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英 張華秀 王小鳳



【摘要】 目的:調查綜合性三甲醫院門診護士的主要工作壓力源和心理彈性。方法:使用中國護士壓力源量表和心理彈性量表(CD-RISC),對南昌市4所綜合性三甲醫院207名門診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門診護士主要工作壓力源與心理彈性。結果:207名門診護士的壓力源總均分為(2.62±0.30)分,其中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平均分最低,而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平均分最高。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平均分排在前2名,第3名為工作環境及資源方面的“候診區擁擠”。207名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量表總均分為(2.41±0.42)分,其中自強平均分最高。自強維度的“無論結果怎樣,我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應對壓力使我感到有力量”平均分排在前2名,第3名為堅韌維度的“我認為自己是個堅強有力的人”。結論:門診護士主要壓力源為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護理管理者應關心門診護士工作和生活,積極探索有效方法措施來提高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和心理健康水平,穩定護理隊伍,保證良好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 門診護士 工作壓力源 心理彈性
Survey on the Job Stressor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Out-patient Nurses in General Hospital Graded 3A/JIANG Chunying, ZHANG Huaxiu, WANG Xiaof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28): 0-07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job stressor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out-patient nurses in general hospital graded 3A. Method: A total of 207 out-patient nurses in 4 general hospital graded 3A in Nanchang were investigated questionnaire by the Chinese nurses stressor scale and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and the main job stressor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out-patient nurse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of pressure sources in 207 out-patient nurses was (2.62±0.30) scores. The average score of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the lowest, while that of nursing profession and work was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nursing profession and work, “the social status of nursing work too low”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education too few” ranked top 2 on average score. The third was “crowded waiting area” in terms of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 of 207 out-patient nurses was (2.41±0.42) scores,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self-improvement was the highest. “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 is, I will try my best” and “coping with pressure makes me feel strong” in the dimension of self-improvement ranked top 2 on average score, and the third was “I think I am a strong and powerful person” in the dimension of tenacity. Conclusion: The main source of pressure for out-patient nurses is nursing profession and work. Nursing managers should care about the work and life of out-patient nurses, and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stabilize nursing team and ensure good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Out-patient nurse Job stresso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28.019
工作壓力是指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由于壓力源的影響而產生的心理變化和行為反應[1]。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各行業的從業者和管理者都非常重視工作壓力。作為醫院窗口的門診部是患者進入醫院診治的重要基地,也是篩選危重患者住院的樞紐機構[2]。門診護理工作除常規護理外,還包括導診、各種人際溝通交流(護患、醫護、醫患、醫醫等)、信息儲存及文件記錄等,工作繁雜,壓力應運而生,這些在護理工作中導致護士產生壓力的因素統稱為壓力源[3]。由于護士角色的特殊性和多樣性決定了其要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和社會壓力,導致護士產生不良心理感受以及消極情緒,也使工作滿意度下降[4-5]。心理彈性是指個體用健康的方式去應對壓力,以最小的心理和生理成本達成目標的能力[6]。作為個體應對壓力的心理資源,心理彈性能幫助個體有效地減輕由壓力產生的負性影響,對個體的社會適應性和身心健康都有廣泛的積極作用[7]。因此,了解門診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和心理彈性,使管理層和門診護士對壓力源及其心理彈性水平有一定的認識,進而為醫院管理層制定相關措施提升門診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提高門診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緩解護士消極情緒。本研究于2018年10-12月整群隨機抽取江西省南昌市4家綜合性三甲醫院門診部207名護士,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對本市4所綜合性三甲醫院207名門診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獲得護理執業證書的護士;在門診部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目前仍在門診部工作。排除標準:研究期間未在崗、休假、外出進修學習者;患有重大疾病或1年內遭受過嚴重事故者。所有調查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婚姻家庭狀況、現專業技術職稱、用工性質等。(2)門診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參照李小妹等[8]修訂的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根據門診工作的具體情況和特點,設計門診護理工作中所面臨的護理專業及工作、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患者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5個方面,35條壓力問題。采用Likert 4級1~4級評分法,分數與壓力成正比,分數越高,表明壓力越大。該量表信效度良好[9]。平均分≥2.5分代表壓力程度較高,平均分<2.5分代表壓力程度一般[10]。(3)心理彈性量表。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中文版,該自陳式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家Connor等編制,經中國學者于肖楠修訂,包括堅韌(13個條目)、自強(8個條目)、樂觀(4個條目)3個維度25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0~4分,從不、很少、有時、經常、幾乎總是分別計0、1、2、3、4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彈性水平越高[11]。Cronbachs α系數為0.91,重測信度為0.87。本研究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86,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19~0.979。
1.2.2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門診護士的一般資料;第二部分為門診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第三部分為門診護士心理彈性量表。先與各醫院門診部領導溝通并經過領導同意,采用無記名方式調查以問卷星的形式在四家醫院門診部護理群發放問卷并附上內容請門診部護士填寫,共回收有效問卷207份,由于現場發放當場檢查是否填寫完整,問卷星設計必填每條目才能最后提交成功,因此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統計學處理 建立Epi data數據庫,用Epi data3.1錄入數據,并進行邏輯檢錯及手工核查。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207名門診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0~57歲,平均(37.81±10.47)歲。在門診部工作年限0.5~29年,平均11.87年,見表1。
2.2 門診護士壓力源量表得分結果 207名門診護士的壓力源總均分為(2.62±0.30)分。壓力源量表5個維度中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均分最低,而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平均分最高,見表2。35個子條目中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平均分排在前2名,第3名為工作環境及資源方面的“候診區擁擠”,見表3。
2.3 門診護士心理彈性量表得分結果 207名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量表總均分為(2.41±0.42)分。心理彈性量表中自強平均分最高,見表4。25個子條目中自強維度的“無論結果怎樣,我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應對壓力使我感到有力量”平均分排在前2名,第3名為堅韌維度的“我認為自己是個堅強有力的人”,見表5。
3 討論
3.1 門診護士工作壓力現狀 從研究結果顯示,綜合性三甲醫院門診護士壓力源總均分為(2.62±0.30)分,處于中等水平。5個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工作環境及資源方面、患者護理方面和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條目平均分前10項中涉及條目最多的壓力來自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問題,這與多數專家研究的病房護士壓力一致[12-14]。在中國,護理專業的地位普遍不高,很多患者注意不到護士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15]。本研究中門診護士壓力源表35個子條目平均分排名前10項中有5項是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問題,分別為“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3.14±0.71)分、“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3.01±0.70)分、“晉升的機會太少”(2.99±0.76)分、“工資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2.94±0.82)分和“經常早班或拖班”(2.86±0.79)分。門診部大多數護士的基礎學歷為中專,通過自學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護士只有通過不斷的進修與學習才能保持較高的工作水平[16]。受諸多因素影響,與同年資的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相比,護士繼續深造機會很少,晉升指標少,門診護士晉升到高級職稱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本研究中,4所醫院門診護士僅有3名高級職稱者。目前門診部護士不用上晚班,但由于省城醫院門診患者多,門診護士長期上早班和中班,拖班的現象很嚴重。
在門診部除了各個治療室護士外,還有導診護士和分診護士。導診分診工作在很多患者眼里,是無足輕重的,技術含量低。導診護士需要承擔陪診、護送危重患者等繁雜事務[17]。分診護士除了護理本職工作外,還要承擔很多非護理性的工作,例如領取打印紙、修理打印機、電話聯系門診醫生上診等。壓力源表中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有2項,分別為“非護理性的工作太多”(2.94±0.66)分和“沒有時間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2.83±0.71)分。這是由于非護理性工作占用了分診護士的時間,給予患者的護理時間就減少。由于門診部是開放性的公共場所,患者多,陪護人員雜。壓力源表中工作環境及資源方面的問題有1項為“候診區擁擠”(3.00±0.59)分,且排在第3位。門診候診區擁擠是各級醫院存在的現實問題,門診部管理者應積極考慮對策緩解壓力[18-20]。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整體知識水平提高,對護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門診患者流動性大,治療室多,技術性強,存在一些護理安全問題[21]。門診護士壓力源中分值高的項目有“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2.94±0.68)分。而且在傳統的觀念中,患者治愈后,一般是感謝醫生的診治,很少會感謝護士,這使得“護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屬承認”分值較高(2.88±0.74)分。未出現在門診護士壓力源表前十的維度是“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原因可能在于門診護士整體年齡偏大,30歲以上占比69.57%,其中40歲以上占全部門診護士的42.03%。大部分門診護士在病房工作多年后由于各種原因到門診工作,其工作經歷和生活閱歷豐富,因此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人際溝通方面能力強,壓力小。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維度總均分(2.40±0.24)低于2.5分,說明門診護士在這個維度壓力程度一般。因此建議決策層重視護士的社會價值,給予社會支持,醫院管理層肯定其勞動成果,積極給予精神及物質獎勵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同時多提供繼續學習和晉升機會。
3.2 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結果分析 隨著醫學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護理學也面臨極大挑戰。門診護士工作內容不再是完成每天的各項護理操作和日常護理工作,還應學習社會人文知識及進行護理科學研究。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會使門診護士產生工作疲倦感,從而影響門診護士的心理狀態。這導致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分值不高。本研究顯示,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量表總均分為(2.41±0.42)分,其中自強評分(2.65±0.22)分最高,其次依次為堅韌(2.32±0.35)分、樂觀(2.21±0.76)分。數據顯示綜合性三甲醫院門診護士心理彈性處于中等水平,與病房護士心理彈性區別不大,但低于中國普通社區人群[22-24]。年齡是影響門診護士心理彈性的主要因素,年齡越大,心理彈性分值越好[25]。大部分門診護士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和人生閱歷,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并處理的復雜事件多,因此個人調控力強,應對壓力的水平高,能夠很好地適應周圍環境壓力[26]。已婚護士有親密的關系,可以從這種親密關系中獲得安全與心理支持,有利于提高個人的抗壓能力,提高心理彈性的分值[27]。高職稱護士所享受的工作待遇和薪酬水平高,由于其工作經驗豐富,護理技術能力和科研水平高,受人尊重,自信心得到提高,心理素質得到增強。合同護士往往要定期與醫院簽訂合同,而且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與正式編制護士有差異。因此,心態不穩定,害怕一旦出現護理差錯,醫院就解聘合同。
門診護士面對職業壓力,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并且具備堅韌不拔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這有利于門診護士自身的成長發展和門診護理質量水平的提高。門診護士工作壓力來源途徑很多,壓力大會導致護士離職,這影響護士隊伍的穩定性,還會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心理彈性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來培養。護理管理者應注意門診護士的工作壓力及其對護理工作的不利影響,設法消除引起門診護士工作壓力的因素和壓力來源,深刻認識心理彈性的重要性,積極探索有效方法措施來提高門診護士的心理彈性和心理健康水平,穩定護理隊伍,使其能更出色地勝任崗位,保證良好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施慧婷,朱文軼,何逸瀟,等.某三級甲等醫院新進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壓力源調查及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9,36(4):385-388.
[2]張愛英,王秀芳.門診護士工作壓力源和心理資本對職業生涯狀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6):817-821.
[3]張海燕,龔曉琪,鄧育芬.ICU護士壓力源與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8):611-613.
[4]李涵,高顯妮,劉婷,等.西安市綜合醫院護士工作壓力源的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1):106-108.
[5]張雪妮,任燕萍,朱雪榮.三甲醫院護士工作壓力源與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9):142-144.
[6] Epstein R M,Krasner M S.Physician Resilience:What It Means,Why It Matters,and How to Promote It[J].Academic Medicine,2013,88(3):301-303.
[7] Young H B,Jung J E,Young C S.Effects of Resilience,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Korean Journal of Women Health Nursing,2014,20(1):83-91.
[8]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654-648.
[9]余華.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23):2090-2093.
[10]徐征,孫宏玉.護士工作壓力源調查分析和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9,9(10):30-33.
[11] Yu X N,Lau J T,Mak W W S,et al.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J].Compr Psychiatry,2011,52(2):218-224.
[12]殷慧敏,蘭脆霞,周清萍.江西省258名血液凈化護士壓力源調查分析[J].江西醫藥,2019,54(4):402-404.
[13]陳倩,顧麗華,沈梅芬.江蘇省常熟市社區護士職業倦怠與壓力源的相關性研究[J],2019,護士進修雜志,34(21):2009-2013.
[14]馮仰輝,沈新,張慧娟.組織支持感在ICU護士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度間的調節效應[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3):409-413.
[15]唐婷.門診護士壓力源的分析與對策[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0):207-210.
[16]朱秀琴,趙豫鄂.武漢市某醫院護理崗位績效考核前后護士心理壓力及工作滿意度狀況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8,31(4):58-60.
[17]畢春霞,張秀英,蔣群.門診導診護士壓力源現狀調查[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46(4):373-376.
[18]何曉俐,陳可欣,黃秀榮,等.某綜合醫院門診各時段人流量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6):55-56.
[19]徐利娟,陳偉紅.門診全預約管理系統的應用與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36(3):186-188.
[20]姜光瑤,陳可欣,張晗劍,等.醫院門診流程優化的調研統計分析與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3):2382-2384.
[21]張自力.醫院信息系統在門診治療室醫療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7,18(4):54-56.
[22]林琳,李穎,遲秀文.臨床護士正念與心理韌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1):1348-1351.
[23] Cope V,Jones B,Hendricks J.Why nurses chose to remain in the workforce:portraits of resilience[J].Collegian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Australia,2016,23(1):87-95.
[24]黃琳琳,郭小曼,紀梓哲,等.三級綜合性醫院護士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2020,27(3):11-15.
[25]許珂,張森,任輝,等.臨床護士心理彈性特點及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12):858-863.
[26]李忻宇,周春燕,李紅云,等.腫瘤科護士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6):762-764.
[27]魯浩,章雅青,王琳.護士心理彈性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31(4):93-96.
(收稿日期:2020-03-16)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