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強
一、加大普惠性減稅力度
現行小規模納稅人優惠政策,對月銷售額10萬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這項政策的受益對象是微型企業,沒有覆蓋到量大面廣的小型企業。建議對月銷售收入30萬以下的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現行的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年所得額不超過100萬,按25%計稅,按20%征收;年所得額超過100萬,不超過300萬,按50%計稅,按20%征收。建議將年所得額由100萬擴大到200萬,按20%計稅,按20%征收;將年所得額超過200萬,不到500萬,按50%計稅,按20%征收,擴大小型微利企業受惠面。
同時取消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的限制,因為這條限制違背了就業優先政策。
二、下決心繼續降低養老保險費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2018年我國稅費指標在190個經濟體中排名114位。我國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費是其利潤的68%,印度為60.6%,德國為49%,日本為40.9%,美國為44%,世界平均水平為40.9%。與一些大型經濟體比較,我國企業稅費負擔很重。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費(除增值稅外)是其利潤的68%,其中各類社保繳費占利潤的比重為48%,其他稅費20%。由此可見,企業稅費負擔重的部分是社保繳費。在各項社保繳費中,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最高的。因此,要降低企業成本,實現高質量發展,降低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是一項重要措施。職工養老保險費率比較高,是還歷史欠賬造成的。因為在計劃經濟時期沒有養老保險。當年,為了推動國企改革,設立了養老保險制度,讓企業負擔轉移到社會。這些國企的退休職工之前并沒有繳費,為了解決歷史問題,就要把他們挪到養老保險體系中視作繳費,讓養老保險金支付其養老待遇。這一歷史負擔是現在繳費率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讓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下來呢?我們建議將歷史欠賬用國有資產來解決,在沒有歷史負擔的條件下重新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實現精算平衡。
三、落實支持創投基金發展的稅收政策 激勵創投行業健康發展
應該大力支持創業投資行業,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是小微企業初創期融資的主要渠道。當前,稅負高、重復納稅以及征管方式等問題已成為阻礙創業資本集聚、掣肘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國家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創投行業對推動“雙創”的重要意義,理解創投行業的發展規律,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對創投行業的稅收征管進行系統性、結構化改革。
1.建議取消增值稅,避免重復納稅。目前創投企業減持的投資企業的股票所得收益需繳約6.4%的增值稅及附加,這是在投資收益應繳納所得稅之外的加征稅項。由于創投企業大多采用合伙制,無生產經營活動,抵扣項很少,計征的增值稅實質即所得稅,造成重復征稅。歐美等發達國家尚無對創投企業的變現環節征稅的先例。
2.建議稅收優惠與投資期限掛鉤。投資期限越長、稅率越低,鼓勵長期投資。按照國際慣例,如美國政府鼓勵長期投資行為,投資企業投資人獲得的投資期限超過一年的收益分配被認定為“長期資本利得”,享受15%-20%的優惠稅率,一年以內的投資收益,按照普通的所得稅率,最高達37%。建議對不同期限的投資采用差別優惠稅率,比如投資期限不超過3年的按照5%-35%超額累進稅率征收,3年以上5年以下的按采用20%的稅率征收,5年以上8年以下的采用15%的稅率,8年以上采用10%的稅率。
3.允許創投機構向稅務主管機關自行申報項目損失,也可允許創投企業聘請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鑒證報告,經稅務主管機關認可后,可作為創投機構確認股權損失的合法依據。
四、完善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
《中小企業促進法》第四十條規定,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制定中小企業政府采購的相關優惠政策,財政部于2011年出臺了《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規定政府采購計劃編制工作,制定向中小企業采購的具體方案,特別提出應當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目前,法律規定要求的采購單位和部門預留30%預留份額沒有真正落實,廣大中小企業沒有享受到這一政策優惠,基本都是事后統計,采購項目結束了再去統計,說中小企業中標的份額達到了30%。應該從預留編制環節入手,留出30%份額給中小企業,如果預算沒有預留30%份額,就不能通過財政預算審核,不能上報各級人大批準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