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瑜

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為例,結合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面臨的關于如何對待各類學生的問題,以管窺豹地總結出我校無差別對待學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據我校學生工作的特點,針對這些不正確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進行相應的指導對策,以此作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經驗。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無差別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家長們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資越來越重視,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感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遠。孔子講究“因材施教”,這是在教育管理中非常必要的。
首先,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一旦選擇到高校就業,就應該已經想好了教書育人的工作本分。就像一位在設計公司就職的員工,他的工作職責就是做好設計,不能說這塊地太差就不去做。相反,我認為,能把一名差生教好,那是一種挑戰,是一種功德。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甚至是高校戰斗在一線的輔導員,所帶的學生中難免有調皮的、成績差的學生存在,如果經常都把要帶好他們當做一種機遇,不斷挑戰,甚至與學生“斗智斗勇”,無論差生還是優等生,我們都無差別對待,長此以往,有了豐富的交流基礎和細水長流的師生情誼,其實能與孩子們關系更為融洽,工作更好開展,畢業后的學生會體會到輔導員的真心,還會很感恩。
其次,借此也分析一下所謂的差生。比如學業成績差的學生,一是有的孩子是興趣問題,比如偏科的孩子可能是某些科成績差。二是困學厭學的孩子,他們可能是學習習慣,方法,基礎不行。三是還有一些孩子是沒有緊迫感,對學習成績好壞不感冒。有的覺得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少一分受罪。有的孩子更覺得讀書不如打工創掙錢,甚至以后繼承家業。
當然,除了成績差的學生外,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問題,我校的一些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對學生進行情況分類,找出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記錄、分析、備注,從而達到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管理學生。如下表所示,大致把特殊情況學生分為十個大類,先登記造冊,再進行教育管理。
再次,教育的方式也是靈活的。教育是沒有國界不分方式的,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做錯的事、出的問題、生活環境等等來判斷批評還是鼓勵式教育。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為例,我們學校的輔導員每天要去查課查寢,要去帶學生早晚自習,要去解決學生生活上的困難,要去和學生、任課教師、學生家長談話溝通……。我們流行說一句話,抓兩頭管中間,兩頭的就是最好的和最差的學生,中間的、學習和表現一般的也要去管住。有的學生很好管,因為他們情商高,即會察言觀色又是一點即通的那種,溝通起來也很容易,他們也明白老師是為他們好!這種的學生,就可以鼓勵式教育!有的學生比較皮,也可能當面認錯要改,轉身就忘了。這是性格所致,一個人的性格一般是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性情大變”的。通常都是要受到外力極大的沖擊才有可能轉變!這種孩子鼓勵也不是,批評也沒用,只有花時間、靠耐心,走進他了解他,甚至要了解他的家庭,以前的生活環境,才能對癥下藥。還有一種,在家長和老師們看來,是最難管的,就是那些無所謂,調皮搗蛋,打死不認錯,屢教不改的孩子,但作為老師,千萬不能先入為主的去認為他們就是這樣的學生!這類學生或許才是最聰明,最有自己想法,最敢作敢為,以后最有發展潛力的!大家試想,郭沫若幾歲不說話一說話就出口成章,愛迪生做小板凳那么差勁老師都冠以他差生的標簽……所以,大家齊想一想,憧憬一下這些所謂差生、調皮孩子的未來,大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就可以帶著愛和耐心去教育和感染他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相信,事出必有因,一個孩子犯錯,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都有原因,這個原因或諸多原因就是他犯錯的根源。找原因也避免誤會他們,也更好做足功課去教育他們。
最后分析一個案例,前段時間,看到一則網上的消息,南京一位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說自己的媽媽一年要說他一萬個“笨”。第一,非常欽佩這位媽媽,這位媽媽出發點是好的,雖然有點兒簡單粗暴,但說實話,哪位母親會承認自己的孩子笨呢?所謂打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現在的很多孩子,就是太缺乏挫折教育了,孩子一點苦不能吃,一點氣不能受,一點虧不能吃,那長大了怎么成大氣?第二,這位小朋友有很強的抗壓能力,還能夠把自己媽媽說自己笨都單純地寫進作文,這位小朋友的內心是強大的,沒有什么心理陰影,可能母親不只是說他笨,應該還有其它方式的教育,或者他生活的環境不是我們想的那么糟糕。試問一句,那些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可能基本是獨生子女,但老一輩教育不也有打罵嗎?那不也把這一代的孩子教育的挺好!第三,這個問題看似夸張,因為一年感覺有一萬個“笨”出現,并且孩子都寫進作文了,可能有的人就會覺得這樣對孩子不好,從小就說人家笨,把孩子都說慘了,孩子要度過的可能是郁悶而悲催的童年。但我認為,只要是在孩子承受范圍內,批評肯定要有,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那些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做人上人。
綜上所述,一是要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幫助學生找到學生的興趣、特長,發覺學生優勢,鼓勵學生學習,對多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不能恃寵生嬌,對表現一般的學生要正確引導激勵斗志,對多方面表現差的學生要不拋棄不放棄找準問題對癥下藥;二是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有效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各方面優秀的學生成為榜樣,幫扶、帶動、影響其他學生,還能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所所有學生還要恩威并施,這樣才不會白白把時間和精力浪費,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三是更不要帶有色眼鏡看學生,要對所有學生公平公正的對待,大家都相互尊重了,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四是不能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只能收到揠苗助長的效果。要有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帶好所有的學生也是有過程的,但慢慢帶好了也是能看到效果的。
參考文獻:
[1]?? 王學強.運用“陽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10期: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