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夢民
摘 要:職業延遲滿足的功效在于,它能夠促使個體在遇到利益抉擇時,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長期職業目標而推遲短期的即時滿足,這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從自我評價力、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和社會支持感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延遲滿足,讓學生在短期與長期利益、挫折與成功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效。
關鍵詞:技工院校 職業延遲滿足 創業能效
職業延遲滿足是指個體在職業生涯中的延遲滿足,是個體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更多地獲得利益回報、達到更高的職業目標等一系列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甘愿放棄休息、娛樂或沖動行為等無利于當前工作的即時滿足機會的自我調控能力。職業延遲滿足概念一經提出便成為心理學、管理學以及企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激發了不同領域學者極大的研究熱情。
目前,創業型學生代表著社會發展進步的一股新生力量,培養創業型學生既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是技工院校教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既是對學校新型素質教育的一種考驗,也是學生自身綜合素養高的一種體現。
當今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在家庭全方位呵護下,具有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評價自我等個性特點。有這種特點的學生在創業時,可能最初懷有強烈的成功動機,能夠有一定的勇氣去面對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但在創業過程中若遭遇一些利益沖突或抉擇時,是急功近利還是心境淡泊,是滿足當下需求還是追尋更高發展,已成為決定學生是否可以提升創業能效和取得進展的關鍵因素。
技工院校要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在面臨選擇時,能夠有足夠的定力選擇長期發展,從而成長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優秀創業型人才,就需要培養、考核學生的職業延遲滿足力。職業延遲滿足的功效在于,它能夠促使個體在遇到利益抉擇時,可以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長期職業目標而推遲短期目標的即時滿足,這對于學生長期的職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職業延遲滿足,提升其創業能效,就成了擺在技工院校面前的新課題。
一、培養學生具有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力
核心自我評價是個體在潛意識層面對自我價值給出的相應評估和結論,屬于自我評價中最重要的一種,對個體的成功動力和幸福感的體驗有很大的影響。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往往注重對自身優點及長處的關注與發掘。習慣于積極自我評價的個體在挫折面前多數會積極面對。培養學生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要從教育與教學的方方面面去做。
(一)課堂教學的期望效應
期望效應告訴我們,當我們給予個體較多正向關注,并對其取得的成績及時予以積極反饋,始終以向上的、正面的力量去面對他時,個體會感知到我們的期待,并會向著我們期許的方向去努力,并最終完成自我實現。為了提高學生今后創業過程中的核心自我評價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期望效應,積極地鼓勵學生,讓他們感知到教師身上的正能量,學會在今后的生活中用這種力量去指導自己的人生。
(二)團體活動的潛能開發
為使學生將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內化為自己的內省力量,在組織學生活動時要有適當的針對性,充分考慮學生現有心理特點和成長特質,組織一些參與性較高、趣味性較高的活動。如開展信任座椅、背靠背等心理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信任、堅持的力量以及意志力的培養和提升。開展這樣的活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給學生傳遞著信任和堅持的正能量,開發學生在團結、合作方面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力。
(三)工學結合的意志力培養
目前,工學結合是各類技工院校中一種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各方面的益處已經得到多方論證和認可。針對學生提高創業能效的目標,充分利用工廠環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和應對問題的能力,也是當下技工院校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如今正要進入工作環境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優越、嬌慣的環境中長大的,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對他們工作強度及效率的要求,拈輕怕重,遇到問題不去積極面對、解決,往往選擇退縮、放棄,這顯然不利于他們創業能力的培養。因此,相關教師應提前做好相應的宣講工作,讓學生對將要經歷的學習形式、過程,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減小學生的心理落差。同時,教師也要做好過程中的跟進工作。學生在崗位的狀態是動態變化的,可能一個細微的小事件就會造成學生較大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波動,教師的及時跟進、支持和鼓勵、指導和陪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完成心理和行動上的轉變,達成培養、提高其意志力的目標。
二、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水平較高的個體,一般都會有比較強的成就動機,并愿意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等待。而成就動機強的個體,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往往更加積極,較少采取逃避、退縮等不良應對方式。要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提升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技工院校的學生大都曾經歷了中考或高考的失利,會表現出或多或少的自卑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成就動機,也不利于其自我能效感的提升。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他們肯定的評價和鼓勵;開展社團活動,多方面地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等等。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促進其形成高的成就動機,形成自己的未來負責的意識,并有足夠的信心去支撐自己的行動,最終將會提升學生的自我能效感。
三、提高學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強的個體更愿意在自我行動中給予自身較強的支持力,進而提升自我行動力。對于創業的學生來說,未來的一切都是新鮮而陌生的,需要他們調動自己所有的力量和決心去面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自尊心不強的個體往往會給自我較低的評價,很容易在還沒有行動的時候就先感受到困難的壓迫,減少為創業而付出努力。教師可以從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自愛、自信、自我觀)入手,通過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溝通和信任,通過正向引導、榜樣學習、行動力培養等,提升學生的自尊心。
四、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并感受社會支持
人是社會生活的生物,人們都是在相互的支持與幫助中成長的。對于創業的學生來說,社會支持的力量更是不可忽視的。社會支持既指給予個體的物質支持,也指給予個體的情感支持。這些支持的存在使個體獲得外在與心理的雙重滿足,有利于個體在創業過程中提高職業延遲滿足,并最終獲得較高的創業能效。
提高學生的社會支持感可以從學生人際溝通與感知力方面入手。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主動交往的意識,再通過組織生活化的活動,訓練其交往行為,提高其交往技能。如以組為單位的“你演我猜”“尋寶闖關”等活動,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另外,要提高學生的感知力,當有社會支持而學生感覺不到時,其支持效果會大大降低,所以培養學生的感覺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社區的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到社會對個體的支持力量。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學習對社會支持進行分類和利用,了解自己的人際圈由哪些類別構成,自己缺少哪些方面的支持資源,如何去拓展獲得。通過這樣的學習訓練,學生對于自己的社會支持資源一目了然,就可以時時保有對社會支持力量的感知與利用的敏感度,更好地提升自身在創業中承受挫折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和創業中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培養創業型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影響學生創業能力的方方面面,從提高其自信與自尊入手,確保學生擁有積極的核心自我評價力,使其能較好管理和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資源,提高學生的職業延遲滿足力,讓學生能夠在短期與長效利益、挫折與成功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獲得較高的創業能效,為自己今后的創業發展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作者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