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兵 田攀龍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地區的不斷發展,普惠金融在廣大農村地區逐漸產生并得以快速發展?;ヂ摼W+ 時代的到來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使其發展不斷邁向新的階段。在互聯網+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在對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全面推進互聯網+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策略
1???? 引言
在互聯網+ 的推動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不斷迎來新的機遇,這是全面深化三農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更是加大了普惠金融發展的不確定性,其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針對性的金融服務、信用體系建設滯后、缺乏必要的金融監管等。所以,要充分借助互聯網+ 背景下的重要機遇,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
2???? 互聯網+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在農村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前提投入成本過高問題十分明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分布十分廣泛,農村人口眾多,地區差異較大,尤其是很多農村地區存在嚴重的地廣人稀現象?;ヂ摼W+ 背景下,傳統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普惠金融成為其重要模式,而建立與之想配套的金融服務營業網點是確?;ヂ摼W+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為廣大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支撐,但是當前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還十分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普惠金融服務于全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
2.2? 缺乏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隨著農村普惠金融在互聯網+ 背景下的快速發展,大部分地區形成了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各小額貸款公司為輔,農村金融服務站為補充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以此為廣大農民提供更為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然而,由于廣大農村地區各類金融之間缺乏良性競爭和發展環境,導致普惠金融的服務效率較低。隨著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不斷改進,廣大農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旺盛,因此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更高。當前,在農村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還難以滿足農民在投資理財、融資、保險等方面個性化的需求。
2.3? 信用體系建設滯后
我國目前的信用體系建設還處于不斷完善過程中,廣大農村地區的大部分客戶由于沒有在銀行產生信貸業務,所以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沒有實現對農村地區的全覆蓋?;ヂ摼W+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面對的客戶主要是廣大農民,在各類信用信息收集、分析等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金融機構難以為廣大農民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另外,由于約束機制缺乏強制性和有效性,金融機構難以對一些故意拖欠債務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懲罰,因此會使得金融機構面臨一定的風險,所以阻礙了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
2.4? 缺乏必要的金融監管
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普惠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更大。首先,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薄弱,對風險的抵御能力相對較低,違約風險概率較大,影響了農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金融市場監管還不到位,直接影響了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由于金融監管缺失,會使得大數據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使其發展更加容易遭受風險的影響。所以,在互聯網+ 背景下,必須要全面強化金融監管以更好地促進農村普惠金融的持續發展。
3???? 互聯網+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分布廣泛,人口數量眾多,很多地區存在明顯的地廣人稀現象。在互聯網+ 背景下,要逐步引進和快速應用互聯網金融,借助網絡通訊技術及移動終端設備等,為廣大農民提供質量更優、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務,進而可以有效緩解金融機構線下網點在各類業務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要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支持和引導,逐步實現金融機構、通信企業的合作平臺,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廣大農村地區的網絡全覆蓋。另外,金融機構要強化金融產品的線上服務,全面完善市場營銷、優化金融服務和實現產品創新,使得廣大農民能夠借助金融平臺而獲取相應的金融服務。
3.2? 實施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強化了客戶體驗,越來越推崇個性化的消費理念。農村普惠金融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要充分重視廣大農民的實際需求,不僅要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借貸服務,還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對客戶交易動機、交易習慣和交易行為進行分析,進而可以精確把握客戶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進而可以在此基礎上為廣大農民設計出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以此提升農戶對普惠金融機構的粘性。比如,在廣大農戶十分關心的養老、農產品保鮮、網上借貸、投資理財等方面,普惠金融機構要根據農民需求,強化產品的設計和研發,為廣大農民帶來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3.3?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雖然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網點覆蓋率不斷提升,但其成本卻一直較大。因此,應該充分借助以大數據、云計算等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及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對農民以往的消費記錄和交易信息等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準確評估客戶的信用水平。所以,要全面強化對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新的風險評估及管理方法,進而可以為廣大農村地區的征信評估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另外,還可以從農民角度出發,強化對信用體系的宣傳,提升廣大農民信用保護意識,進而可以提升農民的信用水平。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農民信用進行準確評估之后,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為農民提供相應相應的金融服務,以此全面提升互聯網+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覆蓋率和服務能力。
3.4? 強化金融監管
如前所述,在互聯網+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其風險發生的概率相對較大,且金融監管體系和措施缺失。所以,必須要從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出發,全面強化金融監管能力,以此確保農村普惠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要充分立足于農村普惠金融市場,充分吸收傳統金融市場監管經驗,構建完善的普惠金融監管體制,細化對金融風險隱患的分析,實現對金融市場風險的科學防范。另外,要充分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實現對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各環節風險數據的收集、分析、整理、儲存和應用能力,以此對金融風險進行科學預測,進而可以在此基礎上制定和實施詳細的金融監管舉措。
4???? 總結
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對于促進我國三農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充分發揮金融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ヂ摼W+ 時代的到來對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其存在的各類問題。本文認為應該從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個性化金融服務、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金融監管等方面出發全面促進互聯網+ 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村發展。
參考文獻:
[1]?? 苗艷芳.互聯網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的模式及SWTO分析[J].時代金融,2020(05).
[2]?? 童瑋瀅.互聯網金融視域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0(04).
[3]?? 趙欣竹.互聯網金融創新與農村普惠金融發展[J].中外企業家,2020(03)
[4]?? 何嘉樂.我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的現狀及思考[J].新金融,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