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娟
【摘要】高中歷史新課標提出了“五位一體”的核心素養,要求高中生在整體的歷史學習中形成時空觀念和唯物史觀,學會借助真正的史料進行對相關材料的分析和評判,歷史課本涵蓋的知識量大、內容相對概括化,更加精細快捷的微課能夠將章節主題直觀有效地串聯在一起,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不斷對其進行改造,本文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教學單元為具體案例研究微課如何在教學中得到良好應用。
【關鍵詞】微課 ? 高中歷史 ?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107-01
微課之“微”在于內容含量少且視頻時間短,“課”則傾向于短時間內傳授知識要點或引人深思,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的聯結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大有裨益,歷史教師在課堂中往往無法面面俱到,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單元涉及的內容和體系龐雜,十分考驗學生的歷史眼光和辯證分析思維,利用幾個短小的微課可以突出單元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歷史史實,有利于學生形成歷史綜合性開放視野。
一、微課幫助學生提前明晰學習目標與重點知識
一堂高中歷史課通常會涉及前因后果多個歷史知識點,教師容易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忙于分析內容而忽略對學習目標的強調,學生看似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其實卻是囫圇吞棗、不分輕重,對課堂的重點和中心內容沒有明確的分辨和認知,學生很難構建起集中性的分支框架,對歷史知識和本質的理解與運用也就稍有欠缺。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這一單元中的“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一課時內容,重點在于使學生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發展過程和黨中央領導下的正確決策,歷史教師仍然可以在課堂中利用事例具體分析中國改革的前因后果,把計劃經濟體制暴露的弊端、黨召開的會議和改革推進中的具體事件傳達給學生,但是為了加強學生在課堂中對重點中心內容的關注度,微課便派上了大用場,它是圍繞課程中某一個小知識點設計的視頻,核心特點是不求多、雜而在于專注“精”,教師在本節課前制作微課時需要緊緊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中心,從農村、城市兩個角度以及前后發展實踐經驗進行微課設計,讓學生一眼就明了學習重點。缺乏目標的學習是松散的、搞不清重點的學習對高中生整體思維能力提高起不到幫助作用,在微課中通過生動的講解提前強調歷史學習目標可以有效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歸納能力。
二、利用微課直觀清晰分解歷史教學難點
由于歷史與現代高中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著年代差異,只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不能使學生完全明白和清晰當時的歷史狀況,學生形不成深刻的印象也就使得傳統歷史教學中常常出現“教師左耳講學生右耳忘”的現象,尤其是對于一些特定的歷史名詞概念,如果學生不能夠從深層進行理解和把握,對于歷史和政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那么學生是無法養成良好的歷史視野和核心素養的,也缺乏對歷史事件的細節分析能力和對課堂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課為例,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地知道“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為我國的經濟特區,但是對于特區的“特”和“新”缺乏根本性的認識,受制于客觀的歷史時間限制學生不可能立即用時代的眼光考量經濟特區設立的風險與勇敢,對于“特區”具體概念的理解是這節課的難點,教師在微課中從“開放、出口、外資、經濟權限、走進市場”等角度對特區的設立與前景置于歷史眼光下進行深入分析,并且以“88年海南經濟特區”為例強調特區和開放的發展性與正確性。學生在微課中不僅解決了對難點的恐懼感,而且能夠形成歷史關照與民族自豪感。
三、巧借微課設疑引導學生回歸課堂
微課的形式與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強調具體知識為重的微課類型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歷史的記憶、明了知識的構造和具體史實,但是現代型微課不僅僅只有這一個功能,問題引導型、互動問答型、開拓思維型微課同樣在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角度新奇的微課可以快速牽動學生的歷史思維之光,例如“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教學,教師在課前讓學生觀看“大躍進與經濟困難”的微課,讓學生從微課中呈現的報刊、宣傳、標語和攝影中獲取真實的歷史感受,通過強烈的音樂和畫面讓學生融入到當時的發展困境中,在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的時候畫面一轉,提出“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之光”的標語作為微課的結尾,這時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國家是如何走向正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哪些決策?”,激發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學習的興趣。這種微課類型借助了“欲揚先抑”的方式,并非直截了當提出疑問,而是在充分調動學生感情的基礎上尋求爆發點,激起學生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欲望。
結語:微課雖然只是用5~8分鐘時間呈現精短知識點的形式,但是它在啟迪學生的思想、擴充學生視野、激發其學習興趣方面卻有著啟明燈般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基于宏觀的教學內容架構將微課融入不同的知識條目下,借用一個橋梁似的引人注目的小視頻將每節課聯結起來,真正掌握新媒體技術下微課的特點和制作技巧,在高中歷史知識教學中利用微課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歷史視角和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1]陳蓉.高中歷史使用微課輔助教學的探討[J].赤子,2019,000(012):84.
[2]封婷.淺析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設計策略[J].考試周刊,2018, 000(00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