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善姚
摘要:環境污染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為了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首先必須注重污染源中廢氣的監測,掌握固定污染源中廢氣監測的技術原理,并嚴格按照其監測流程對其進行監測,從而為環保策略的制定和污染源的控制提供技術性的依據和支持,最終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并為此而不懈努力。鑒于此,本文對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分析
1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的基本流程
1.1? 準備工作
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的準備工作包括:
一、制定方案:①了解排污單位產污過程、生產工藝、污染物種類以及處理設施的凈化原理;②明確監測內容,確定采樣頻次、時間。
二、現場勘查:①監測人員對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優先選擇垂直管道。避開煙道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采樣位置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 倍直徑。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 倍直徑處。對矩形煙道.其當量直徑D=2AB/(A+B),式中A、B為邊長。②測試現場空間有限,很難滿足上述要求時,則選擇比較適宜的管段采樣.但采樣斷面與彎頭等的距離至少是煙道直徑的1.5倍.并適當增加測點的數量。采樣斷面的氣流最好在5m/s以上。③采樣位置應避開對測試人員操作有危險的場所。必要時應設置采樣平臺.采樣平臺應有足夠的工作面使工作人員安全、方便地操作。平臺面積應不小于1.5m2,并設有1.1m高的護欄以及至少10cm的腳部擋板。另外其負荷重量必須在200kg/m2以上。④采樣孔與采樣平臺的距離應保持在1.2-1.3m之間。
(3)???? 實驗室準備:①監測人員的工作必須與實驗室工作保持一致,以
便順利開展監測工作;②監測人員應該重視對濾筒前處理工作,按技術規范要求處理濾筒,確保實驗室準備工作的質量;③測試重金屬鉛的濾筒可用空白低的石英濾筒,如無條件。須對玻璃纖維濾筒進行酸化處理,消除鉛空白的影響。
(4)???? 采樣儀器準備:①根據監測方案確定的監測內容,準備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所需儀器設備。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目錄內的計量器具,必須按期送計量部門檢定。檢定合格并取得檢定證書后方可使用;②監測人員必須根據項目現場的實際情況,挑選適合的采樣儀器,并進行校準和氣密性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以便保證廢氣監測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③準備現場采樣和實驗室所需的化學試劑、材料、器具、記錄表格和安全防護用品,存在殘缺或不合格的物品要及時記錄更新、更換。
1.2? 采樣方法的選取
1.2.1????? 采樣位置的安排
在進行廢氣監測之前,必須要深入現場,全面了解和把握廢氣產生的機械設備和生產工藝過程,了解設施主要排放污染物的大致種類,設備性能以及排放物的濃度與范圍,調查相關污染治理設施的工藝流程、凈化原理以及主要的技術指標等信息,同時要在現場謹慎勘察污染源的數目與所在位置,觀察廢氣排放的周邊環境,廢氣的走向以及煙筒的具體高度等,從而科學地確定采樣的廢氣數量。在采樣位置的選擇上,要首要考慮垂直管段,注意繞開斷面和彎道等特殊位置。采樣位置的最佳設置點最好是距離閥門、彎頭以及變徑管下方向的不小于6 倍直徑、與上游方向不小于3 倍直徑的點。
1.2.2????? 采樣孔的選取
如果廢氣排氣筒中的負壓比較大,則應選擇面積比較大的斷面進行監測。選定好采樣位置后,開設采樣孔,要注意采樣孔的內徑不能小于80毫米,孔管長不能大于50毫米,當采集氣態污染物時,內徑不能小于40毫米。不進行采樣時,要注意將其封閉。另外,針對不同形狀的煙道,采樣孔的設置也不同。對于圓形煙道,采樣孔應設置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相互垂直的直徑線上,對于矩形或者方形的煙道,應設置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延長線上。
1.2.3????? 采樣的步驟
首先,連接采樣系統,接通電源,自檢完畢后,輸人大氣壓、管道尺寸等參數。儀器計算出采樣點數目和位置,將各采樣點的位置在采樣管上做好標記。其次,對儀器壓力測量進行零點校準,將組合采樣管插入煙道中,測量各采樣點的溫度、動壓、靜壓、全壓及流速,選取合適的采樣嘴。另外,需要測定煙氣中水分含量,記下濾筒的編號,將已稱重的濾筒裝人采樣管內,設定每點的采樣時間,輸人濾筒編號,將組合采樣管插入煙道中,密封采樣孔。此外,根據采樣的實際情況對采樣槍的記錄情況進行保存,結合濾筒內部的積層情況,選擇適宜的時間進行采樣,從而有效的提高采樣的效率和質量。
2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的注意事項
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中的一些注意事項是影響采樣質量和采樣安全的關鍵部分,需要強化對污染源監測采樣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分析,妥善的進行處理,促使監測采樣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2.1? 遵循等速原則
在實際的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過程中,必須遵循等速原則:采樣點的廢氣速度需要與廢氣進入到采樣點中的采樣嘴的速度保持相同的情況,并確保自動節流器保持等速的情況,并控制采樣點的偏差,避免偏差過大對采樣的質量造成影響。采樣結束,應先將采樣嘴背向氣流,迅速抽出管道,防止管道負壓將塵粒倒吸確保采樣的質量。
2.2? 科學的采樣點布置
采樣點的布置是影響污染物廢氣監測采樣質量的關鍵部分,選擇采樣位置時,需要結合現場勘查的實際情況,選擇氣流較為穩定的區域,并避免粉塵較多的區域,確保等速原則的順利展開。
2.3? 濾筒的安放和取出
濾筒的安放和取出是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采樣的重要部分,安裝和取出時,不可以直接用手進行安裝和取出,減少污染濾筒的可能,在此基礎上,采用鑷子進行操作。當濾筒安放到指定位置后需要進行固定,避免漏氣。如果安放和取出時,出現濾筒碎屑,需要對其進行收集,并放到濾筒中。采樣結束后,避免采樣管出現倒置的情況,并采用清掃工具將管內的塵粉撥到濾筒中,進行封口處理,放置到專用的收集容器中,并重視運輸過程中的濾筒放置情況,規避出現倒置的情況。
3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后續工作
廢氣監測的后續工作包括:編寫監測報告、樣品分析、數據統計等目。
(1)???? 監測報告的編寫有三點需要注意:監測報告中應包括檢測委托書(委托監測需要)、工況表(業主代表簽字)、質量控制原始記錄、采樣及分析原始記錄等.保證監測工作的規范性;監測報告必須通過相關業務科室以及技術負責人的審核.并對監測報告蓋章后存檔,以便為將來的監測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
(2)???? 樣品分析和數據統計。采樣后濾筒稱重的化驗室應恒溫恒濕,烘干置于干燥器冷卻至室溫的時間長短對稱量也有影響,首先,監測人員必須從監測的具體參數以及排放量進行歸檔,并仔細分析數據信息,為監測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監測人員要對樣品進行鑒定,掌握樣品所包含的物質及比例,并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分析所含物質會產生的影響。最后,要將所有數據整合,建立有效的數據信息提議,以便為廢氣總體的監測工作提供有效、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
(3)???? 監測人員在完成監測工作后,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為此,監測部門可以定期開展培訓課,培訓課內容包括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以便促進監測人員加深對監測工作理論知識的認知,牢固掌握理論知識后.將其運用于實踐操作中,然后通過實踐操作練習,不斷提高自身操作水平,為日后的監測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固定污染源廢氣的監測采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采樣的樣品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最終的測定結果。因此,需要在采樣的過程中,從準備工作開始,到采樣的實施,嚴格的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測定數據的真實、完整,不斷地提高環境監測的技術水準。
參考文獻:
[1]?? 固定污染源中廢氣監測質量的影響因素及監測方法[J].吳天龍.化工設計通訊.2016(01)
[2]?? 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分析[J].賴威兆.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9)
[3]?? 固定污染源廢氣監測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郭志軍.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