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明
摘 要:本文以新媒體抖音短視頻運營崗位需求為邏輯起點,以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為依據,以新媒體典型代表抖音短視頻運營真實工作流程為主線,分析崗位能力、學情特征、重構課程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然后以校農合作為路徑,以農產品抖音短視頻運營助農扶貧真實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開展教學,建設基于五混合的線上線下“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目的性和應用性,實現課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教學中有機融入助力扶貧攻堅、打造特色鄉村文化、社會責任等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探索扶貧新思路,助力扶貧攻堅,實現課程育人的素養目標。
關鍵詞:抖音;短視頻;運營;助農扶貧;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8-0125-02
一、整體教學設計
(一)崗位能力分析
電子商務專業新媒體方向學生畢業后多從事新媒體營銷、新媒體運營、新媒體視覺設計等工作崗位。《新媒體運營》對應崗位為新媒體運營,而新媒體運營崗位要求學生具備微信運營、微博運營、頭條號運營、小紅書運營以及抖音短視頻運營等能力。參賽所選教學內容對應培養學生的抖音短視頻運營能力,要求學生熟悉并掌握抖音數據分析、抖音賬號定位、抖音短視頻拍攝剪輯和優化、抖音直播變現的方法和技巧,熟練使用抖音App軟件,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新媒體營銷思想。
(二)教學內容分析
《新媒體運營》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基于新媒體電商運營崗位開設。培養學生新媒體營銷、運營、軟件操作等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的溝通、創新等綜合職業能力。該門課程是我校一類在線課程,課程內容基于新媒體平臺分為七個模塊總共72課時,其中抖音短視頻運營屬于模塊六。
抖音短視頻運營教學基于農村電商合作項目——某村委委托的滯銷農產品推廣項目展開,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具體分為抖音電商紅利、抖音賬號定位和內容設計、抖音短視頻拍攝、抖音短視頻剪輯和特效、抖音直播幾個學習情景,共計16學時。
(三)學情分析
1.已有知識基礎分析。學生已經修完《互聯網營銷》《圖形圖像處理》《商品攝影》《視頻制作》等課程,掌握了圖片處理、攝影攝像、視頻剪輯等基本技能。在《新媒體運營》課程學習中,在學習本模塊知識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新媒體運營的理論知識,了解新媒體運營的概念、特點及應用場景,對新媒體運營產生初步了解和興趣。正需要借助真實的新媒體平臺以及真實的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新媒體運營能力,增強學生的信心。
2.認知與實踐能力分析。為了更好地開展小組協作教學,課前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劃分學習小組。
3.學習特點分析。作為00后,他們善于接受新式的學習方式,思維活躍,樂于助人,渴望表現自己,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分析和學情分析,對接國家新媒體運營職業標準、依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新媒體運營》的課程標準要求,確定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1)抖音視頻的流量機制和運營規則;(2)抖音賬號定位和內容垂直設計;(3)抖音短視頻的拍攝、剪輯和優化;(4)抖音直播。
2.教學難點。(1)抖音視頻的運營規則;(2)抖音短視頻的運鏡、構圖;(3)能夠創作符合用戶需求且具有創意的抖音短視頻分鏡頭腳本;(4)農產品領域中短視頻內容的剪輯創作;(5)將作品當中的素材、內容及剪輯技巧巧妙的融合;(6)不同特效在不同應用場景的最佳融合。
(六)教學策略
依據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理念,構建了基于五混合的線上線下“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將線上自學和課堂講授,個人學習和團隊協作,理論探究和實訓演練,個性學習和普適學習,學生教育和社會責任有效結合,通過線上四位一體導學和課堂四位一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七)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法: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線上發布的抖音短視頻教學資源,完成抖音短視頻運營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課前預習測試檢測學習效果,教師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輔導解答。
2.遠程直播網絡教學法:受疫情或者其他突發情況影響無法進行集中課堂教學情況下,可以用企業微信平臺的直播功能進行網絡教學。
3.小組協作法:為了更貼合未來實際工作環境,且考慮到學生樂于小組合作的特點,引導學生4人一組,以小組內優勢互補,小組間實力相當為原則,按照真實的企業分工,將小組成員劃分為導演、編劇、攝像、后期。
4.項目驅動法:在教學中引入真實的助農扶貧推廣項目,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開展教學,學生按小組的形式進行項目實操。
5.案例教學法:通過線上自學和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優秀抖音短視頻案例,熟悉并掌握抖音短視頻的內容設計、素材拍攝、視頻剪輯和優化,在案例學習的過程中達成教學的知識目標。
(八)教學組織安排及實施
1.16學時教學整體安排。抖音短視頻運營教學模塊包含五個任務單元,按照抖音短視頻運營的工作過程,教學過程分為五個步驟,分別使用2學時、2學時、4學時、4學時和4學時。其中任務3、4、5分別包含2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使用2學時。
2.教學實施。每個任務單元以某村委滯銷農產品推廣項目為主線,開展項目驅動教學。通過課前“學、調、建、評”,課中“賞、學、創、評”,課后任務拓展九個環節展開教學。
課前準備:教師通過得實平臺發布任務書、學習資源及預習測試;學生解讀任務書、自主學習資源、完成預習測試。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企業微信群進行輔導答疑、調研學生的已有基礎知識情況并及時收集學生的自學情況數據,并根據學生反饋調整教學內容。
課中探究:教師根據課前準備的情況設計并調整課堂教學環節,主要分為“課堂導入-互動教學-項目實踐-總結評價”等幾個環節,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課后拓展:教師根據課中教學實施的情況設計課后拓展環節,目的是完善提升本次課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為下次課堂實施做準備。
二、課堂教學實施成效
(一)學生反饋
本教學設計在2018電商運營2班等多個班級進行了嘗試,為了解本教學設計實施的成效及學生的認可度,課程組制定了面向學生不記名問卷調查,學生對課堂反饋良好;課程評價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同學對教學資源滿意、課堂教學環節安排合理。
(二)教學目標達成度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真實的扶貧助農項目——農產品抖音短視頻+直播運營,培養了學生以下幾個能力:
1.專業能力:學生有效掌握農產品抖音短視頻+直播運營的能力,勝任新時代農產品電商運營崗位要求。多元評價結果顯示,五個小組的4個任務的平均成績超過75分。崗位能力評價表明,學生能創作短視頻拍攝腳本,能熟練掌握短視頻拍攝技巧,能制作酷炫的特效,能實現流暢的剪輯,能直播帶貨實現流量變現。
2.職業能力:學生參與的扶貧助農項目收益效果獲得村委認可,受到村民好評。項目委托方評價數據顯示,學生扶貧助農項目的村民評價分數均超過75分,內容定位合理,短視頻內容制作和直播帶貨等技能突出,學生制作的抖音短視頻和直播帶來的流量變現效果獲得村民的點贊和好評。
3.綜合素養:有效提升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程度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激發了學生電商扶貧助農的創新思路和社會責任感,培養了學生助農愛農的服務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分享傳遞美好生活的正能量精神。
(三)學生學習質量顯著提高
本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學生參與了真實的扶貧助農項目,整個課堂將任務探究性學習貫穿始終,將教學過程工作流程化,結合理實一體教學,形成了高效的教學實施,相對上一屆學生,本次授課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通過課前預習嘗試、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問題提煉、教師教學、課堂實操、課堂匯報、教師評價、客戶考核等方式,多方位促進學生學習,學生學習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學生完成的農產品抖音短視頻作品的點贊量、評論數和粉絲數量較去年出現大幅增長。
三、反思與改進
(一)特色創新
1.課程內容創新。對準后疫情時代扶貧助農的需求和農產品電商短視頻+直播運營的新趨勢,基于當下全民熱衷的抖音短視頻平臺,引入真實的農產品扶貧助農項目,在教學中融入愛國、扶貧、社會責任等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探索扶貧新思路,助力扶貧攻堅,實現了《新媒體運營》課程內容的創新。
2.教學模式創新。利用得實平臺、企業微信、知識星球等教學平臺,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生態。以新媒體運營崗位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新媒體典型代表抖音短視頻的運營流程為主線,以真實農產品扶貧助農項目為路徑,融“教、學、做”為一體的工學結合課程建設模式,建立起一套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新媒體知識體系。
3.教學策略創新?;趰徫荒芰σ?,采用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按照真實工作流程開展教學,根據學情分析,引入真實的農產品抖音短視頻+直播扶貧助農項目,以項目中的任務為驅動,形成以“客戶引入項目、教師引導思路、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目的性和應用性。
4.教學方法創新。因為疫情的影響以及經費限制,采用了直播課堂的新方式實現學生與客戶的遠程溝通和項目實地考察了解。課程在理實一體教學環境下,通過分組的形式模擬企業崗位開展項目化教學,整個課程以數據指導教學,課前,充分調研學生學情,合理劃分小組,課中,以互動數據指導教學,課后結合學生評價進行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理可依。
(二)教學反思
本課程實踐性較強,實訓設備有限且交通成本較高,經費有限,只有小組成員中課堂作業成績優秀的同學代表小組參與最終的抖音短視頻扶貧助農項目的現場拍攝,因此其他同學的短視頻拍攝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改進
在后續教學任務中,應輪換學生的小組角色,引導學生全面成長,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企合作實踐活動,爭取獲得更多的校企合作機會,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