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8-152-01
摘 要 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應強化人力資源管理,要建立健全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以崗位價值為依據,以業績為導向,參照勞動力市場工資價位并結合企業經濟效益,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工資水平,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合理拉開工資分配差距。
關鍵詞 混合所有制 深化改革 人力資源 激發內生動力
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就需要不斷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在員工績效、激勵政策、薪酬制定、職工發展等方面入手,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重點抓好人力資源管理,通過開展人力資源管理改革,來助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目標按期實現。
一、國有企業混改應建立新的績效管理體系積極探索激發企業活力的薪酬制度
1.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改革本質就是要改變舊有的薪酬支付理念為現代薪酬支付理念:改身份付薪為以職位付薪、改級別付薪為以能力付薪、改年功付薪為以績效付薪、建立市場為主的付薪理念,員工薪酬則要依據市場水平和企業承受能力采取不同的薪酬策略[1]。
2.混企改革中,要建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管理辦法,探索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的“去行政化”和市場化改革。改變過去企業行政化管理、按職務級別定薪酬的辦法,企業負責人績效年薪不再與行政級別掛鉤,不設固定分配系數,根據崗位職責、業績貢獻,由企業在薪酬總額范圍內自主分配,合理拉開差距。
3.國有企業在混改過程中,要著重解決企業員工人心惶惶的問題,積極探索新的績效管理體系和薪酬制度,這就需要國有企業在混改過程中,要把企業經營理念和國企較為完善的職工權益維護機制結合起來,企業發展為了員工,企業發展也必須依靠員工,這就要求在混改過程中,企業發展成果應由員工共享。國有企業實行混改機制的變化,將國企與民企的企業文化進行了有機結合。
二、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增強企業競爭力運用市場行為強化人力資源管控
1.國企混改要建立集團層面的中長期激勵機制,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產業鏈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混企員工要采用“績效股”模式。員工持股采取動態化管理的“績效股”模式,實行績效考核,按“效”行權,有進有退:績效股對應的是持股員工為企業做出的“績效貢獻”,屬于增量資產部分;與企業經營業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相關考核指標直接掛鉤,根據具體動態變化進行定期考核,按照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經營業績報告,定期發布績效股的動態信息。
2.企業混企應確保員工與外部戰略投資者增資持股、同時進入,增資價格完全相同,從而將內部員工、混改企業與外部戰略投資者的權益“捆綁在一起”,使新老股東、參與各方成為“利益共同體,行動一致方,戰略合作者”。混改中實現身份轉人員,完成項目后績效上浮15%,同時,在公司實現盈利并有超額利潤的基礎上,持股員工可按照各部門考核標準參與年底分紅[2]。
3.員工改制方面,要實現對資源分配、經營目標、薪酬激勵、市場行為為引導的管控,來建立市場化人才的機制。將依據混改工作推進情況,結合公司生產經營工作實際,全方位地評估核心員工持股、分紅激勵等不同模式的中長期激勵方式的適用性,逐步探索、建立健全以激發科技、經營人才活力為導向的中長期激勵機制。
三、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混改用人制度建立員工合理流動機制從而適應市場化用工制度
1.國企混改要在優化股權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市場化的用工機制和工作氛圍,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員工與企業之間由原來簡單的雇傭關系變為更復雜更緊密的利益相關者關系,員工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和風險共同體。短期激勵和中長期激勵約束都與績效掛鉤,獎懲相互匹配進一步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競爭意識[3]。
2.在實踐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一般都結合落實董事會職權等改革工作,積極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改革,為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探索了核心要素,積累了經驗。國有企業要積極探索市場化選聘和管理經營管理者,實現市場化選聘與契約化管理相銜接、責權利盡可能相統一的改革目標,初步探索了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核心要素,激發了經理層工作的積極性。
3.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既是適應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的舉措,也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了條件。要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國有企業員工能進能出的合理流動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企業探索完善市場化勞動用工制度提供了良好契機。
四、結語
當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在混企改革中,在人力資源改革方面要基于增量效益基礎上的強化激勵,致力于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平臺,通過組織化績效政策、激勵措施、薪酬改革、職工發展、培訓就業、高端人才訪聘等模式,構建市場化用人機制,制定與市場接軌的薪酬體系,重構更加市場化的薪酬制度與激勵約束機制,以此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綦好東,郭駿超,朱煒.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動力、阻力與實現路徑[J].管理世界,2017(10):8-19.
[2]郝陽,龔六堂.國有、民營混合參股與公司績效改進[J].經濟研究,2017,52(3):122-135.
[3]劉奇洪.對實行混合所有制的顧慮[J].中國經濟報告,2014(0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