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摘 要】目的:分析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護理中雙腔營養管的應用效果。方法:選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37例,進行一般腸內營養干預,觀察組37例,進行雙腔營養管干預,對比患者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淀粉酶、血清蛋白降低至正常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率5.40%(2/37)對于對照組21.62%(8/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201,P<0.05);觀察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腸內營養干預時,進行雙腔營養管干預時可有效提升腸內營養,改善腹脹狀況,減少并發癥和死亡率,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雙腔營養管;并發癥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ouble lumen nutrition tube in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 74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7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7 cases) for general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7 cases) for dual lumen nutrition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mylase and serum protein decreased to norm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40% (2 / 3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 = 5.201, P < 0.05) for the control group (21.62% (8 / 37); the mortalit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it is of clinical value to improve enteral nutrition, abdominal distention,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Key word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enteral nutrition; double lumen nutrition tube; complications
【中圖分類號】R7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重癥急性胰腺炎為嚴重急腹癥,有病程長和并發癥多的特點,患者病死率可達25%。腸內營養在國內外研究種均認為有良好效果,主要方式為經鼻胃管、胃造瘺管、鼻腸管、空腸造瘺管四種方式,但此種方式均會引發胃液無法引流問題,甚至會引發創傷,為患者生活造成不便。有學者提出雙腔營養管可有效提升干預效果,降低患者不良狀況[1]。為提升患者疾病干預效果,現選取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營養方式下效果,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本院7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齡22~82歲,平均年齡(54.65±2.59)歲,病程4~17d,平均病程(8.85±0.22)d,飲酒史12例、暴飲暴食史9例、其他16例;觀察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齡21~80歲,平均年齡(54.26±2.42)歲,病程4~16d,平均病程(8.60±0.31)d,飲酒史13例、暴飲暴食史9例、其他15例,基礎信息差異小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首先置入胃腸營養管進行減壓,之后注入中藥,腸道暢通后進行藥物灌注,也依據患者狀況進行藥物灌注。
觀察組患者為雙腔置管,進行胃腸道減壓,之后采用大黃水進行鼻膽管注入,大黃灌入腸道之后才采用丹參進行微循環改善。同時也于經鼻膽管內滴注,依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身體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臨床觀察指標變化,其中主要分析患者血淀粉酶降低至正常時間、住院時間、2周后血清蛋白水平。(2)分析患者并發癥狀況,其中主要分析患者嚴重腹脹、嚴重腹痛、惡心嘔吐。(3)分析患者死亡率,主要分析干預后3個月死亡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4.0軟件,χ2 檢驗患者計數資料(%、n),以t檢驗患者計量資料(),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觀察指標狀況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血淀粉酶降低至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對比患者并發癥狀況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率對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2.3 分析患者干預后死亡率
對照組:死亡7例(18.91%);觀察組:死亡1例(2.70%)。
觀察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為多發胃腸道疾病,患者常會出現代謝紊亂和營養障礙,進而使得疾病持續惡化,提升病死率。腸內營養干預時充分利用正常腸道代謝,更為符合患者生理需求,也可避免腸道菌群失調以及腸源感染所引發的各種問題,改善免疫功能缺陷[2-3]。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兩種干預方式效果。分析發現,雙腔營養置管時不僅可為患者提供自身所需營養,同時也可有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菌群失調以及水電解質失衡。由于雙腔置管時患者胃液得到有效引流,因此可最大程度降低胃酸刺激所引發的胰液素釋放,也可控制胰腺外分泌,延緩胰腺壞死,患者此時胰腺也得到有效休息因此血淀粉酶得已降至正常水平[4-5]。分析本次研究結果時發現,觀察組患者通過治療,住院時間和血淀粉酶等臨床觀察指標均更優P<0.05。此種狀況和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得到改善,有重要關系。同時分析患者并發癥率時發現,觀察組患者各并發癥狀況更低P<0.05。提示可知,由于患者通過治療胃酸刺激得到降低,且水電解質也恢復平衡,因此各指標恢復正常更優。同時分析患者治療后死亡率時發現,觀察組患者死亡率更低,此種狀況和患者營養吸收良好,同時身體狀況得到提升因此治療效果更好,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雙腔營養管護理時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改善住院時間等指標,也可控制惡心嘔吐等并發癥以及死亡率,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朱麗萍, 張占香.兩種鼻空腸營養管置管方法在急性重癥胰腺炎腸內營養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 2016, 45(16):1962-1963.
徐桂蘭.經鼻空腸管早期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2016, 29(28):146-147.
肖萍.鼻腸管在急性重癥胰腺炎腸內營養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3):3305-3306.
李娜, 趙春光, 張桂香.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三腔營養管與螺旋胃管給予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 2016, 22(5):30-34.
孫思思, 丁文娟, 潘建蘭.早期腸內營養耐受性管理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壓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8(1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