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萍 朱述英
摘要:目的調查女性PFD的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通過問卷星開展調查,統計常見PFD癥狀,采用單因素分析法來篩選PFD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結果:單因素分析后發現,年齡、第二產程停滯或延長、孕期增重、體力勞動強度、陰道分娩、孕期壓力性尿失禁、妊娠期高血壓、新生兒體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均與PFD的發生具有顯著的相關性。結論:PFD包括打噴嚏、大笑或者咳嗽引起漏尿癥狀;陰道異物脫出;性功能障礙。該病高發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第二產程停滯或延長、孕期增重、體力勞動強度、陰道分娩、孕期壓力性尿失禁、妊娠期高血壓、新生兒體重以及妊娠期糖尿病。
關鍵詞: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盆底功能障礙(PFD)是當前在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盆底肌肉活動阻礙性慢性疾病,對女性的生活質量和健康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1???? 研究背景
在國際流行病學研究中,PFD女性患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40%。Hunskaar等[1]發現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尿失禁發病率分別為44%,41%,42%。Walker總結30篇文獻報道最后得出關于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病率為19.7%。吳曉燕[2]等的研究總結分析,在未來的20年,我國的PFD女性發病率會翻上一倍。據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在我國,女性PFD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了30%[3-4]。王新等[5]經過統計分析后發現,在PFD的女性患者中發生最多的臨床癥狀是尿頻尿急的現象,還可能存在排便和排尿不凈感、便秘、下生殖道不適感、尿失禁、陰道腫物脫出等。梁苗芳[7]等在2012年對農村女性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是對盆底功能障礙具有極大相關性的危險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方法
線上、線下各渠道收集的18歲以上的女性的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設計調查的主要內容,人工發放表及各種軟件平臺進行線上調查,收集數據,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法來篩選產后PFD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
2.2? 數據分析
應用Excel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單因素Logistic回歸法來篩選影響PFD的相關危險因素。
3???? 研究結果
3.1? 調查結果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的內容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認知情況以及臨床癥狀這3 個部分。共計通過各渠道回收調查問卷206份,實際有效的調查問卷為200份,問卷有效率達到了97.09%。其中城市人口占76.5%,農村占23.5%;初中及以下占15.5%,高中至大專占43.5%,大學以上占41.0%;BMI超標占48.8%;有酗酒吸煙等不良生活史占4.5%,有盆腔手術史占7.5%,經常進行農耕等重體力勞動占14.5%;流產經歷大于或等于3 次占24.0%;初產年齡在大于25歲占54.5%;孕次大于或等于3 次占46.5%;經陰道分娩占67.5%,剖宮產分娩占32.5%;新生兒為巨大兒占14.5%,生產時急產占9.5%,產程出現延長占24.5%;產褥期間休息大于或等于6 個月占34.0%;產后有過一定的盆底肌肉鍛煉占42.0%,愿意進行一定量的盆底肌肉鍛煉占79.5%;有日常有習慣性便秘占27.0%,打噴嚏、大笑或咳嗽引起漏尿癥狀占42.5%;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了解途徑的調查中,網絡、報紙、朋友或者電視占31.5%,醫院方面占39.7%;參加過盆底功能康復的醫院或社區文字與圖片等科普宣傳教育占23.0%,已有癥狀準備去醫院就診占12.5%。
3.2相關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
經過調查問卷單因素分析后發現,年齡(P=0.001,詳見表3-2)、第二產程停滯或延長(P=0.001,詳見表3-3)、孕期增重(P=0.001,詳見表3-4)、體力勞動強度(P=0.000,詳見表3-5)、陰道分娩(P=0.001,詳見表3-6)、孕期壓力性尿失禁(P=0.001,詳見表3-7)、妊娠期高血壓(P=0.021,詳見表3-8)、新生兒體重(P=0.004,詳見表3-9)、妊娠期糖尿病(P=0.001,詳見表3-10)等均與PFD的發生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而文化程度(P=0.319,詳見表3-11)、產次(P=0.196,詳見表3-12)、會陰側切(P=0.111,詳見表3-13)、既往盆腔手術(P=0.079,詳見表3-14)均與PFD的發生無顯著的相關性。
4???? 結果討論
據調查的基本情況顯示女性PFD發病率較文獻和報道的數據高出好幾倍,說明PFD發病率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同時,產后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女性的PFD的了解途徑主要集中在網絡、報紙、朋友或者電視和醫院方面,健康宣教力度不夠,但重視程度仍不夠。
從病因分析,發病率可能與年齡、體重、妊娠分娩、妊娠期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有關,其中PFD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可能與女性年齡增加后她們盆底肌肉有所退化,導致盆底結構出現變化及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有關。其次,孕期體重增加造成PFD是因為處于肥胖階段的女性的腹部會長時間處在高壓力狀態,從而對其的盆底組織進行壓迫,最終導致盆底肌肉或者神經等損傷,使患者會肌肉的控制能力降低。最后,因為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中的胎兒以及附屬物不斷增重對盆底造成壓迫和血液流動受阻,進而是盆底肌肉組織支持力、神經對尿道以及膀胱的控制性下降。在分娩過程中,分娩方式、分娩次數、新生兒體重、輔助分娩、第二產程等在不同程度上對盆底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害。
參考文獻:
[1]?? HunskaarS,oseG,ykesD,tal.The prevalence of uri-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 opean countries[J].JUInt,004,3:324-330.
[2]?? 吳曉燕,名梅,清,等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及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3):59-61.
[3]?? 李潔,睿,熠,等.產后6-8功能障礙性疾病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8):1241-1247.
[4]?? 王萍,王梨芳,曹瑩敏.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7,16(6):22-24.
[5]?? 王新,李亞潔,鄧美蓮,等.孕期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6):1636-1638.
[6]?? 梁苗芳.中山市黃圃地區農村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疾病認知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46-147.
[7]?? 崔帆,劉春,雙衛兵.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1(3):1-5.
作者簡介:
秦利萍(1998-),女,山東協和學院康復治療學2016級學生;
本文通訊作者:朱述英(1983-),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基金項目:山東省本科教改項目立項項目“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應用型康復治療學本科生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編號:M2018X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