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飛
(江蘇省南京市中央路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教育家認為提升學生的教育合作力,并且通過觀察和少量的干預,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運用自組織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是一種拓寬教育內涵和外延,從而使人自我架構與學習訴求密切結合的教育方式[1]。通過適當的刺激,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力是非常重要的。
與以往的學習進程不同,自組織學習杜絕了傳統教學中灌輸的學習方法,注重將無序的學習方式變得更加有序,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實踐及學生的理論學習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突破。自組織合作學習實際上就是一種穩定狀態的躍遷和突變,這是一種把穩定的學習狀態逐漸打破,利用合作學習之間的良性競爭,使學生彼此促進,將研究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的演變過程。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編排合作學習的過程,但是又不能過多地參與學生合作學習的進程,而是要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并且提出一些建議是目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入手點[2]。
例如,教師可以按照分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分數乘分數的順序進行教學。在教學分數乘整數時,教師可以以綢緞花的教育案例來展開:做一朵綢緞花要用米綢帶,小芳如果做三朵這樣的綢緞花,需要用幾米的綢帶?教師在黑板上畫出10 個格子,在第3 個格子處標注米,而10 個格子為一米。通過求解三個,學生發現該題目的答題思路為求三個相同加數的和,的計算方式,就是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因此幾個相同的分數相加就可以利用乘法來計算。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利用繪圖的方式總結最終的規律,從而使學生發現如果想要計算類似問題,只需要進行分子的乘法操作即可。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計算結果,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合作能力。
自組織學習是一個理論學習的過程,是人自我學習意識發生轉變的過程。在自組織學習教學模式下,教師應預設精彩的學習過程。首先,應通過理論教學的指導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要想讓學生認可這種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需要在精彩的教育預設之下,引導學生模仿、接受和尊重,不同學習小組應該相互尊重,學生和學生也應該相互尊重。其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自主規劃學習過程,使其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真正理解數學理論知識是可以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數學的學習規劃應該由自己來掌握。讓學生正確認知和規劃學習過程,不斷地大膽嘗試和規范操作,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對于合作力的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合作力的好處,通過合作的優勢促進學生認真學習。
例如,在教學用分數乘法和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舉出平時校際運動會的案例:班級有45 名學生,其中男運動員占女運動員有多少人?之后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習小組的學生集思廣益,探討最重要的題干。學生通過實際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的結論是將“男運動員占據”作為關鍵的體制選項。這時教師再次詢問學生: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哪個變量更為重要?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與六年級學生本身有什么關系?并讓學生以線段圖的方式,分別繪制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在總人數內所占的人數。在學生完成線段圖后,教師可以請三個小組的代表板書解決方案。學生的方案如下:

兩種不同的板書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描述解題思路,然后讓全班學生討論這兩種思路的差異。通過思考,三個不同的合作小組迸發出了以往所沒有的智慧,合作學習的爆發力不斷促進學生展開積極思考,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習小組的學習表現進行簡單評價,激發落后小組的學習動力。
合作學習倡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就小組合作學習展開一系列的積極思考,但是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盲目地依賴純自主學習,教師不進行任何參與和指導。在自組織學習理論的引導下,教師和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都有各自的角色分工,學生要積極探究學習的過程,了解自己的學習職責,讓學習成為一種積極主動行為;教師在擔負起對學生糾正偏差和指導的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放手,而是應科學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這既需要理論的指導,也需要實踐干預技巧。教師和學生在自組織學習環境的影響下,達到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對學生進行實時的講解和指導是教師干預存在的意義[3]。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不經過教師適當的點撥,學生的合作學習就不一定能起到應有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掌握合作學習的根本,適當給予學生指導,以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認知年月日”時,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年月日,甚至有的學生能看懂手表上的日期,認識年歷,但是大部分學生不清楚二月份有多少天,或者到底哪個月是大月、哪個月是小月。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講述自己對年月日的認知,又不能完全依賴學生,要告訴學生有時學習是需要技巧的。這一課程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左拳記憶法或者歌訣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每個月有幾天。為了增強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習小組再次進行細致規劃,如把小組合作中的男生和女生分別再分為兩個小組,這樣就擁有了6 個學習小組。教師可以先教會學生方法,然后要求這6 個學習小組展開組內競爭,看看誰解答得更快。
小組合作學習是引導學生了解教育情感、學會教育實踐、聆聽教師指導、虛心求教的教育方法。結合自查及組內檢查,小學生基本上能解決目前教材中大部分基礎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趣的學習活動,而借助自組織學習理論,小學生在數學學習合作力方面會有顯著進步,其學習能力也會獲得明顯提高。