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朱劍 熊曉云 胡小紅 李頤 孫興蘭 丁嵐 涂惠



【摘要】 目的:探討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及其院內輻射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3-5月(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構建前)164名護士及2018年7-9月(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構建后)195例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比較構建前后臨床護士的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正確率、心電監護儀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率、心電圖采集身份查對達標率、心電圖導聯定位準確率、心電圖機操作流程合格率、心電圖采集患者隱私保護率、除顫儀使用合格率及除顫儀質檢合格率。結果:構建前,臨床護士的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正確率(26.83%)、心電監護儀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率(47.56%)、心電圖采集身份查對達標率(31.71%)、心電圖導聯定位準確率(53.66%)、心電圖機操作流程合格率(57.32%)、心電圖采集患者隱私保護率(60.98%)、除顫儀使用合格率(73.17%)及除顫儀質檢合格率(78.66%)均低于構建后的59.49%、82.05%、96.92%、91.79%、95.38%、99.49%、97.95%、98.97%(P<0.05)。結論: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具有顯著性的院內輻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心電檢查的準確率與操作合格率,相關領域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心血管 護理小組 質控體系 院內輻射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and Radiation Effect in Hospital/GUO Ting, ZHU Jian, XIONG Xiaoyun, HU Xiaohong, LI Yi, SUN Xinglan, DING Lan, TU Hui. //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28): 0-09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and its radiation effect in hospital. Method: A total of 164 nurses from March to May 2018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and 195 nurse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8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rate of common abnormal ECG, the adjustment accuracy rate of common parameters of ECG monitor, the compliance rate of ECG acquisition identity check, the accuracy rate of ECG lead positioning, the qualified rate of ECG machine operation process, the privacy protection rate of ECG acquisition patien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defibrillator use 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defibrillator quality insp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 Before construction,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rate of common abnormal ECG (26.83%), the adjustment accuracy rate of common parameters of ECG monitor (47.56%), the compliance rate of ECG acquisition identity check (31.71%), the accuracy rate of ECG lead positioning (53.66%), the qualified rate of ECG machine operation process (57.32%), the privacy protection rate of ECG acquisition patients (60.98%), the use of defibrillator the qualified rate (73.17%) 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defibrillator quality inspection (78.66%) were lower than 59.49%, 82.05%, 96.92%, 91.79%, 95.38%, 99.49%, 97.95%, 98.97% after construc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has significant radiation effect in hospital,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CG examination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operation, and the related field is worthy of extensiv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Care group Quality control system Radi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28.024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威脅人類,特別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位居全球榜首[1-2]。患病人群的增加、健康觀念的轉變、老齡化的加劇,預示著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例 數仍將快速增長。龐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例數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加強護士的培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護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是臨床護士要共同面對并認真思考的問題[3-4]。這些都促使了心血管護士角色的擴大和轉變,心血管專科護理的發展將對提高醫療質量、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減少并發癥等發揮積極作用[5-6]。近年來,本院實施開展了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并在院內輻射起到了積極性的作用,現將具體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5月(開展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前)164例護士及2018年7-9月(開展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后)195例護士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心血管專科護理質量控制小組模式的構建 (1)建立健全心血管專科護理質量控制管理制度,包括心血管專科護理質控工作目標、年度工作計劃、質控成員的崗位職責分工、考核辦法等。(2)心血管專科護理質控小組包括組長、副組長、組員,共8~12名。質控小組成員由接受過省級或院內心血管專科護士培訓資格并獲得專科護士資格證書及相關科室護理骨干組成。心血管專科護理質控小組統一在護理部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采取“護理部-專科小組-質控護士”的質量控制模式。除此以外,每個臨床科室均有至少一位心血管專科護理聯絡護士負責相關工作的開展。(3)制定心血管專科護理質控指標。本課題研究成員包括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1名,共10名。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臨床觀察、核心小組討論和專家咨詢法、主觀權重法的基礎上,初步構建心血管專科護理小組的質控指標體系及條目。各質控指標可獨立存在,亦可相互交叉關聯。將護理質量控制指標細分為考核項目、考核內容、分值以及權重等多個版塊,各個考核項目均與臨床護士工作及心血管專科密切相關,其中的考核內容覆蓋面可具體到結構護理質量、過程護理質量以及終末護理質量等多項檢查項目及其相對應的評價標準。最后,采用德爾菲(Delphi)法進行專家函詢,最終確立心血管專科小組質控管理的指標及條目。
1.2.2 專科護理質控工作的開展 (1)質控工作的輻射范圍。心血管專科護理的質控部門包括內科、外科、各類重癥監護室及急診、門診、一站式等特殊科室,共48個護理單元,質控工作針對的對象包括全院在編臨床護士(N0~N4級)及規范化培訓護士,見圖1。(2)質控專案預調查。質控小組根據各項質控指標定期進行專題質控前期摸底檢查。活動開展之初,召開專案討論會,確定調研時間、方法、人群等,方案確定后對質控員進行統一培訓。由質控員分片區進行專案調查工作,并進行數據分析,掌握院內現狀,分析相關的影響因素,并書寫調研報告上交護理部。(3)專案改進方案的確定。醫院周會上通報存在問題的病區,并要求科室在7個工作日內將落實情況及成效以文字形式報護理部。專科小組針對預調查的結果,進行討論、分析,小組成員通過頭腦風暴、文獻檢索等方法確定改進方案,并心血管專科護士逐一實施。(4)質控專案第二輪調查。實施改進措施后,在既定時間內質控小組再次深入臨床科室完成第二輪質控指標的調查,第二輪調查方案的設定需充分參考預調查方案,保證調查樣本、質控人員、測評標準的一致性,從而確保研究數據的可比較性。調查結束后,專科護理小組將質控數據統計、分類、歸檔,以便有據可查并持續改進。同時,書寫調研報告上交護理部。
1.3 護士相關評價指標 根據心血管專科護理小組的質控專案主題,分別從以下8個指標來進行終末質量評價。(1)臨床護士對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正確率(%)=識別分數≥60分的人數/全院N0-N1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2)心電監護儀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率(%)=心電監護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的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3)心電圖采集身份查對達標率(%)=身份核對達標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4)心電圖導聯定位準確率(%)=導聯定位準確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5)心電圖機操作流程合格率(%)=操作流程合格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6)心電圖采集患者隱私保護率(%)=隱私保護項目合格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7)除顫儀使用合格率(%)=除顫儀操作合格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8)除顫儀質檢合格率(%)=除顫儀質檢合格人數/全院臨床護士抽查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構建前后護士的基本情況 構建前后護士皆為女性,且在年齡、工齡、學歷、層級、是否為專科(心內科和ICU)護士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構建前后護士相關評價指標比較 構建前,臨床護士的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正確率(26.83%)、心電監護儀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率(47.56%)、心電圖采集身份查對達標率(31.71%)、心電圖導聯定位準確率(53.66%)、心電圖機操作流程合格率(57.32%)、心電圖采集患者隱私保護率(60.98%)、除顫儀使用合格率(73.17%)及除顫儀質檢合格率(78.66%)均低于構建后的59.49%、82.05%、96.92%、91.79%、95.38%、99.49%、97.95%、98.9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護理學一級學科地位的確立和落實,對護理人才專科化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7-8]。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復雜性,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患者病情的轉歸密切相關[9-12]。因此,構建心血管專科護理質控體系是很有價值的,一方面可使醫院的護理質控及培訓工作得以更為廣闊的延伸及拓展,另一方面可發揮心血管專科護士的作用,進一步穩固專科護士的職業定位[13-16]。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不僅對于心血管所在科室具有一定的影響,這種非常科學的系統,對于院內輻射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如提高臨床護士心電圖識別合格率、提高臨床護士心電監護儀參數的調節正確率等,并且利用專科小組在院內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使本院護士的心血管專科知識得以大幅提升等[17-20]。提高臨床護士心電圖識別合格率同時,也提高了心血管專科護士的職業獲益感。本研究結果顯示,構建前,臨床護士的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正確率(26.83%)、心電監護儀常用參數調節正確率(47.56%)、心電圖采集身份查對達標率(31.71%)、心電圖導聯定位準確率(53.66%)、心電圖機操作流程合格率(57.32%)、心電圖采集患者隱私保護率(60.98%)、除顫儀使用合格率(73.17%)及除顫儀質檢合格率(78.66%)均低于構建后的59.49%、82.05%、96.92%、91.79%、95.38%、99.49%、97.95%、98.97%(P<0.05)。
綜上所述,心血管護理小組質控體系的構建具有顯著性的院內輻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心電檢查的準確率與操作合格率,相關領域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施雁,王莉,孫曉,等.區域聯動提高基層醫院護理服務能力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11):8-11.
[2]陳琳,韓春俐.以等級醫院評審為契機促進臨床輸血管理持續改進[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7):2677-2679.
[3]付艷玲,李雪梅,胡海燕,等.一級質控在門診組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211-212.
[4]孫慧子,董曉明,沈麗娟,等.建立與完善電子病歷質控體系的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11):56-58.
[5]林偉連,吳偉.以“IBE”為特色的全鏈條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浙江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60-163,186.
[6]胡春鳳,鐘暉,王沙沙.周質控記錄表在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8,22(5):1001-1003.
[7]董運芳,李昊儒,閆曉麗,等.護理質量指標介導的精準質控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9):2550-2553.
[8]嚴彥宏,李雪梅,李湘,等.應用雷達圖分析不同質控方式對護理書寫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48-50.
[9]藺亞暉,夏天,楊國勝,等.醫療機構內心血管疾病標志物POCT質量管理[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9,42(5):328-332.
[10]董婷婷,剛婷婷.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及教學管理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7):694-698.
[11]藺亞暉,夏天,楊國勝,等.醫療機構內心血管疾病標志物POCT質量管理[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9,42(5):328-332.
[12]永厚.關于血液細胞臨床醫學檢驗的質量控制的探討[J/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8):60.
[13]胡丹青.基于電子病歷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預測[D].杭州:浙江大學,2017.
[14]夏雯.心血管護理實踐中引入風險管理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4):3419-3422.
[15]唐菊素,宋美燕.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及其血壓控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4):550-553.
[16]趙瑞,劉東英,衛莉,等.河南省某腫瘤專科醫院腫瘤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評價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3):1896-1899.
[17]崔怡,丁俊琴,張秀果,等.護理人員服務分級制度對護理服務質量影響的調查設計[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37(4):466-468.
[18]楊波,鄧維,胡春碧.重慶市精神科護理服務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2):282-284.
[19]蔡盈,胡蘇俠,羅雙,等.兒科醫聯體內應用信息技術建設護理同質化平臺的實踐與成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7):3509-3512.
[20]馬云紅,馬光蘭,劉立等.傳染病醫院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對患者服務態度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8,20(4):241-245.
(收稿日期:2020-03-11)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