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曄 王美麗 余靜學



日前,記者走進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保┚频陮I云南班,只見教室里課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地面干干凈凈,講臺一塵不染,連粉筆盒都擺放得端端正正。該班班主任丁晶星介紹說:“學校針對教室的衛生要求制定了相關制度,比如講臺上只能放粉筆盒和黑板擦。下課后,值日生要按照酒店的標準,把講臺重新擦一遍?!?/p>
學校坐落在莫干山腳下,是浙江省首批中職教育名校建設單位。多年來,在“鑄劍”文化引領下,該校構建了以“鑄劍”精神為核心思想,以“崇尚勞動、融合匠心”為兩個導向維度,以“培育師生精、誠、勤三大勞動品格”為終極目標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鑄劍”勞動教育體系,以系統、扎實、有效的勞動教育盤活了教育資源,詮釋“劍氣匠心”,實現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技和以勞勵志的育人目標。
以勞樹德,活動先行
相關文件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
勞動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獨立自主、勤勞儉樸、艱苦奮斗的高貴品質,形成樂觀向上的積極品質,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根植于心,這與學校“鑄劍”文化中“誠以修身”的育人思想不謀而合。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以活動為載體,堅持“以勞樹德”,設置了“道德實踐周”,以培養學生勤儉、奮斗、創新和奉獻的勞動精神?!暗赖聦嵺`周”要求每位學生都參加,讓學生通過出力流汗,體會勞動的意義,珍惜勞動成果。這項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目前, “道德實踐周”活動已經開展了8年,累計共有250多個班級,近萬名學生參加。
此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堅持做到活動“月月有主題”,一系列充滿現代氣息、貼近學生興趣愛好的特色活動吸納了眾多學生的參與,活動涉及體育、藝術、實踐等方面,且每月的主題活動形式新穎、內涵豐富。學生以社團為載體參與到校園活動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還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同時也提升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僅校內的勞動實踐進行得如火如荼,校外的活動也熱火朝天,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寓教于勞動。在浙江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第二十一屆中國遙感大會等重要活動中,學校的學生們活躍在后勤、禮儀、安保、宣傳等崗位上,就像巨輪上的螺絲釘,盡管工作很辛苦,但是他們選擇了值守、堅持,沒有放棄、回避,意志得到了磨煉,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勞動風采,彰顯了當代中職生的時代風貌。
以勞增智,知行合一
人類勞動是由主觀意圖、思想認識和身體掌握工具進行的客觀活動組成的,是智力和體力的結合體。實施勞動教育有助于深化學生理論知識,促進學生智力發育,實現“以勞增智”。
學校堅持以頂層設計引領勞動教育全系統建設,科學打造德育評價機制,全方位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對標“精、誠、勤”三大勞動品格的培育,實施校本勞動教育課程改革,打造了“技能精(金)、修身誠(橙)、立業勤(青)”三色模塊課程體系,其中“金”對應技能學工課程,“橙”對應生活學農課程,“青”對應拓展學創課程。同時,學校依托道德實踐平臺,圍繞“金”“橙”“青”三大模塊,升級道德實踐周活動,周一到周五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金美校園”值周活動;周六、周日組織開展“橙心橙意”志愿勞動和“青青家園”家庭勞動,從而點燃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誠實勞動的火種。
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接受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創新務實的工匠精神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學校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充分利用開展勞動教育的理念優勢、技能優勢、師資優勢和校園氛圍優勢等,把勞動教育全方面融入課程教學、學生管理、文化建設、德育管理、社會服務等環節中,在師生中營造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氛圍,形成學校重要的文化內核。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在團隊合作、身心素養、深化責任、創新創業和崗位勝任方面的能力和素質也得到了提升。
學校在課程上建立了“鑄劍”文化系列課程體系,既有理論課程,也有實訓實踐課,包含了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人文素養課、知識拓展課、社團實踐課、“三創”課程及社會實踐課程等,堅持理實合一,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與“鑄劍”文化系列課程相適應,學校組織教師開發了《“劍有道、行有規”——德清職業中專導讀》《“書劍情懷”——德清文化與名人》《“劍行天下”——技能成就命運》等30多種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以滿足不同學生“錯位發展”的個性化需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更有利于其發展的條件。
以勞強技,雕琢匠心
“有‘手的‘支持,才有‘技的存在。想要學好技術需要在身體力行的勞動中不斷磨礪,這和磨劍一個道理?!睂W校黨委書記、校長周武杰點明了學校的勞動育人觀。
“作為一名導游,我要主動保護游客的安全;作為一名前臺,我要做到熱心、耐心、周到;作為一名酒店服務人員,我要增強服務意識?!泵磕?,在參與莫干山民宿實習期間,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深有體會,實習實訓的過程就是動手勞動的過程,是職業體驗的過程,更是技能不斷精進的過程。
學校自2006年成為“全國職業教育半工半讀試點院校”以來,不斷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還讓學生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
2012年,學校在政府部門、學校、企業“三元合一”的“333”模式管理體系下,成功構建了集課程教學、專業實習、能力展示于一體,職業認知、職業培養、職業實踐(三段)和知崗實習、輪崗實訓、頂崗實習(三崗)學生能力與企業需求對接(三層)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同時,配合“專業教育+職業技能+就業指導+創業文化”四位一體的“三創”教育模式,以考專業技能證書促進技能訓練,以政校企合作促進實際操作能力提升,培養學生敬業守信、團隊合作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成為受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
學校和企業共同為每個專業的學生選擇6~7個核心崗位,實施輪崗實習,時間安排為前半年輪崗,后半年跟師傅定崗培訓。學生在輪崗實習中,了解到和專業相關的多個崗位工作內容,為日后就業打好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有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時間,也有在企業實踐訓練的時間,短時間內實現了技能和素養的雙提高,成為具有較高核心素養的綜合型人才。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學校還構建了科學、完整的“技能磨礪體系”,每周開展技能量化達標活動,每學期開展技能水平測試,每年開展“面向人人”的師生技能比武活動,并建成了優勢項目技能大賽學生和教師梯隊,采用校內雙線評價,逐步形成包含“鑄劍新星(生活勞動之星)、磨劍文星(田園勞動之星)、礪劍紅星(技能勞動之星)、亮劍明星(創新創業勞動之星)、學劍功星(志愿勞動之星)”的五星技能評價機制,對學生課堂表現與技能水平進行立體評價,營造出“樂于學習專業技能,努力掌握專業技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樂學、會學、巧學”的學習理念,讓學生“勞有所得”,成長為身心素質優、專業技能優、文化基礎優、職業素養優、發展潛力優的“五優”人才。截至目前,學校的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了20金15銀的好成績。
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建立了學生核心素養測評與認證中心,引入了一套學生核心素養培訓課程,并邀請企業對指導教師進行培訓,將個體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素養要求與企業用人單位對中職生職業素養的現實要求相統一,進一步確保了人才培養質量。
以勞勵志,以志育人
對于學校“鑄劍”文化中“勤以立業”的要義,周武杰校長有如此闡述:“勤,是勞動的本質要求。勤以立業,是希望學生們無論是面對學業還是職業,就業還是創業,都要做到勤勉盡責”。
學校是“浙江省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項目試點學校”,勞動教育成效顯著。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品質,一方面,不斷深入學習貫徹并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相關文件的要求;另一方面,幫助新時代的中職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出了一批批強身心、講文明、善勞動、強技能、能合作、愛創造的“陽光特質”現代中職生。
學校立足全縣,幫助德清縣域內中小學生了解職業內涵,以及有目標地規劃人生,創新提出了“以勞勵志”理念。在2017年,學校依據德清縣教育局的相關文件要求,成立了德清縣初中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依托完善的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推出了5大模塊15個體驗項目,安排30位專業課老師全程參與、指導,緊緊圍繞“六個一”要求(選擇一個項目,樹立一個理想,扮演一個角色,養成一個習慣,收獲一個心得,明白一個道理),為全縣初中學生提供專業、系統、科學化的職業體驗和指導服務,營造濃厚的勞動文化氛圍,促進中小學生在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依托體驗拓展中心,學校對在校生自高一開始就啟動中職生生涯規劃課程,從學生入學開始指導他們認知專業,規劃好職業生涯,重點從專業選擇、課程選擇、升學與就業選擇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確保學生學習穩定性明顯提升,入職后在崗穩定性也大大提高了。
辦學30多年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2萬多名高素質技能人才,累計培養出11名行業技能大賽金牌選手;500多人獲評省、市、縣杰出青年、創業能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有超過20%的學生成長為德清縣各企業的管理中堅與技術骨干,并涌現出沈新浩、佘國興等一大批自主創業的明星。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承載著新的使命,最大程度地彰顯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新時期,在勞動教育的潤澤下,學校生機勃勃,教學相長,成效突出。今后仍將繼續深入發掘勞動教育新內涵,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成為德清乃至浙江省經濟騰飛的有力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