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玲
摘要: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用信息技術,有效調整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及時打破傳統的教學局面,使得孩子們積極思考、大膽想象、探究實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后續的教學活動充滿期待。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會讓課堂煥發活力,教學實踐更加精彩,更多幼兒產生了學習知識、交流合作的積極性,直接降低活動難度,教學工作必然取得最優化效果。鑒于此,本文特意分析了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育;有效應用;分析思考
引言: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信息技術的推廣價值越來越高。幼兒教育時期培養幼兒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至關重要,以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及個性化的授課手段,成功開啟他們的智慧之門,促使幼兒真正愛上學習,樹立正確三觀,明確未來的發展目標等,在和諧互動關系的影響下,幼兒教育質量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滲透指日可待。下面,筆者就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關于幼兒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總結分析。
1、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入園適應問題
新生入園時期,孩子仍對家長有著強烈的依戀情緒,他們會以哭鬧的方式表示不滿,對于陌生環境也有一定的恐懼感,很難安靜下來、配合老師活動。這時候,幼兒教師就可結合不同幼兒的不同表現,利用多媒體、攝像機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的情緒,釋放內心的壓力等[1]。如:觀察到一些幼兒哭鬧不停,教師可以播放《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曲子“我上幼兒園”這首歌,成功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放松下來,認真聽歌,并且觀察周圍環境,更好地適應陌生環境。緊接著,教師可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幼兒:“小寶貝,你看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好玩的嗎?那我們一起聽好聽的歌,你說好不好呀?”“小寶貝,你看老師這里有一部好看的動畫,要不要跟老師一起來,好不好呀?”“寶寶,老師要來給最聽話的小朋友拍照片,來,我們看看誰是最聽話,最乖的寶寶。”“哇,寶寶真聽話,還會拼積木啊,真歷害!來,我們一起拍張照片吧,哇,真好看!”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已被轉移,停止哭鬧后主動配合老師的下一步安排。
2、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幼兒學習視野
在傳統模式的課堂教學當中,大部分教師會將書本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重點,但在書本當中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且較為死板,幼兒不僅無法提起學習興趣而且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而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立體,使幼兒獲得更為全面的感官體驗,這對幼兒學習視野的開拓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向孩子展示出全新的教學空間,通過視頻和音樂的幫助,對豐富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在這種教學情境當中,很多幼兒考慮不到的內容都會在場景當中得到展示[2]。如:很多幼兒對于大海都沒有什么具體的印象,盡管在書本當中針對大海設計了相應的繪畫插圖,但幼兒通過插圖并不能感受到大海的波瀾壯闊,而利用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將大海真實地展現在幼兒面前,甚至可以展現海底景觀,讓幼兒感受魚兒們在海中自由自在的游動,在拓寬幼兒視野的同時,使其想象力得到有效的激發。而為了防止單一的課本內容對幼兒學習興趣造成影響,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講解一些幼兒較為感興趣的知識,但要注意所選內容應該富有趣味性且與幼兒學習存在直接關聯,利用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很好地滿足幼兒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并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大量的教學資源,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3、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幼兒創造能力
依據學前階段幼兒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情景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動物的雨傘》教學目的是引導孩子熱愛小動物,理解動作,爬,飛,舉,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相關的課件:森林里,下雨了,小燕子,小雞,烏龜,瓢蟲,松鼠,螞蟻,青蛙都急的團團轉,它們都在想辦法躲雨。教師可以去試著提問幼兒,下雨了這些小動物要如何躲雨呢?有趣的多媒體畫面會將幼兒帶入到森林下雨的情景中,幼兒會發揮想象,開動思維,在教師引導下,模仿小燕子飛到樹上,小烏龜縮進龜殼,小松鼠舉起大尾巴躲雨的動作。然后讓幼兒通過課件的內容討論其他小動物該怎么躲雨,理解并模仿爬,飛,鉆,舉等動作。通過課件上小動物在雨中驚慌失措的神情教會幼兒熱愛小動物,給小動物設計雨傘。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家園共育體系
“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明確強調幼兒園、家庭及社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三者之間的協調、交流,形成合力,支持幼兒更好地學習與發展[3]。以傳統家園聯系平臺為基礎,增添更多內容將其完善。如:班級每月、每周及每學期教學計劃可以通過家園聯系平臺與家長分享與交流。在開展各類活動之前可以通過該平臺事先通知家長,讓家長提前準備,并積極配合幼兒園活動。另外,幼兒園舉辦大型親子活動、開放日等活動時,必然會有一些家長由于私事無法親臨現場,則可以通過相關平臺實現在線直播或者分享活動精彩瞬間,彌補家長的遺憾。不斷豐富欄目設置,為家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現階段,微信群及微信公眾號是推進家園共育、拉近家園距離的主要渠道。微信傳播非常便捷,而且交流非常靈活,能夠推送一些有關幼兒園風采的精華內容。微信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家長。如: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欄目,結合家長需求完善相關功能,可以設置育兒保健欄、幼兒食譜欄等;善于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投票功能,讓家長對幼兒園各類管理、幼兒教師教學等方面進行多元化評價,同時可以對幼兒園新發起的項目必要性進行投票,以民主方式提高幼兒園管理效率與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之,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幼兒教育教學中,不但能夠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快樂成長,還能夠滶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培養探索精神,擴展幼兒的思維空間,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 羅小雅.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未來英才,2019(11)300-301.
[2]?? 黃海洋.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8(04)55-56.
[3]?? 楊真真.幼兒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研究[J].廣東教育,2019(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