生合作學習的心理需要、合作需要的內容,是要有一定的難度深度的知識問題。制定的合作學習任務,一般是課文或課堂內容的重點難點問題,這類問題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想知道的、有挑戰性的、有思維價值和學習意義的問題。制定好合作學習任務后,就可以按優、中、差的1∶2∶1的比例分配4人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分派組員具體學習工作任務,然后各個組員就根據要求充分地自由學習,收集資料和信息,在遇到困難或難題時可以同學之間協作、討論交流,共同解答。接著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把各自完成的內容作總結整理,再在小組中由組員述說問題的解答情況、自己的看法、體會、質疑等,最后全面總結完成結果,記錄好,等待教師和其他小組檢查評價。
三、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創新設計與安排
小組成員的合理分配還需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一些創新式的設計與編排。興趣是一個人在學習與生活中特別看重的東西,對一件事物如果產生了興趣,那么這件事物在他眼里就會變得多姿多彩,并且對它變得固執起來,而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注定了他們對待事物更加注重事物的喜好性。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設計上,側重內容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一次成功的實驗》一課時,模擬現實中的實驗,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賽,教師擔任課文中教授的工作,向瓶子里灌清水,小組成員之間選出三個代表進行拉小鉛錘的任務,從開始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計時,作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衡量輸贏指標。當然,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也要進行一定的篩選。因為有的課程教學內容需要小組合作來進行有效率的學習,而有的課程內容則更適合于學生聽老師講的教學模式。
四、課外拓展,探究學習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而探究學習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的內容在課內講授完成之后,還可以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范圍和空間,讓學生增長課外知識,開闊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有的可以讓學生放飛自由想象,添墨加色,任意描畫,意蘊無窮;有的可以讓學生獨具匠心,自我創新,展現個性等。
五、對合作學習的客觀評價。
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掌握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從而促進學生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評價是教學的重要部分,可以通過評價了解教學效果,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使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意義在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發展。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團結一致解決學習問題,營造良好的互助學習氛圍,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教師應以小組實際學習情況為準,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學生的合作水平和學習水平,給予學生肯定和必要的指導,給學生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以小組為整體進行評價,對合作學習效果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學會合作,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總之,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每一個不同的教學任務,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產生合作學習的沖動和愿望。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重自身參與,在學生中多走動、多觀察、多傾聽,對有困難的小組或個人及時提供幫助,對有行為偏差的學生及時進行干預。同時,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許,從而激發學生的互動技能和社會技能,也激勵其更為積極地討論、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去總結,就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 孫平群. 試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J].學周刊,2013(26)
[2] 王葉.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