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大省,形成了多民族音樂共同發展的趨勢。貴州的民族音樂被引用到了現代的音樂教育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貴州的民族音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將對貴州民族音樂在教育體制中的多元化發展進行討論。
關鍵詞:民族音樂 貴州 多元化 音樂教育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少數民族表現出零星散居的格局。在歷史和文化的積淀下,貴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音樂,其音樂種類也具有多樣性。貴州相對封閉的地勢,使得貴州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使其民族音樂得以發展。貴州省擁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寶藏,其苗族音樂甚至被沿用到相應的音樂教育中。貴州民族音樂所具有的文化底蘊和深刻內涵,以及它所展現的藝術價值,對我國的音樂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在教育機制的落實上,應融入貴州民族音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但是就目前來看,貴州的民族音樂發展已經陷入了一個困境,其發展現狀并不順利,存在著各種困難和問題。結合實際工作分析,要想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使貴州民族音樂走出發展困境,必須把貴州的民族音樂充分地和教育相融合,推動貴州的民族音樂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一、貴州民族音樂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一)不屬于主流教育
我國的主流教育中并不包括民族音樂教育,迄今為止,我國的教育系統依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這種情況給民族音樂的教育帶來了阻礙。在現行教育中,由于音樂課不屬于應試類科目,常被作為一門選修科目,因此,多數學校并不看重音樂課,有些學校甚至不支持音樂課的開設。在當前的實際教育工作中,很多學校即使開設了音樂課,也多被正課占用。而傳統的民族音樂需要耳濡目染,進行滲透性的教育,這種形勢使民族音樂教育進入到音樂課中十分困難,即使真的將民族音樂引入學校的音樂課中,也會收效甚微。音樂這一科目始終得不到重視,加大了貴州民族音樂引進音樂教育課程的難度。
(二)面臨著就業和招生的雙重困難
在20世紀80年代,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就已經開設了“民特班”,并正式將少數民族的音樂引入專業音樂教育中,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取得了成功。它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分配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分配制度被取消,就業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成為貴州民間音樂文化被引入藝術學院的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民族音樂的學生本身就業面窄,就業十分困難,即使是成績優異的專業學生也面臨著這一問題。當就業成為問題,招生也變得非常困難。即使現在仍然有很多學生熱愛著貴州民族音樂,但迫于這一專業面臨的就業壓力,使得學生不敢報考。在全國各地都實行的“就業招考”制度背景下,民族音樂相關專業面對的就業壓力變得更大。如果能有相應的政策和制度對民族音樂進行扶持,引進一批先進的人才并給予補貼,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專業面臨的就業問題和招生問題。
(三)師資力量不足
民族音樂面臨的不僅是招生和就業兩方面問題,也面臨著人才和教育資源儲備匱乏的局面。一方面,近年來民族音樂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教授民族音樂的教師崗位也隨之減少,加劇了師資匱乏的局面;另一方面,相關的專家和教師對民族音樂缺乏深入理解,專業能力有待提升。一些教師在歌唱內容、音樂形態等方面都有較為深入的理解,但是在歌唱技巧方面又掌握得不全面。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已經有相關專家對這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像貴州大學的張責華教授,就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盡管如此,在民族音樂歌唱技巧的這條路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去探索,既要尋找出一個合適的發聲方法,又要保留民族音樂本身的特色,這是現在所追求的民族音樂發展的更高境界。對此,可以請優秀的民間藝術家走進校園,為高校的學生系統化地講解民族音樂,傳授民族音樂知識,還可以把優秀的學生留校,聘請其作為民族音樂教師,給予他們豐厚的薪資和一定的補貼,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師資匱乏的問題,也推動了貴州省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二、貴州民族音樂在教育中的多元化發展
(一)把貴州民族音樂教育和全省旅游業相結合
將貴州的旅游業和民族音樂相結合,使民族音樂創作和旅游發展結合在一起,可以產生宣傳的作用。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加旅游人數,也可以展示貴州獨特的民族音樂魅力。學生可以結合教學實踐,參與到旅游展演中,這能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行社會實踐鍛煉,并弘揚貴州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自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讓游客見識到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音樂豐富的多彩貴州,也能欣賞到優美的貴州民族音樂。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貴州旅游,這不僅能提升當地的經濟水平,還能弘揚貴州的民族音樂,學生也可以從中受益。
(二)開設專業課程
之所以要把貴州民族音樂引入學校的教育中,是因為民族音樂需要有人來傳承和發展,也要培養出專業的人才,以促進音樂的創作,還可以通過民族音樂的發展,拉動貴州的經濟發展,帶來經濟利益。民族音樂的繼承要從娃娃抓起,可以把貴州的民族音樂文化引入中小學的課本中,為他們做一個民族音樂的啟蒙引導。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對民族音樂的繼承意識、弘揚意識,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對民族音樂文化產生自豪感。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貴州的民族文化列入當地的必修課程,加入升級考試中,這樣可以減輕應試考試給民族音樂文化發展帶來的壓力,也可提升學生和教師對這門課程的重視,最終通過教育推動更多優秀民族音樂家和民族音樂教師的產生。
(三)與藝術團相配合,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校可以和當地的藝術團合作,讓學生觀看民族音樂的演出,請專業的民族音樂聲樂演員教授學生奏唱技巧。在教學過程中多帶學生接觸民族音樂相關內容,自然而然地引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并主動去了解和研究學習。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器樂教學訓練,對聲樂進行全面的講解和訓練,讓學生主動去了解和掌握關于貴州民族音樂的演唱和奏樂技能,形成一套獨立的教育體系,做到聲樂和器樂兩方面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四)對貴州民族音樂進行創新創作
貴州民族音樂創作要具有創新性,要與時俱進,符合當今的時代發展,這同時也能提升中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讓他們看到一個煥然一新的、風格獨特的貴州民族音樂。每一種文化的發展,都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在保留其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動和創新,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貴州的民族音樂主要包括民歌、器樂、戲曲音樂和曲藝音樂等,這些音樂形式中蘊涵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這是貴州民族音樂的優點。由于文化悠久,文化生態系統維持困難,因此,貴州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舉步維艱。只有通過創新,才能使貴州民族音樂符合當代需求,讓人們注意到貴州的優秀民族音樂,使其繼續傳承下去,全方位地推進貴州民族音樂的普及。但同時也要注意到,不能把貴州民族音樂的內涵全部拋棄,要保留其原有的特色和整體的文化內涵,這些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音樂是優秀的藝術形式。在作詞方面進行改變和創新,同時要保留其原有的音樂旋律和藝術價值,可以要求民族音樂專業的學生上交創作素材作業,這也是推動民族音樂創新的一種方式。要實現藝術價值在民族音樂中的轉化和提升,創新貴州民族音樂文化,為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開辟一條更為廣闊的道路。可以申請當地政府進行扶持,建立民族音樂創新補助資金,深入群眾生活,結合當下時代發展情況和當今社會的審美標準,對貴州民族音樂進行創新。而后再引入校園,更加貼合實際的,更加具有煙火氣的民族音樂,這樣才能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致。我國的音樂教育趨向多元化發展,貴州的民族音樂也應該緊跟潮流,實現多元化的發展,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發揚光大,將民族音樂引入當下的音樂教育體系中,只有這樣,優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傳承和發展。貴州民族音樂文化在教育中應該具有更高的地位,要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實現它的價值。貴州的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人們去深挖,去研究。
三、結語
隨著國家不斷推進民族文化進課堂政策,貴州的民族音樂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要想真正實現貴州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就要適應當今的時代發展,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使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要真正把民族音樂帶入課堂,帶入公眾的視野,推出國門,實現貴州民族音樂真正的藝術價值,用文化拉動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瑾怡.關于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研究[J].藝術研究,2019(04):93-95.
[2]李小亮.關于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研究[J].戲劇之家,2019(19):175.
[3]孟妍.關于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研究[J].藝術研究,2018(02):146-14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貴州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貴州省民族音樂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20ZC1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京,本科,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音樂)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