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梅雪
【摘 要】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所以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分析,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 小學 ?英語 ?心理健康 ?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育中滲透的分析是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師要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利用教師的榜樣作用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對于教師有一種崇拜的情感,由于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而且教師會在各個方面對學生給予幫助,所以學生對于教師的做法就會自然效仿,所以教師就要利用學生的這種行為,以自身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典范。教師要時刻以良好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也有利于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僅要熟知英語教學業務,還要熟知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還要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地關心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要考慮的方向。在課程安排上,要從學生興趣出發,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壓力,讓學生在適宜的心理環境下進行高效的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內心繼續努力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對于學生的想法,要以鼓勵的態度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小學英語課堂的設計上,因為學生對于英語的陌生性,教師一般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了一個單元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歌曲,對本單元進行總結。兒歌與動畫對小學生仍然保持著較大的吸引力,而且直觀的方式更利于學生記憶。教師可以親身示范,教學生學唱英文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加的崇拜教師的多才多藝,這樣就形成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向教師的方向邁進,學習教師才藝的同時,學習教師在平時處理事情的良好心態。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形成心理健康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前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可以使學生緩解壓力,學生才能夠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正處于發育階段,教師要更多地給予呵護,不要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觀點,教師要仔細進行分析,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這樣學生才會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學生與及教師之間的溝通暢通無阻。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教師在課堂上要多以征求意見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溝通,而不能以命令的語氣來要求學生必須完成怎樣的任務。尤其是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經常會出現回答錯誤的情況,教師要以鼓勵口吻來激勵學生,不能總是批評學生,以免造成學生回答問題的恐懼心理,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用“Never give up!”或者“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這類鼓勵的語言。再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考慮,為學生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的信心。
三、從學生的心理現狀來進行心理教育分析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屬于啟蒙階段。學生都會有很高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正確,就會降低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而且有可能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不利于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
教師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通過豐富新穎的課堂設計,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生學習注意力。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英文歌引入課堂,并將其利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來,這樣學生就會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提前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隨意發揮,這樣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課前準備的材料分享給伙伴們。這樣就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在教學過程還要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學習水平,因為學生都是第一次學習英語,有的同學進展很慢,使他們的學習信心受到打擊,就更加不敢開口說英語。所以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學習信心的培養,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在突發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特殊情況或者突發狀況,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要起到表率作用。首先一定要保持鎮定,并且要迅速地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保持課堂氣氛的穩定,使學生保持一個正常的心理狀態,這樣學生在自己面臨問題時,就會效仿教師處理問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例如,學生在英語課前進行了大量的運動,這就會導致學生在課上會頻繁喝水。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理解學生口渴的生理原因,但是也不能養成學生上課隨意喝水的習慣,教師就可以以回答問題獎勵的形式,允許學生喝水。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來說一下自己都進行了什么運動,如“play basketball”等,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回答問題中來,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前提下,又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結束語:
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要在準確了解學生學習心理情況下,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管相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探[J].當代教育科學,2019(6).
[2] 崔美玉.劉惠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J].教育探索,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