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 孫東瑞
摘 要 隨著我國近幾年來不斷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使得關于農村的貧困問題已經取得良好的轉變和發展。但是這只是改善農村貧困問題的一方面,根據目前的現狀,只有大力發揮農村社會保障的作用,將這兩者有效的銜接在一起,才有助于完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戰。
關鍵詞 農村 社會保障 精準扶貧 銜接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7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rural poverty has achieved goo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is is only one aspect of improving rural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ly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and effectively linking the two together can we help to complete the battle of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Keywords rural; social security;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cohesion research
自從改革開放開始以來黨中央政府就非常重視農村地區的貧困問題,因此關于農村貧困問題的一系列反農村貧困政策相繼出臺,以期能夠改善農村的貧困的狀態。雖然有些成效,但是所需時間太多并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特定地區和人才的貧困問題。
1 農村社會保障與精準扶貧的相關概念簡述
1.1 農村社會保障
一直以來,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對象都是城鎮居民,而農村居民卻成為了社會保障制度的邊緣地帶。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黨的十七大會議更是明確表現出了黨和國家要發展農村社會保障的決心。現今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農村社會保險,它也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其中涵蓋了養老,醫療以及工傷等各種保險。(2)農村社會救濟,是指國家或者民間的社會團體通過資金或者其他的服務手段,對于農村的貧困人口、家庭給予的一種農村生活最低標準線的救濟。由于其主要的救助對象是五保戶,因此簡稱為農村低保。(3)農村社會福利,主要是指對于不在以上兩項救助范圍內,但確實存在實際的生活困難的對象,提供其他的保障和救助措施。主要的人物對象一般為孤寡和病殘者,因此還會開展娛樂性的活動,以及上門的復建和康復的服務等。(4)農村社會優撫,是指針對農村戶籍的軍人的撫恤和退伍軍人的安置實行優待與優先,以及對于其家屬進行一定的救助的制度。
1.2 精準扶貧
所謂精準扶貧就是針對不同的貧困地區和人民,利用科學和實際的地域條件等的運用,對于幫扶的貧困對象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精準的幫扶措施,以此使需要幫助的貧困人民“摘”掉貧困的帽子。精準扶貧這一政策的概念,于2013年被首次提出來。于次年5月,國務院關于扶貧的領導小組第一次發布了關于進行扶貧開發的通知。其內容詳細的對我國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說明,并展開了下一步精準扶貧工作的方向,以及未來的總體布局。
2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對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的積極力量
(1)養老保險,支撐著精準扶貧工作的可持續性。受我國傳統封建文化的影響,在人們心中一直存在著一個觀念,那就是“養兒防老”。雖然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老百姓的思想不再如以前一般封建,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養兒防老的思想還是很重。以農村的貧困家庭為代表,老一輩人都把自己的養老放在了兒女身上。這就導致了年輕一輩人身上的擔子特別重,并且為了照顧老人,他們無法走向外面的城市,去尋求更好的工作崗位和賺錢的機會。這樣也就使得貧困會走向一個死循環,一代傳一代。但是在有了養老保險之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現象,老人們可以通過保險獲取一定的養老金,以此來緩解年輕人身上的壓力。也可以使年輕人能夠沒有后顧之憂,在城鎮中尋找到謀生的手段,借此來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實現脫貧的可持續性發展。
(2)醫療保險,精準扶貧的基礎性保障。在農村貧困家庭和人口當中,促使他們“戴著”貧困的帽子的占比最多的原因就是因為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他們走向貧困。并且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貧困農村地區來說,農民想看病也是十分困難的,久而久之,小病也就拖成了大病。但是農村的醫療保險制度,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杜絕農村家庭或者人口在因病入貧的現象出現。
(3)低保制度,精準扶貧的兜底性保障。在農村的貧困人口中有著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由于先天的或者后天的生病,意外或者是事故造成的殘疾,和年老失孤,以及其他的確有困難,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對于這一部分的貧困群體,低保制度將會對他們進行最低的生活保障,使他們自身的溫飽不成問題。
3 農村社保與精準扶貧的銜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1)當地政府的財政困難,不足以支持。各個地區政府的稅收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聯,經濟發展水平好的,自然稅收較多,反之則少。而根據數據顯示,在經濟落后的地區,當地的貧困人口規模往往很大。對于精準扶貧來說,是需要很大的財力支持的,所以這會在無形當中給當地政府的農村社會保障帶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2)扶貧政策的消極影響激增。在扶貧計劃當中,理論上貧困人員應該慢慢的減少,但是實際上每年享受農村最低社會保障補助的人卻越來越多。而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勞動能力,依靠自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農村的最低社會保障金額正在逐年上漲,導致許多人想通過此機會不勞而獲。還有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在享受低保制度待遇的人中,有一些人雖然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摘取貧困的帽子。但是因為不想失去低保制度而帶來的其他隱形福利,以及還有些人就是單純的不愿工作等,寧愿使用低保,也不愿意脫貧致富。
(3)政策銜接的成本較高。精準扶貧的政策目前來說還是屬于新政策,和以往的扶貧政策有很大的不同。想要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成功,需要很大的財力支撐才能完成。
4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精準扶貧的有效銜接的措施
(1)建立具有差異性的社會保障金的分配機制。想要準確的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第一步便是要準確的識別在農村地區的低收入人口的數量,以及其中的構成比例。這是因為在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群體是沒有或者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的,所以這一部分群體如果想要脫貧,最主要的辦法還是要依靠農村社會保障的低保制度。因此,政府要確保貧困人口中喪失勞動力群體的數據的準確性,使得在低保制度中發放的保障金額足夠。同時政府還要根據各個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貧困人口的規模和當地政府的財政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和科學的差異性資金投放。要確保重點的貧困地區的保障金和其貧困人口達到正比,進而使反貧困的攻堅戰可以順利開展。
(2)提高農村人口參加保險的意識和積極性。在上文,筆者提到過在農村地區有很多的貧困人口都是因為疾病才導致家庭的破產入貧的。以及由于在農村當中的年輕人由于養老的重擔,導致原本就貧窮的家庭就更加貧困。其實這些問題,農村社會保障中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能夠很好的解決。對于重大疾病等問題,醫療保險對于參保人能夠報銷其住院費和手術費的百分之七十。這對于精準扶貧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農村人口的參保率是非常低的。這也就間接的導致了貧困人口的數量增加,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政府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當地農民的參保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參保率。可以利用村委會的喇叭進行廣播宣傳,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下鄉宣傳講座,以及借助電視臺,廣播頻道的宣傳等。借用這些機會,讓農村百姓明白參加保險的重要性。
(3)創新扶貧的新模式,保障扶貧項目的資金流通。在精準扶貧的脫貧項目當中,由于開發和貸款所需的金額比較大,為了不使項目失敗,對項目申請者條件的審查比較嚴苛,這也就導致了有一小部分的貧困者不能借此機會擺脫貧困走向小康。因此,我們可以把貧困人口分為主要的兩大類,前者為可申請扶貧項目者,后者為不可申請扶貧項目者。對于后者我們就加大救助力度,以此來保證他們正常的基本生活需求,達到有病能看,有學可上。對于前者,我們要幫助他們進行項目的開發和發展,并且確保他們的項目金額足夠支持整個項目的前期運作。同時在進行項目金額的發放時,一定要對扶貧項目經過一定的科學、合理的思考,然后進行實踐,千萬不要盲目的進行,否則將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4)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實現真正的精準扶貧。利用信息大數據的平臺,可以實現全國各個貧困地區的貧困數據聯網,他們脫貧的方式方法可以借鑒給其他貧困地區的政府。不但如此,還可以使政府工作人員更加精準的識別出哪些是需要幫扶的貧困對象,并將其貧困人員的家庭情況,家人的教育經歷,生活困難,本人及其家屬是否存在重大疾病等數據納入到數據平臺當中,不但可以加強貧困人口數據的動態管理,還可以及時的為他們提供必須的幫助。
(5)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進行合理的開發。我國有一句古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在貧困的農村地區脫貧的這條道路中,也可以借用這句話。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發旅游業,以及自然資源發展新型農業。擴大當地的經濟產業,以此來達到脫貧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過分的開發,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或者失衡。
5 結語
現今在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些許問題,怎樣更好的實現精準扶貧的政策,并將這兩者更好的銜接在一起,發揮更好的作用,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當中多加以思考。
參考文獻
[1] 李彤云.農村社會保障與精準扶貧的銜接分析[J].農家參謀,2020(07):29.
[2] 吳煒.農村社會保障與精準扶貧的銜接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9(05):109-113.
[3] 吳海濤,陳強.精準扶貧政策與農村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機制[J].農業經濟問題,2019(07):47-55.
[4] 李迎生,李金珠.走向一體化的反貧困政策框架——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銜接的路徑與趨勢研究[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9(04):64-73.
[5] 聶文峰,于榕.我國精準扶貧與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7(04):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