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胡曉佳 張靜遠
[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重點探討了其應對措施,包括心理咨詢、家校聯合等,旨在改善學生網絡成癮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早日戒除網癮。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成癮;高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導致學生因網絡成癮陷入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幫助學生戒除網癮是極為重要的。
一、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原因分析
(一)網絡原因
網絡具有開放性、多元性、交互性等特點,能夠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在互聯網中進行溝通交流,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發展需要,使大學生使用網絡的頻率增加,最終深陷其中達到成癮的程度。并且網絡中的內容具有多樣性,不僅包含學習與工作的素材,還含有娛樂與休閑的內容,學生若有疑問使用網絡則可以查詢到相應的答案。此外,在互聯網中可以讓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大學生獲得些許安慰,導致一些大學生網絡成癮。
(二)大學生自身原因
網絡成癮和大學生的消極應對方式、焦慮、抑郁、自尊等個體心理特征相關。有人曾提出應對生活壓力的反應方式可以從物質的使用情況體現出來,而網絡是大學生面對現實壓力的一種方式,若大學生遇到困難時,易出現焦慮、抑郁、低自尊等情緒,而學生通過網絡游戲、網絡交友等方式可以緩解自身的壓力,最終導致學生產生網絡成癮行為。經研究表明,抑郁癥和網絡成癮呈正相關,有網絡成癮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易產生孤獨、焦慮、不滿等情緒。
(三)環境原因
1.學校
網絡成癮和專業滿意度、學業水平呈負相關,若學生對專業滿意度高,則越不易產生網絡成癮行為,反之學生對專業滿意度低,則易產生網絡成癮行為。主要由于大學生既不喜歡自己所在的專業,又不能改變此現狀,易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只能通過網絡獲得安慰與滿足,導致學生產生網絡成癮行為。
2.家庭
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家庭因素影響,通常有網絡成癮行為的學生家庭經常使用懲罰、否認、過度保護等教養方法,導致學生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經調查顯示,有網絡成癮行為的學生對家庭的滿意度較低,父母與子女間存在較多的沖突與矛盾。
3.社會
隨著科學水平不斷提高,網絡基礎設施逐漸普及,學生在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場所都可以獲得網絡資源,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了便利,但是一些大學生上網時間較長,在大學校園中經常可以看到“邊上課邊玩手機”等現象,導致學生產生網絡成癮行為。除此之外,網吧主要在高校附近開設,吸引較多的學生,并且網絡企業和網絡內容缺少監管,經常會出現“三觀不正”的言論,對大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二、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應對措施
(一)心理咨詢
1.個體咨詢
學生若自身行為、心理方面出現問題,則會產生網絡成癮行為。經調查顯示,有抑郁癥、考試恐懼癥、情感障礙、交際恐懼等癥狀的學生易產生網絡成癮行為。因此,為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治療是極為重要的。高校可以通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方式為學生服務,經過專業人士的教育與心理治療會有效幫助學生戒除網癮。對于有精神障礙的學生,要及時將其送到醫院進行治療,避免出現病情惡化等情況。并且學校還可以建立相關的檔案室,搜集整理學生的信息,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
有網絡成癮行為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對此類學生進行個體咨詢有較好的心理疏導效果。通過對有網絡成癮行為的學生進行認知調整,判斷其性格特點及上網行為原因,幫助其掌握有效的方法進行自控,使其樹立積極的思想觀念,改善上網的態度,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上網的自制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點。而放松訓練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干預方法,通過放松肌肉進行場景想象,對學生進行暗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團體咨詢
團體咨詢與個體咨詢相比,團體咨詢有高效、經濟、獨特的好處,可以在短時間、小范圍內創造利于個體發展的情境,利用行為刺激情緒,情緒改變認知的方式進行治療。實際上,團體咨詢和心理行為訓練技術中,設定方案是極為重要的,要依據團體的性質和目標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才能保證有較好的效果。針有網絡成癮行為的學生,此種訓練可以讓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團體中離開網絡,產生新的認知并進行固化,當團體結束再次回到網絡刺激環境中,已經具備抵抗刺激的能力與方法,可以有效戒除網癮。
(二)家庭
一般家庭對子女的管制較為嚴格,在教育過程中常存在操縱、控制、懲罰等行為,按照父母自己的意愿培養子女,而這種教育方式易使子女產生抵抗心理,當其進入大學校園遠離父母管教后,開始放飛自我,沉迷于網絡世界無法自拔,從而產生網絡成癮的行為。因此,針對學生網絡成癮問題,家長要對學生做好家庭教育,提高學生對網絡成癮危害的認識,減少游戲時間,積極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與溫暖,保持良好的溝通,正確疏導學生的行為,鼓勵學生面對挫折,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除此之外,要加強家校合作,學校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網絡成癮的具體情況,能夠讓家長充分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幫助學生回到現實生活,樹立正確的上網觀,早日戒掉網癮。
(三)豐富課余生活
實際上,網絡成癮的學生也喜歡現實事物,只是其希望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不到的東西可以在網絡世界中得到補償。為戒除大學生網絡成癮行為,創造大范圍、健康的環境是極為重要的,由于大學生活較為自由,可以自己分配時間。因此,學校要幫助學生合理利用自主學習時間,組織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提高學生健康上網的意識,建設綠色網絡,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改善網癮問題。
首先,學校可以以寢室為單位組織社交禮儀課程與競賽,不僅能夠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學會互相理解與尊重,逐漸擴展社交圈,還能夠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其次,學校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與實踐能力。例如,舉辦母校宣傳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增加對學習的認識,還能提高認同感與自信心。再次,學校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使用網絡價值觀。現階段,大學生網絡成癮現象過于嚴峻,在網絡中所花費的資金、時間較多,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學習成績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并且學校要對學生的網絡生活加強關注,讓其將互聯網當成獲得信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工具,提升學生運用互聯網資源的水平。最后,學校可以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構建綠色網絡,讓學生走出網絡和寢室,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減少上網時間,戒除網癮,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社會
由于網絡中的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易產生網絡成癮行為,又會出現行為異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在黃色網站整治行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健全與網絡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網絡信息管理力度,對網絡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對游戲開發與制作加強監管,宣傳網絡健康知識,嚴厲整治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網絡健康環境的游戲公司與組織,改善網絡環境。例如,制定電影分級制度、控制網絡游戲的使用時長、限制網絡不良內容等。一些企業要加強行業自律,傳播積極正能量,弘揚優秀文化。除此之外,游戲開發公司也要禁止出現“黃色、暴力”等方面的內容,不僅可以減少審核時間,還能增加企業的信用度,促進公司快速發展。
而在高校附近存在數量較多的網吧,一些學生會在網吧中過夜,而“藍極速”網吧慘案給我們帶來了慘痛的教訓。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對校園附近環境進行整治,加大對網吧通宵營業的檢查力度,減少學生通宵上網的行為出現。
(五)學生個人
大學生要明確網絡的利弊,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正確使用網絡,積極參加團體活動,堅決抵制網絡中不良信息的誘惑。面對壓力等負面事件時,可以積極尋求教師、同學、父母的幫助。例如,學生可以為自己規定上網的時間,若超出這個時間,要立即離開電腦。
總而言之,對于網絡成癮現象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相結合,制定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觀,防止學生陷入網絡無法自拔。
結語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家長和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合理使用網絡,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戒除網癮。
參考文獻:
[1]張茂林,莊晨薇.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原因分析與應對措施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6):97-98.
[2]石如彬,何凱,蒙靜宜.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危害、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J].智庫時代,2020(16):112-114.
[3]甘諾,陳輝.中學生學習策略、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