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云
摘 要:信息時代的發展,使信息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將教學與電子白板、微課視頻和思維導圖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美術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美術;教學;科學運用
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能夠給教學課堂增添亮麗的色彩,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感受美術的特點,領悟美術的技術。
一、插入電子白板——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
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就要利用好信息技術穿插的機會,借助電子白板來為學生展示美術作品,讓學生在觀察對比的過程中,了解美術作品的特點,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電子白板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生課堂學習所需,產生更加直觀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增加了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積累和觀察。
在學習“裝飾畫”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美術裝飾畫的特點,了解美術線條的應用,讓學生發現裝飾畫的美感,知道裝飾畫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美術技巧的掌握能力,在教學中借助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了生活中應用裝飾畫的案例,讓學生通過電子白板來了解裝飾畫。學生通過電子白板了解了裝飾畫的表現形式,知道了裝飾畫是對生活的感悟,對藝術的創新,凝聚著人們的智慧。學生還分析了裝飾畫的特點,認為裝飾畫簡潔、明快,存在夸張變化等藝術個性。接著,筆者為學生準備了圖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用具,讓學生利用美術工具,進行裝飾畫的創作。學生在創作之前,先確定了裝飾畫的主題,又設計了裝飾畫的風格,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掌握了裝飾畫繪畫的方法,畫出了富有變化的線條,完成了美術作品。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插入電子白板,開闊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
二、插入微課視頻——加深學生的美術學習印象
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就要靈活選擇信息技術的穿插,借助微課視頻的力量來使學生獲得動態的課堂,使學生在觀賞微課視頻的時候,獲得深刻的思考,加深學生的美術學習印象。微課視頻,讓學生的學習變得靈活起來,擴大了教師教學的影響力。教師在教學中插入微課視頻,能夠活躍學生的頭腦,集中學生的精神注意力。
在學習“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發展過程,結合中華傳統文化來理解中國畫,知道中國畫繪畫的工具,熟悉中國畫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色,在教學中為學生錄制了5min的微課視頻,視頻中展示了不同朝代著名的中國畫,諸如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等,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的中國畫的特點。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對中國畫有了深刻的認識,知道了中國畫不僅體現了作者的藝術修養,也體現了時代特色,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接著,筆者帶領學生感受中國畫的創作,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筆、墨、紙、硯。學生利用美術材料,嘗試對梅、竹等進行繪畫,學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方法,獲得了藝術上的發展。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插入微課視頻,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三、插入思維導圖——完善學生的美術學習框架
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就要把握信息技術穿插的時機,借助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分析美術知識,讓學生在動腦分析的過程中了解美術知識的發展,完善學生的美術學習框架。思維導圖是一種開發學生思維的技術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結構,發散學生的思維。
在學習“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的特色,知道其歷史發展的過程,品味古代藝術的風格,豐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圍繞我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筆者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分別完成我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的思維導圖設計。學生分組后,對我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匯總,了解了我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的歷史發展過程、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學生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了我國古代美術在不同發展時期的成就及特色,并將其填充進思維導圖中。學生在實踐中完成了對美術知識的輻射和拓展,掌握了結合時代背景欣賞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方法。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插入思維導圖,完善了學生的美術學習框架。
總之,本文通過在教學中插入電子白板、插入微課視頻、插入思維導圖,開闊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加深了學生的美術學習印象,完善了學生的美術學習框架。
參考文獻:
[1]宋世華.淺談初中美術如何實施個性化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181.
[2]柏楊.淺論初中美術課的有效性教學[A].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文集(十五)[C],20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