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剛
摘? 要: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如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成為當下的焦點話題。以數學教材內容為基礎,通過不斷創新發展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字: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有效性
引言:
小組合作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需基于學生在數學小組學習過程中主要問題,深入分析當下的實際情況,從而提出有效的培養策略。數學學習教學構成中,需要培養學生合作能力。通過樹立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思維,來不斷發散拓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獨生子女時期典型的“四二一”的家庭結構模式導致家庭撫養者把焦點集聚在一個學生身上,給予其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過分的寵溺。導致部分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隨性、自私自利的社會交往習慣,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在開放化的21世紀,面對激烈的競爭,人際交往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生階段是在人的一生發展中起著啟蒙和奠基作用。進入小學后,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很好的配合來合作完成互動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社會性、包容性,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和觀念。
二、主要的發展策略
(一)引導合理分組,設置教學方案
小組合作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到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活動當中,讓學生時刻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組內的成員相互激勵,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懂得如何與其他同學、老師保持健康的交流方式進行溝通。在正式開展創新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該詳細調查學生的各項情況,了解并掌握小學生各自的學習目標、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等情況。適當考慮讓按照學生自己的意愿進行分組。教師可以通過摸底考試等方式進行初步分組,這樣一來差異化就變得十分明朗,有利于教師對知識難度的簡化。也避免了一些學生浪費時間而另一些學生無法接受的現象。
讓學生能夠充分接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正確的學生方法和經驗在班級中。教師通過讓成績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當小組內成員遇到學習問題時,由小組長及時反饋。小學數學老師結合問題設計一些實際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或通過合作的方式發現問題。從簡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對問題產生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分組學習,教師讓學生親手制作相關數學活動。老師提出問題設計實際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詢問的方式分析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差異化的小組教學
差異化教學運用到數學課堂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教學難度,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減輕了教師的心理負擔,有利于教學方式的革新。啟發性原則要貫徹小學數學的整個過程,以引導性的教學方式帶動學生深入學習。教師通過針對性的小組教學,可以將難度大的知識點轉化為簡單的學生好接受的知識點,學習起來更加方便高效。那么,如何將小組教學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將學生們進行分層,如何降低學習難度,這些也并非易事。針對性分層教學模式既能體現學校的人文關懷,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激發各類別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又能減輕教師的負擔。
(三)構建學習氛圍,激勵學生發展
在研究教學過程中發現,小組合作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通常是在一個開放的空間中形成。這種環境往往是活躍、積極、寬松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也表明,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也要注意培養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其中,教師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和教學習慣都是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是感染的,是熏陶的,是浸潤的,使課堂溫和而潤澤,強調以情感啟迪情感,強調帶給學生安全、愉悅。強調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中心,讓學生心靈自由。在小組合作教學開展激勵教育不是意味著控制學生的情感,我們要做的是疏導開發,要讓學生自己的情感時刻保持獨立。獨立的思想,能讓教學的效果更上一層樓。首先,師生關系要和諧,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合演出的人,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些指導。在學生思考的時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在學生保持情感獨立的同時,教師也要保持其獨立性,在適當的時候給出自己的見解,千萬不能被學生帶向極端。只有做到有自己的想法,師生之間才能進行情感的交流,學生才能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真實的內心世界,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尋找其不足并給與意見和指導,在一旁幫助改正,這才是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對于學生數學學習,乃至終身學習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需要充分發現小組教學模式的自身特性,以高度的責任心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參考文獻:
[1]黃文娥.淺談小組合作學習[J].小學教學參考,2015(6).
[2]劉鳳云.小學合作教學之我見[J].中國教育文摘,2014(5).
[3]關巧華.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與合作學習[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