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萍 朱述英
摘要:盆底功能障礙(PFD)是臨床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病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就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展開文獻研究,旨在通過本文的梳理,提高社會對PFD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影響因素
盆底功能障礙(PFD)是當前在臨床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骨盆底肌肉活動阻礙性疾病。這些盆底肌肉控制著女性機體的直腸、膀胱、女性生殖器官及肛門括約肌的功能。盆底組織在女性的一生中會由于各種原因遭受創傷,導致患者盆底神經或肌肉受損,而導致以上臟器功能失調,如排便障礙、大小便失禁、臟器脫垂、性功能障礙等癥狀。PFD給女性的生活質量和健康質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會對女性參加各種生活或者社會工作造成極大的阻礙,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社交癌”。
1.1?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
盆底功能障礙已經發展成為威脅女性身體及心理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與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癥以及抑郁癥一樣,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國際流行病學研究中,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女性患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40%。Hunskaar等[1]發現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尿失禁發病率分別為44%,41%,42%。隨著我國社會人口的老齡化情況不斷加重,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的女性也越來越多,經過統計后發現盆底功能障礙在我國女性間的發生率可以的達到超過10%[2]。
據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在我國,盆底功能障礙女性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了30%,大約有將近3 成的孕產婦,在生產之后會發生小便失禁,生產后大約有十分之一的產婦會出現大便失禁的現象,而有七分之一的產婦會發生盆腔器官脫垂的情況。吳曉燕[3]等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及相關因素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在未來的20年,我國的盆底功能障礙女性發病率會翻上一倍。
1.2? 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因素
雖然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地具體發病機制到現在還沒有進行詳細研究的報道,大多數的研究傾向于腹腔壓力抗衡和盆底支持系統之間的失調相關,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盆底肌是預防該類疾病的第一道防線,這一道防線損傷后,致使患者出現盆底肌功能障礙。結合當前研究及調研結果顯示,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分發病與以下因素有關。
1.2.1????? 年齡因素
調查研究結果表明,35歲以上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地發病率明顯高于35歲以下女性發病率,且60歲以上人群中子宮脫垂、子宮壁膨出發生率也較高。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女性患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的增長,這可能與女性年齡增加后她們盆底肌肉有所退化,導致盆底結構出現變化,最終引起相關的疾病。同時,隨著女性年齡增長后,尤其是絕經后,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較大,使得盆底相關細胞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分裂,從而使盆底肌功能下降。
梁苗芳[4]等在2012年對農村女性的調查發現大于70歲的患者發病率最高超過了40%,盆底功能障礙的患病率會隨著婦女的年齡不斷增高而增加;郭冬招等[5]對城市女職工調查發現有超過60%的女職工常常受到盆腔障礙性疾病的干擾,在她們當中小于40歲的患者占到了20%,大于40歲的患者達到了40%,也與年齡存在正相關。
1.2.2????? 體重及孕期增重
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孕期體重增加與盆底功能障礙發生存在密切相關性,女性的體重超過正常水準會有極大的風險引起盆底功能障礙。這是因為處于肥胖階段的女性她們的腹部會處在很長時間的高壓力狀態,這樣就會對她們的盆底組織進行壓迫,最終會導致女性的盆底肌肉或者神經等損傷,使患者會肌肉的控制能力降低;另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往往會伴隨著體重過重的女性,這些疾病也會對她們的盆底神經造成極大的壓迫,影響患者的控制能力。
1.2.3????? 妊娠
妊娠是當前引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的確定的危險因素之一。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中的胎兒以及附屬物不斷增重,女性腹部中的壓力呈現出持續性的增加狀態,從而對女性盆底造成極大的壓迫,造成其盆底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盆底肌肉組織支持力下降,造成患者對盆底肌肉群的控制力降低;另外,隨著子宮中胎兒對子宮的不斷擴展,也會造成孕婦血液流動受阻,流入患者盆底中的組織缺血缺氧,會使流入神經等組織的血液受阻,盆底組織會缺血缺氧,影響神經對尿道以及膀胱的控制性。
1.2.4????? 分娩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發現,分娩易損傷盆底組織的結構及功能,從而引起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且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與分娩方式、分娩次數、新生兒體重、輔助分娩、會陰側切及第二產程等密切相關。
剖宮產女性較陰道分娩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發病率低,陰道分娩時胎頭直接壓迫盆底以及推動胎兒下降的產力使盆底肌肉、神經等組織結構受損,導致其功能障礙,而擇期剖宮產減少了胎兒經過產道時對盆底組織的損傷,但剖宮產并不能降低遠期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
國內外多項研究發現分娩次數≥2次是影響產婦盆底功能的高危因素。一項研究認為分娩次數≥3次是影響產婦盆底功能的高危因素[6]。
巨大兒(體重>40Kg)、產鉗助產是盆底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而真空胎頭吸引助產與陰道自然分娩相比對盆底結構與功能影響無顯著差異。
1.2.5????? 其他危險因素
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體力勞動過重等也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如體力勞動過重會增加患者腹壓,使盆底組織承受的壓力進一步增加,最終造成盆底支持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功能障礙而減小盆底組織的控制力。
盆底功能障礙(PFD)已經成為當前臨床婦科門診較為常見的一種女性慢性疾病,必須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二胎政策的普及,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也備受關注,在生產過后進行積極的盆底肌肉鍛煉是非常必須的。
參考文獻:
[1]?? HunskaarS,LoseG,SykesD,et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 opean countries[J].BJUInt,2004,93:324-330.
[2]?? 沈慧梅,李一凡.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影像學新進展[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23):6-7.
[3]?? 吳曉燕,何名梅,黃清,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及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3):59-61.
[4]?? 梁苗芳.中山市黃圃地區農村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疾病認知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46-147.
[5]?? 郭冬招,羅筱君.2012年吉水縣城鎮女職工盆底篩查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13,26(4):4390.
[6]?? 王惠琴,馬娟文,馬明妍,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2):17-18.
作者簡介:
秦利萍(1998-),女,山東協和學院康復治療學2016級學生;
本文通訊作者:朱述英(1983-),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基金項目:山東省本科教改項目立項項目“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應用型康復治療學本科生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編號:M2018X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