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財會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從大數據的理論研究入手,分析當前大數據為企業財會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此基礎上,嘗試探索企業財會工作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會;工作創新
一、大數據的理論內涵
(一)大數據
科學技術的持續創新發展,在影響著人類主觀意識、并對客觀世界有新的認知的同時,不斷改造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正是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文明才得以發展和延續。大數據作為IT產業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正被大眾所認知,正悄悄地影響并改變著我們各行各業的發展進程。大數據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由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提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者、研究機構的不斷深入研究,一些重要的專題、報告中也提出來大數據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如《Nature》的“Big Data Special”專題、《Science》的“Dealing with Data”專題和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等等都對大數據的未來發展有了預測性的研究。[1]雖然大數據的研究不斷深入,但是對于大數據確切的定義,學界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界定。
對已有的相關研究來看,可以從最常見的兩種分析對大數據進行一個大概的界定,即從宏觀和微觀層面進行理解。宏觀層面強調的是大數據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論和新的世界觀。微觀層面強調的是注重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體量龐大的數據進行梳理和整合,為各行各業的數據分析、優化管理、提高效率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二)大數據特征
雖然學界對大數據的定義沒有明確的界定和統一,但是對于大數據呈現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認可的。一般概括為“4V”:
(1)容量(Volume):即數據容量浩大,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一是數據量的浩大,大數據時代面對的是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相關數據量,這些數據量非單區域范圍內的有限數據量,涉及范圍廣、內容多。二是計量數據的單位呈指數級的增長,及計量單位的不斷高升。如:計量單位從過去的GB,根據大數據的現實需求,可以上升到TB、EB、ZB甚至達到DB來計量。
(2)速度(Velocity):可以從三個方面重點理解大數據的速度。一是更新數據的速度快,是指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數據的產生和更新也在飛速增長。二是獲取數據的速度快。從2G、3G、4G到現在的5G,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人類獲取數據的速度也在不斷增加。三是運算數據的速度快。大數據處理技術的速度跟過去有了質的飛躍,過去的運算可能是GB級的運算,但是大數據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TB級甚至DB級的運算。
(3)多樣性(Variety):即數據類型多樣,主要是指大數據涵蓋的數據類型,既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還包涵涉及以圖片、聲音、視頻等呈現的非結構化數據的數據類型。
(4)價值性(Value):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深入理解,一是大數據技術帶給人類認知,讓人類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提供了價值,二是人類利用大數據技術改造世界,為各行各業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觀所帶來的價值。[2]
二、大數據對企業財會的機遇與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會的發展機遇
1、利于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
傳統的財會就數據提供來看,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無論是來源渠道,還是數據類型都比較狹窄且單一。大數據時代,曾具有極度優勢的財務會計其優勢顯得越來越不明顯,主要原因是大數據時代,獲取數據的樣本容量、速度、多樣性、價值性已遠遠超過傳統財務會計為企業提供信息的優勢。隨著大數據的應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已呈現出明顯的區別,主要在于財務會計提供基礎的財務信息,將工作重心放在財務的審核、報表的編制等方面。定期的按照相應的格式上報財務信息,這些信息屬于最原始的基礎資料,沒有深入挖掘信息背后的相關性,對于企業進行戰略決策的價值不大,意義不深。而管理會計,首先就是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找出意義極深的相關關系。其次就是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供重要的戰略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依據。[3]
2、利于財會工作模式的轉變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必然會引起我們財務工作模式的轉變。在傳統的財會工作模式中,工作重心多以數據的整理收集、報表制作、數據錄入等為主,對于更勝層次的研究分析,受制于信息技術的條件的限制,對于數據的深度分析還比較欠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從深度來講,擴大了數據的研究分析,廣度而講,也拓寬了財會的工作范圍。這就要求企業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多部門協調合作,構建綜合性的服務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格局。同時要拓寬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充分發揮財會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4]
3、推動企業財會的管理轉型
大數據時代,傳統的局部性的財務管理已不適應,需要建立企業的綜合財務管理體系適應社會的發展,推動企業財會管理活動向多個部門進行融合發展。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則是為財務管理部門從數據搜集整理到處理分析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工具,這就要求企業高層對財務管理的戰略思維轉變、探索財會管理的新模式、合理安排財會人員的崗位職責,同時對企業財會人員對新的財務管理理念有種新的認知。進而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從自身內部的變革,實現管理的最優化,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經濟效益的提升。[5]
(二)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會發展面臨的挑戰
1、財務工作觀念比較陳舊
隨著的大數據理念的提出、各行業的廣泛應用。企業財務管理也正嘗試探索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發展,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發現,財務工作在推進大數據技術層面,普遍呈現思想觀念較落后的情況。無論是從客觀條件的局限因素來講,還是個人主觀的阻礙來說,都是導致財務工作觀念落后的主要因素。一是大數據作為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正處于研究探索時期,其應用范圍、技術的成熟程度還有待完善和發展,其本身的客觀條件,也對財務工作接受這項技術并廣泛應用帶來了局限。[6]二是個人接受新事物的意愿。接受新的事物就代表著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也成為工作觀念陳舊的個人主觀因素。
2、工作風險意識淡薄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捷不可否認,也被認可,但是隨之產生的隱患性問題也與之共存,這就是信息完全的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遍及各行各業,其安全問題也一直成為公司關注的重點。大數據時代,數據容量浩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這也說明數據的獲取樣本容量已經突破過去信息時代的小范圍,而是具有相關數據的大范圍。這更要求我們對信息安全作為關注的重點。財務工作作為企業關鍵、核心的重要部門,當前工作還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慣式中,這就存在工作風險意識淡薄的情況。一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很多財會工作人員很少會關注數據的安全防護或者數據加密,極易導致數據的泄露。二是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造成的風險。每個工作人員并不是都是業務精湛、操作嫻熟的業務骨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個中問題,必然會導致數據的差異或誤差,進而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
3、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大數據技術的益處是通過最終的成果展現出來,在展現成果的前提就是對硬件設備有著更高的要求,不是過去簡單的一個財務系統、幾臺電腦等組成的信息化設備。大數據需要的信息化設備包括可以支持數據分析的大運算能力的服務器、高傳輸效率的交換機和高運行能力的電腦等。作為當前一些企業的大數據設備保障來看,還存在不足。一是硬件設備相對落后,還停留在過去的信息硬件保障上。二是軟件設備缺乏有效的升級互融。財務系統軟件的升級換代才能滿足大數據發展的要求,當前對大數據的認知還有待提高,造成了軟件設備的升級不及時,完全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要求。
4、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技術的應用、工作的推動都離不開人這一關鍵因素,再好的技術離開人的推廣、操作,其價值的發揮則會失色。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是一批大數據思維的專業財會人員,很多公司、很多財會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思維格局還停滯在小數據思維的過往工作范式中。對于大數據時代,當前的財會工作人員無論是從思維方式,還是工作操作熟練程度上,都缺乏處理綜合性問題、大數據問題的工作做人員。這對我們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三、大數據時代企業財會工作的創新策略
1、樹立財會工作新觀念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我們接受新事物、推動工作的強有力的因素之一。對于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作為一個企業,首先要有觀念意識,就是深信大數據的應用,對公司財務的管理、公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把大數據作為公司的發展戰略來抓,將大數據要從理論層面進行宣傳普及,從實踐層面加強財務的融合和發展。其次,作為工作人員要樹立大數據思維,要擺脫過去的傳統財務工作思維、工作方式,要從思維層面有高度的認知,在實踐層面積極學習新事物并做有意義的探索。
2、提高財會風險管理能力
信息安全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需要關注的問題,也是大數據時代需要高度重視的核心。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安全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的安全發展,對于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也成為必須關切的問題。因此,企業就必須重視信息安全防護的工作。首先,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要制定嚴格的保密工作管理條例,以規章條文的形式明確財務管理保密工作。其次,要加強數據軟件系統的加密防護措施,防止數據信息的泄露和被竊。最后要進一步加強財會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的培訓,減少因業務水平造成的財務風險。
3、加大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軟硬件設備的建設是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先決條件。對于當前公司財會軟硬件條件存在的不足,要加強軟硬設備的更新升級。在硬件方面,要積極與大數據應用的服務器、交換機、電腦進行相匹配的采購配置,做好基礎設施的最基本保障條件。在軟件方面,要做好財務系統軟件的更新升級并加強大數據的融合,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做好銜接。
4、建立專業財會人員專業隊伍
大數據時代對財會人員對業務能力、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要求在財會人員管理方面做出新的調整和部署。建立專業的財會人員專業隊伍也成為企業面臨的關鍵問題。建立專業化的工作隊伍,首先也就是要嚴把招聘關,根據大數據所需要的人才,在招聘過程中要明確要求、劃出標準,從源頭上選擇一批優秀的工作人員納入財會隊伍中來。其次,就是加強財會工作人員的培訓,要定期不定期的為現有財會工作人員提供培訓機會,加強信息化水平、專業技能等業務培訓,從實踐層面讓財會工作人員認知大數據,進而實現財會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倪萬,唐錫光.大數據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與悖論[J].東南學術,2017(4):68-78.
[2] 陳潭,劉成.大數據驅動社會科學研究的實踐向度[J].學術界,2017(7):130-140.
[3] 蘇秀平.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會變革的路徑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7):186-187.
[4]劉越.大數據時代對財會工作的影響分析[J].商訊,2020(3):61.
[5] 汪亮.大數據時代對財會發展的影響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7):185.
[6] 王銀,馮子軒大數據環境下企業財會工作的創新思考[J].財經界,2020(7):219-220.
作者簡介:
曾誠(1990-),女,湖南邵陽人,邵陽廣播電視大學助教,學士,從事會計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