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彩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發展,教育信息化進程也在不斷推進,日益深入。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加入3D教學視頻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以便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立體結構,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提升對3D教學視頻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3D教學視頻;信息技術;課堂
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加入3D教學視頻進行教學,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同時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記憶的深度,從而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
一、國內外應用3D教學視頻的現狀
目前,國內外已經開始探索3D視頻在教學中的應用。有些學校建立了3D教室,探討3D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觀看3D視頻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國外高度重視3D視頻資源應用于教學領域的研究和實驗,如在美國Ocoee中學,將3D技術帶進Ocoee課堂實行3D教學,巨石谷學區和謝爾頓學校已完成裸眼3D視頻在教育中的應用實驗;英國的“3D classroom”已經被認為是學校的標準配置;在荷蘭,作為一項應用于未來學校的技術,應用于教學的3D DLP投影儀已經在阿姆斯特丹的三所學校里被試用于8-12歲學生的生物教學。在這些國家,教師們認為借助形象真實、生動易懂的3D視頻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教師對3D視頻教學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比交互式平板教學效率更高,且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清晰生動的視頻演示,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內容,并且記憶更加深刻。
在國內,3D教學視頻使用環境還比較薄弱。由于對3D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許多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成熟,特別是針對3D視頻在教育領域的研究較少,而3D視頻資源的開發制作以及使用環境則少之又少。3D以視頻的形式出現在廣告、影視、游戲等領域較多,教師和學生大多數接觸3D視頻基本上是在校外生活中,在學習方面極少體驗到3D視頻帶來的視覺享受以及學習優勢。
二、3D教學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勢
1.變革教學模式
目前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基于課堂教學實施講解,一種是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之后由學生上機操作,另一種是教師一邊進行教材講解,學生一邊進行上機操作。這兩種教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會因為好動貪玩的特點,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無法專心聽講,因此會忽略教師一些操作內容的講解過程。致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這也會增加教師教學難度。在這種教學情況下也無法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發展。教師還會使用教師端軟件來對學生計算機進行控制,利用這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觀看完教師講解之后自行上機操作。但是這種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講授內容相對較多,學生無法對其全部掌握,因此會降低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將3D教學視頻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來屬于教學模式新的變革,把沉悶枯燥的理論講解教學變成了影音結合的3D生動視頻,這為當今的教育教學模式注入新鮮的血液。3D視頻的立體性和真實性較強,能夠生動、準確地把事物的形態及其發展變化通過視覺和聽覺形象直觀逼真地呈現出來。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對3D教學視頻的使用能夠讓教師操作中存在的難點通過視頻形式展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吸收。還能保持學生長時間的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對課程內容記憶猶新,還能夠促使學生責任學習自覺性的增強,強化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師教學積極性
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學校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給予了極高的重視程度,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為學生未來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對學生自身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進行衡量。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引入3D教學視頻,能夠讓教師基于自主學習形式對學生進行要求,進一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因為3D教學視頻主要是影音結合,能夠將一些操作模式轉換成視頻形式,這種教學資源比較生動形象,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自主學習,自主記憶、摘記、標注等,這種自主學習與傳統的理論講解強加到學生身上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自主學習是發自學生內心主動的內驅動力——我要看,學生參與活躍度百分之百,這是自發的精神力量,也符合學生好動、好動、好奇的天性,而不是教師理論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而且這種被動式灌輸,學生未必接受。學生在專注觀看視頻的過程的同時也是在對自身疑問尋找答案,根本不需教師大費口舌的講解,學生在這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發展。這種自主學習在受到感官刺激之后,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變得高效。教師可以根據以上特征進行正確引導,將3D教學視頻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使用不斷講解的形式來強調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對3D教學視頻進行引入之后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重難點轉化為視頻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練習,對重難點充分吸收,最終高效完成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更好地夯實信息技術知識點。
三、信息技術教學中對于3D教學視頻的應用案例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3D教學視頻屬于新型的教育輔助資源,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使用3D教學視頻,其可行性得到了廣泛認可。下面就以紅綠燈前-制作逐幀動畫為實際課程案例來對信息技術中3D教學視頻的應用進行分析。
1.課前準備,問卷調查
紅綠燈前-制作逐幀動畫是六年級上冊第三課的內容。課前,教師可以提前要求每個學生看一場自己感興趣的3D電影并填寫問卷調查表,如:你認為,3D電影和其他電影的區別在哪里?在觀看3D電影過程中,你是否有“3D暈眩癥”;你認為當前3D電影市場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并請你提出寶貴意見。通過問卷調查表的反饋信息,教師要知道同學們對3D教學視頻的接受程度、身體的適應程度、能接受的3D教學視頻的時長等。問卷調查表所提供的反饋信息有助于教師根據學校具備的校園文化和設備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課程進行合理的重組,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2.制作逐幀動畫
學生在上一課體驗了flash軟件,初步學會用flash畫圖之后,開始讓學生學習制作逐幀基本動畫。首先在課堂上播放澳門回歸倒計時動畫以及澳門社會欣欣向榮的精彩畫面精彩畫面,引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沖動。學生觀看完動畫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對比上一節課的習作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之前的作品都是靜態的,只是單一的畫面,現在的畫面是活動的。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入本節課主題:紅綠燈前-制作逐幀動畫。接著請學生自己閱讀內容,自主學習,初步了解制作過程,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并寫下筆記。之后教師再播放制作逐幀動畫過程的微課,微課播放之前教師提出要求,快速記下幾個關鍵操作命令,并快速精煉記下操作流程。學生觀看之后自己上機練習,教師也可以一名學生當小老師進行演示和示范。
3.播放3D視頻,思想道德教育
教師問,同學們剛剛完成了紅綠燈的動畫。那么這個動畫中的紅綠燈,在現實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學生回答,“交通安全需要同學們一起參與,心頭常亮紅綠燈,安全出行伴人生”,接著教師播放交通安全文明3D視頻,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學生佩戴3D眼鏡觀看視頻,他們進入了動感的世界,注意力高度集中,情感高度升華,正確人生觀在此確立。
4.完成提高任務,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精神
在制作紅綠燈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緊接著提出一個任務:一起來設置一個倒計時動畫。請同學們打開學習網站中的提高任務,明確制作要求,同桌組成一個創作小組,互相探討如何制作紅綠燈的倒計時,小組成員之間要協議好分工,各司其職,完成提高任務,教師可以對優秀的作品進行適當的表揚和獎勵。小組之間利用分工合作創作有倒計時的紅綠燈不但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分享的意識,同時強化了主體意識。教師在評價環節引入了競爭機制,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5.觀看3D視頻,拓展思維訓練
逐幀動畫提供了更直觀,更動感的畫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教師可以請同學們佩戴3D眼鏡觀看更多更精彩的形式各樣的逐幀動畫,然后自己創意設計一個逐幀動畫作品,可以是對紅綠燈動畫的再創作,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一個小故事,也可以選擇教材里的“顯身手”任務,制作一個變臉的逐幀動畫。學生帶著任務觀看3D視頻,目標明確,注意力高度集中,3D視頻畫面的動感、直觀性深深地吸引了他們的興趣。學生會認真的做標注、筆記,為創意做好準備,教師在學生觀看3D教學視頻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他們的神情、注意力以及是否進入樂學的狀態并及時記錄下來,為后續的教學改進奠定基礎。
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室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請作者自評及同學之間進行互評,每位學生在填寫學習收獲表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交流評價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
6.效果分析
為了更好的對3D教學視頻在信息技術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對引入3D教學視頻之后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進行評價。相關研究人員在教學課堂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實施課堂滿意度的測評,并將課前和課后的評價進行對比,進一步將信息技術中3D教學視頻應用所產生的效果反映出來。在信息技術課堂開始之前可以發放相應的調查問卷,以便更好地對其進行對比,在課堂結束后收回。統計結果顯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對3D教學視頻進行引入,產生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在3D教學視頻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之后,提升了對信息技術課堂的滿意程度。還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更好的對教師布置的相應任務進行完成,提升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大部分學生可以對教師所講授的信息技術內容充分掌握,因此目前將3D教學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引入可以獲得學生的認可。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3D教學視頻,也加速了教師自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自身的教學壓力,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運用3D教學視頻實施輔助教學能夠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效解決,還可以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需求進行滿足,使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3D教學視頻非常形象化,教師在對其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評價較好,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對3D教學視頻的使用,促進學生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增強。
四、引入策略
3D視頻為學習者提供了逼真的3D內容,使之獲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對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有裨益。3D視頻能為教育教學提供生動逼真的立體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但是需要引入以下策略:
一是政府需要引導推動3D視頻資源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目前3D視頻資源的推廣政策和激勵機制較弱,推廣3D視頻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導,也需要教育部積極發動各部門應重視3D學習環境以及3D資源在教育領域中的建設,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學校和公司合作共同創作高質量作品,為教師提供大量專業性的3D視頻或課件等3D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啟發性、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自主學習能力等得到全面發展。
二是學校創設3D學習環境。學校為了更好地對數字化教育模式進行響應,需要對教育資源進行引入。學校需要購置相應的教學設備為3D教學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開展奠定基礎,如購買3D眼鏡、投影儀和幕布等物品,為學生和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教學環境。
三是學校建立相應的專業教學隊伍。應用3D教學視頻在課堂中應用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但想要真正實現起來卻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如專業教師缺乏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學校在硬件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邀請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和跟蹤指導,這樣的培訓可以是全學科的,因為3D教學視頻可以應用到每一個學科,實現所有學科的動感直觀化,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學校實施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方式所呈現出的畫面感不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無法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將3D視頻更多更好地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吳若晨,梁麗婷,王運武.et al.基于智慧學習的3D教學微視頻資源設計[J].軟件導刊,2019(6).
[2]王洪梅,王運武,吳健.3D數字化教學資源、未來課堂與智慧學習三元關系的新探討[J].遠程教育雜志(2).
[3]王洪梅,王運武,丁超.et al.3D視頻資源: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新形態[J].現代教育技術,(4):20-25.
[4]朱立達,李宗元,鞏亞東.et al.信息技術在本科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449(23):39-41.
[5]楊乘,黎青霞.3D教學視頻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155(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