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哲濤
摘要:為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素質,對高職學生加強入職前安全行為習慣培養,根據人的行為培養理論,制定了高職鐵道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安全行為培養方案,鞏固學生的安全行為習慣和安全意識。
關鍵詞:行車安全;高職安全教育;人才培養方案;行為培養理論
鐵路運輸是我國主要的運輸方式,承擔了70%以上的中長距離運輸任務。鐵路運輸安全關系著國家經濟大動脈的暢通,行車安全是鐵路運輸安全的重點。據統計,近十年間,我國鐵路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行車安全問題占總事故的60%。為確保鐵路行車安全,各級鐵路管理部門做出諸多努力。
一、鐵路行車安全現狀分析
近年來,鐵路加大新設備、新作業的運用,大大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但是,新技術的運用,并沒有杜絕鐵路事故的發生。鐵路事故主要影響因素有人、設備、環境等,人的因素是人在作業中的行為和安全管理,設備的因素是鐵路運營設備穩定性,環境因素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
根據近年來鐵路行車事故分析,人的安全行為習慣、安全意識占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現場安全管理形式化嚴重,鐵路職工安全意識差,不嚴格按照規章辦事、圖省事而簡化工作程序等[1]。這些問題的存在,本質上是安全職業教育的缺失。因此,制定適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習慣,是適應鐵路安全需求的有效途徑。
二、高職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一些鐵路企業和高職院校的運輸類專業的調查發現,許多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安全行為養成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以至學生在高職階段,不能養成較好的職業安全習慣。
(一)目標設置不合理
目前,鐵路高職院校的教育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在崗位安全操作和標準化作業方面,教育資源投入相對薄弱,教育體系化建設不夠全面和完善。學生高職的技能培訓,應該包含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習慣,而不可將二者割裂。然而,許多高職院校的安全行為培養體系不完善,課程設置簡單,不利于學生安全行為習慣的養養成。
(二) 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
許多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單獨設立安全教育課程,內容主要是本科院校的安全理論和鐵路運輸企業安全規章。安全行為培養脫離了崗位作業,不利于學生安全行為習慣的培養。導致學生在鐵路企業入職后,需要經過安全教育,才能進入實際工作崗位。短期的安全教育,很難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習慣,導致新職工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較高。
三、行車安全培養方案
養成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形態,具有其自身的理論依據,包括行為科學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等[2]。根據行車安全行為養成的特點,運用行為科學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制定學生安全行為培養方案,是高職行車安全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行為培養理論
1. 行為科學理論
行為科學認為人的行為具有目的性、可塑性、模式化和社會化等特點,這為安全行為培養的提供了理論基礎。通過對行為的重復及內部或外部的強化,可以使行為方式固定,成為模式化的行為習慣。因此,行為科學與養成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
2.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觀察學習是人獲得大部分新行為的主要方式,這實質上是一種“替代強化”。另一方面,社會學習理論中的模仿學習療法為矯正受教育者不良的行為習慣提供了指導。在鐵路行車事故案例教學對于職工不安全行為的矯正,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提供了理論依據。
3. 行為培養強化理論
行為科學強化理論認為通過行為的肯定或否定,進行獎勵或懲罰,從而使行為得到重復或制止的過程。在高職學生進行安全行為習慣培養時,利用成績考核的方式,對學生的安全行為進行獎懲,使學生良好的行為加強并形成穩定的行為模式。
(二)安全行為培養方案
為了制定有效的培養方案,系統性培養學生的行車安全習慣和安全意識,根據行為培養理論[3],針對高職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制定行車安全行為培養方案。
大學一年級,對學生進行鐵路運輸安全重要性的認知教育。在學習專業設備課程以外,學習的《企業文化與安全》,使得學生認識到安全在鐵路運輸中的重要性。在實訓周,進行鐵路運輸安全規章學習。為了加強安全培養效果,將安全教育的內容納入課程和實訓的考核成績評定。
在大學二年級,對學生進行安全習慣和安全意識的培養。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對工作崗位的作業內容和技能有一定掌握。在此基礎上,運用安全行為培養的理論,對學生進行安全習慣的培養,同時,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具體做法是,教學中,技能講授和安全教育結合,每一項技能的學習,對應安全規章的教育。此外,進行《行車安全管理實務》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鐵路安全知識有系統性的認識。在課程期末考核中,增加安全教育的內容,以督促學生進行安全學習。
在大學三年級,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習慣和意識培養。大學三年級,學生主要進行頂崗實習。對于輪崗學習的學生,進行綜合技能實訓。實訓中,進行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突發事件演練等綜合性安全技能訓練。同時,在大三成績考核中,將安全教育考核納入頂崗實習成績評定中。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鐵路運輸企業現場調查,掌握了現場職工安全薄弱環節。依托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根據專業課程設置和現場就業崗位要求,依據人的行為習慣養成理論,制定了高職鐵道交通運營管理人才安全行為培養方案。高職學生通過系統化的安全教育,可以加強行車安全行為習慣和安全意識,滿足現場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馬俊.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理性認識[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
[2]李珣.以大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為范例的養成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周巍哲,聶磊,肖貴平.鐵路安全教育培訓方式的改進[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6,(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